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七校2023-2024学年12月九年级道法历史试题(PDF版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七校2023-2024学年12月九年级道法历史试题(PDF版 无答案)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6 分)
一、选择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
下面各小题的备选答案 A、B、C、D 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在长江新区、武汉新城,各项建设如火如荼,武汉城市圈发展再创新局面;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
建设,带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快速成长;在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与“软联通”齐头并进,融合
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主旨的是( )
A.改革开放奏响时代最强音 B.城乡融合发展迈向新阶段
C.区域协调发展书写新篇章 D.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
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习近平
材料中对于改革和创新的理解是( )
A. 改革是创新的生命 B. 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
C. 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D. 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计划在 2050年将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
国。关于创新纲要发布后的影响,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A.国家:创建研发机构→将科学研究转化成产业成果→增强市场竞争力
B.企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打击违法侵权行为→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
C.政府:完善科技激励制度→搭建活动平台→营造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
D.个人:面向经济缺口、国家需求→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探索科学前沿
4.某社区创新“居民说事”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下图是“居民说事”制度的主要流程,这体现了( )
A.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B.基层民主能够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C.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
D.基层民主已经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5.民主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全过程人民民主浸润百姓生活。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
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下列对“公民参与”理解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民主形式
① 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程用文为武汉市市长 民主选举
② 小奇同学拨打市长热线反映校门口摊贩堵塞道路问题 民主协商
③ 张张参加武汉市城区出租车运价调整听证会 民主决策
④ 吴乐对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提出建议 民主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材料能够反映现代政治文明核心的是( )
①武汉市政协委员围绕人民健康保障提建议、出良策
②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
③彭州市检察机关发挥其职能优势,创新打造“四位一体”生态检察模式
第 1 页 共 9 页
{#{QQABZYIQggiIABBAABgCUQWKCAOQkAACACoGABAEMAABgBNABAA=}#}
④江苏省盐城市盐都法院“童叟无忧”快执团队执结一起涉老案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寻找与课程内容的切合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
极融合。下列名言古语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对应不正确的是( )
序号 名言古语 基本要求
①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科学立法
②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严格执法
③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公正司法
④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全民守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①民族精神 ②探月精神 B.①中华文化 ②传统美德
C.①革命文化 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①价值观 ②文化
9.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 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新时代要弘扬雷锋精神是因为雷锋精神( )
①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②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图片能够传情达意。下面四幅图片给人们传达的共同愿景是( )
A.保护耕地,合理开发资源 B.珍爱动物,加强生态保护
C.文明发展,共创美好家园 D.计划生育,实现共同富裕
11.全国碳市场交易前,政府部门将规定时期内碳排放额度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然后通过价格机制将二
氧化碳的排放权当成商品来买卖,从而通过调节企业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据此,下列传导路径合理的
是( )
①企业收益增加,良性循环减少碳排放从而助力绿色发展
②政府创新宏观调控体系,促进各类要素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
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④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减排卖出排放权
A. ③→②→①→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④→① D. ②→③→④→①
12.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特别是民族发展史,树
第 2 页 共 9 页
{#{QQABZYIQggiIABBAABgCUQWKCAOQkAACACoGABAEMAABgBNABAA=}#}
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这就需要( )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
②指引青少年争做新时代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实践者、守护者
③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
④保证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自主管理本民族地区的内部事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为庆祝改革开放 45周年,献礼伟大祖国。某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一次中学生摄影大赛。小秦同学准备拍
摄制作一组反映新时代发展进程的摄影集,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①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图片
②市民观看“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新闻联播
③同学观看“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展览内容
④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色横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2年 10月 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对于大会的主题,学生小乐
进行了总结(如图)。下列对这一总结的解读,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一面旗帜: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B. 一种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 一种精神:伟大抗战精神
D. 一个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5.亚非文明历史悠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关于下图中 C地,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的《汉谟拉比法典》是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B.金字塔是这一文明古国高超建筑水平的历史见证
C.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该国的社会发展
D.解密楔形文字有助于我们了解该地区的社会面貌
第 3 页 共 9 页
{#{QQABZYIQggiIABBAABgCUQWKCAOQkAACACoGABAEMAABgBNABAA=}#}
16.小历同学在研究地中海地区的几大古代帝国时,找到一张图例位置破损了的 2世纪某帝国疆域图。请你
帮助判断这一帝国是( )
A. 罗马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东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7.中世纪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几个佃户被控告对领主运草的任务没有完成,而他们坚持自
己没有违反义务规定,于是向法庭申诉,法庭依据习惯法确认:佃农有义务在草地里或领主院中将牧草垛
起,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最终领主败诉。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庄园法庭维护庄园所有居民的利益 B.佃户有时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
C.庄园法庭的实质是维护领主经济利益的工具 D.庄园法庭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机构
18.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
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和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条航路的船
只,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 )
A.帝国的征战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和平交往是文明传播的主旋律
C.帝国的征战加剧了当地的落后 D.古丝绸之路是文明传播的唯一途径
19.“佛罗伦萨在 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
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材料说明( )
A.文艺复兴促进城市化发展 B.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
C.新艺术促使中世纪城市崛起 D.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发展
20.新航路开辟以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成为水上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传统的水上商路——地中
海失去了垄断的地位。与此相应,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商业城市也逐渐衰落,而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如阿
姆斯特丹、伦敦等作为新的商业中心相继出现。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 )
A.促使商路和商业中心转移 B.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开辟了殖民地和海外市场 D.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1.小史同学在阅读时整理了如下笔记,他阅读内容的主题是( )
A.古代的亚非文明 B.灿烂的古代希腊文化
C.封建时代的亚洲 D.欧洲从封建走向近代
22.从下表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第 4 页 共 9 页
{#{QQABZYIQggiIABBAABgCUQWKCAOQkAACACoGABAEMAABgBNABAA=}#}
1660年 《列举商品法》 英国政府规定北美殖民地糖、烟草、棉花等货物只能运销英国
1663年 《主要商品法》 英国禁止欧洲各国直接把商品运入北美殖民地
1699年 《羊毛织品法案》 英国对北美殖民地有关产品的品种、规格、行销地区、工人人
1732年 《制帽条例》 数都作了严格的限制
1750年 《制铁条例》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了以上法案 B.英国政府鼓励北美殖民地经济独立发展
C.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需要原料和市场 D.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3.俄国诗人普希金曾痛斥拿破仑为“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但是当拿破仑去世后,普希金却
写下“伟大的人物明星陨落……逝去了,胜利的骄子”。普希金观念的转变是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改变了欧洲的国家版图 B.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C.促进了欧洲各国商业的发展 D.统一了欧洲各国
24.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
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
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C.体现无产阶级政权鲜明特征 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25.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如下图文资料。其研究课题应是( )
《共产党宣言》 第一国际 攻打冬宫
A.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探讨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C.巴黎公社的成立和措施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6.印度有很多以章西女王名字命名的军队名称、街道、女子学校、社团组织等;美国有以“华盛顿”命
名的州、市、县、镇、大学等;拉丁美洲有以玻利瓦尔名字命名的国家、城市、街道、广场等。之所以纪
念这些人物,是因为他们的共同点在于( )
A.都领导人民反抗英国殖民者 B.都使国家获得了民族的独立
C.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D.领导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27.“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设立工部省管理工商业;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
业的发展。”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
A.殖产兴业 B.废藩置县 C.文明开化 D.倒幕运动
28.《英雄交响曲》在第一乐章中表现了英雄带领着人民为了争取自由的奋斗和抗争:第二乐章赞颂、怀
念为了争取自由而牺牲的战士们;第三乐章让人们坚定了光明必然战胜黑暗的坚强信心,这也是贝多芬心
灵的真实写照。材料反映了( )
A.十九世纪早期巴黎上流社会变迁史 B.《英雄交响曲》号召工人阶级联合
C.贝多芬通过音乐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D.《英雄交响曲》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4 分)
29.强国历程为世界所关注,探究大国崛起之路,也成为新的热点话题。大国之谜之所以难解,在于各国
的发展模式,从来都无法简单地复制和模仿,各国必须寻找到条适合自己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 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第 5 页 共 9 页
{#{QQABZYIQggiIABBAABgCUQWKCAOQkAACACoGABAEMAABgBNABAA=}#}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有利
于人们追求个人目标,发挥创造力。在市场供求的实际问题面前,技术发明不断产生建立以机器或以机器
协作为基础的工厂,具有强大的生产率优势……进入 19 世纪中期,英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工场手工业发
展为大机器生产,并成为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英国能够“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的条件。(4分)
材料三 乔治·华盛顿率领军队取得节节胜利,迫使英军于 1781 年在约克镇投降。1783 年,双方在巴
黎签订和约,英国正式承认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地位。
——《全球通史》
材料四 奴隶制是建立在人性中的自私自利上面的,是与人热爱正义的天性相违背的。……一幢裂开
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
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简述两位总统为美国崛起做出的巨大贡献。(4分)
材料五 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亚历山大二世批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农民获得了人
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之后,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材料六 大约在 150 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
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
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3)根据材料五、材料六,概括推动日俄走向大国之路的共同因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大国崛起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2分)
30.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更引发人类社会出现诸多变
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 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首创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召集工人。根据韦奇伍德的
指示,早晨 5:45 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 打铃吃早餐;9:00 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
活才打铃下班。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自己的事务和生产工序,所有工人均
依据其从事不同工种分配在不同车间。共雇佣 278 名工人……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
监工,工人进厂后,监工为工人分配任务,对那些准时上班者给予鼓励……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
者,则给予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予以停发工资。
——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的特点。(4分)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在诸多富有发明创造精神的能工巧匠的努力下,生产工具的效率获得大
幅提升,尤其是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由手工工场制到近代工厂制的过渡。至第
二次工业革命时,法、德、美等国家相继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促使各国的电力、
第 6 页 共 9 页
{#{QQABZYIQggiIABBAABgCUQWKCAOQkAACACoGABAEMAABgBNABAA=}#}
电器、化学、石油、汽车和飞机制造等新工业部门得以建立和发展,并最终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在全世界
经济结构中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陈雄《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4分)
材料三 工业革命焕发出的巨大生产力,不仅使英国走进了富裕的现代社会,而且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妇女而言,工业革命使妇女以自由、独立的身份进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将以
前从未离开过家庭的妇女从这狭小的天地中解脱了出来。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提高了英国妇女的地位,为她
们争取真正的男女平等奠定了坚如磐石的基础。
英国妇女地位的实质性提高,是以她们作为个人直接参加广泛的社会劳动为前提的。大工业也扩大了
女工的活动范围与社会圈子,锻炼了她们各方面的能力,增加了她们的阅历,开阔了她们的政治眼界,从
而使她们大有收益。
——以上材料摘编自尹丽曼《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妇女地位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4分)
31.民主政治的实践,构成了近现代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清晰主线。追求民主与法治,反对专制与独裁是
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
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
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
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
者,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
军,皆属违法。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权利法案》
宪法原文由序言和 7 条正文组成。规定立法权属于
美国国会,并规定了国会的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
以及规定总统产生的办法;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最高法
院,并规定最高法院的组成;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
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联邦宪法和按照宪法制
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本宪法经 9 个州制宪会议批
准后生效 。
1787 年美国宪法
第 7 页 共 9 页
{#{QQABZYIQggiIABBAABgCUQWKCAOQkAACACoGABAEMAABgBNABAA=}#}
第一条: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
律平等。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根本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
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
或经由其代表去参加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全部的
公民都是公平的。
第十七条: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
《人权宣言》
《拿破仑法典》总共分为三大部分,2281 条法律条
文。第一部分是人法,其中都是有关民事权利的规定;
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关各类财产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
规定;第三部分是获取各类所有权的方法的规定,具体
包括继承、遗嘱、还债、赠予、夫妻共同财产等相关法
律条文。
《拿破仑法典》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提炼一个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8分)
32.【爱国主义教育】(18分)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某校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课程”,同学们制作了学
习卡,请你参与完成。
学习卡一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爱国主义
教育法》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期盼,2022 年 7 月,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
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今年 6 月,法工委将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
求社会公众意见,并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2023 年 10 月 24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
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1)结合材料信息,从民主与法治的角度对《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过程进行解读。(6 分)
学习卡二 某地曾是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和中共豫鄂边区党委机关所在地,同学们
实地考察并参与了当地的“幸福圆桌会”民主议事活动,了解到当地主要有以下情况:
情况 1: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发展水平与市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情况 2:当地人的收入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大多数人选择外出打工。
情况 3:当地老年人口较多,留守老人们生活孤单,养老困难。
(2)结合学习卡二,请你针对当地存在的问题在圆桌会中提出解决办法。(6 分)
学习卡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六条: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
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
第 8 页 共 9 页
{#{QQABZYIQggiIABBAABgCUQWKCAOQkAACACoGABAEMAABgBNABAA=}#}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完成下面的研学活动方案。(6 分)
研学活动方案
活动地点 推荐一个武汉市的红色教育基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前:整理好仪容仪表、了解相关爱国故事;
活动要求 ◎活动中:保持安静肃穆,认真听讲;
◎活动后:结束后及时总结,梳理活动感受。
33.【关注家乡发展】(14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严峻考验,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强大韧性,取得
新的辉煌成就。
十年来,武汉市坚定 十年来,“金桥”书评活动、 十年来,推动武汉都市圈发展卓有
不移共抓长江大保护,持 首义文化节、高校艺术节、知音文 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
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 化艺术节、木兰文化旅游节、问津 革等重要举措持续深化,疏通高质量发
卫战,大力推进无废城 读书节……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 展的经脉;围绕提升开放能级,武汉发
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 发展过程中,武汉通过实施“一区 挥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综保区、跨境
系建设示范城市、生态园 一品”项目,加强区级公共文化活 电商综试区等国家级平台的辐射带动
林城市、低碳城市试点等 动品牌的打造,或创新升级,或丰 作用,提升都市圈开放水平,塑造高质
国家级试点示范,全市生 富内涵,熔古铸今、激活经典,博 量发展新优势……制度创新的丰硕成
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 物馆热、文物热、非遗热、纷纷兴 果,积蓄发展动能、激活发展优势、释
成效。 起,国潮国风成为新时尚…… 放发展潜力。
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为复兴大武汉注入了精确而丰富的内涵,是复兴大武汉的战略
选择,是中国梦在武汉的生动实践。
(1)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武汉取得的新的辉煌成就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6分)
(3)展望未来,同学们充满憧憬,纷纷在梦想卡上郑重地写下“中国梦和我的梦”,请在下面“梦想卡”
的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6分)
梦想卡
2020 年,我 12 岁。在那时,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享受着国家的教育政策,走进了理想的初中。
2035 年,我 27 岁。到那时,我国将基本实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成为了一名②_________,在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上勤劳奋斗。
2050 年,我 42 岁。到那时,我国将建成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将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9 页 共 9 页
{#{QQABZYIQggiIABBAABgCUQWKCAOQkAACACoGABAEMAABgB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