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鲁科版初中物理一轮复习 物态变化(山东地区)(共6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鲁科版初中物理一轮复习 物态变化(山东地区)(共65张PPT)

资源简介

(共65张PPT)
物态变化
第四章
物态变化
汽化的
两种方式
六种物态变化
体温计
蒸发
沸腾
晶体与非晶体
定义
摄氏温度
温度计原理
温度
温度计的
使用和读数
气体液化的
两种方法
知识精讲
考点清单
一、温度
1、定义: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
(1)单位:__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
(2)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0 ℃,_____的温度定为100 ℃;0 ℃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
3、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_________的规律制成.常用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冷热程度
摄氏度

冰水混合物
沸水
热胀冷缩
4、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六会”)
(1)会估: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2)会看:看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3)会选:选择________合适的温度计.
(4)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________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________或_______.
量程
全部
容器底
容器壁
(5)会读:①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停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②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____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______相平(如图中视线B);
③看刻度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 还是下方.若图中未标明零刻度线,则刻度由下往上越来越大,为“________”,反之,为“________”. 
(6)会记: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继续留在
液面
零上
零下
36 ℃
5、体温计:使用前需捏住无金属部分一端用力向下甩,把________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
水银
__
二、六种物态变化:(在方框内填物态变化名称) 
__
__
__
__
__
升华

凝华
液化
凝固
汽化
熔化

三、晶体与非晶体
种类 晶体 非晶体
熔化 举例 冰、海波、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 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熔点 有 无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吸收热量
图像
种类 晶体 非晶体
熔化 特点 AB段:熔化前,温度持续______,为______态;BC段:正在熔化,温度______,为_________态,熔点为____℃;CD段:熔化后,温度持续升高,为____态 整个过程持续______热量,温度持续______
注:凝固过程与熔化过程相反.
升高

不变
固液共存
T0

吸收
升高
四、汽化的两种方式
不同点 相同点
发生部位 发生条件 剧烈程度 影响因素 蒸发 液体______ 在任何温度下 缓慢的汽化现象 液体温度、表面积、表面空气流速 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_______
沸腾 液体_____和____同时发生 温度达到______,持续吸热 剧烈的汽化现象 供热快慢、气压高低 表面
表面
内部
沸点
吸热
五、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1、________,例如露珠的形成.
2、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______,例如液化石油气.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1. 以下过程中的物态变化类型属于熔化的是______,属于凝固的是_____,属于液化的是______,属于汽化的是______,属于升华的是______,属于凝华的是______.
A. 雾的形成 B. 雾凇的形成    C. 冰雪消融
D. 樟脑丸变小 E. 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   F. 铁水铸成工件
微点诊断
C
F
A
E
D
B
2.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水的沸点是100 ℃ (  )
(2)温度计读数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 (  )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  )
(4)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 (  )
(5)水沸腾时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吸热汽化成的水蒸气 (  )
(6)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  )
×
×
×
×
×
×
物态变化的辨识及解释
(烟台6考,淄博5考,济宁2考,日照3考,滨州5考)
例1 (人教八上P67改编)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得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 ,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的形成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过程需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拓展:冰中加盐________(选填“提高”“不变”或“降
低”)了冰的熔点.
教材图片练基础点
凝华
放出
降低
例2 (鲁科九下P61、人教八上P61改编)如图所示,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时,会感觉特别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过程______热量;如果有风吹来,人会感到更冷,这是因为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________;人蜷着身体,是通过减小________________来减慢蒸发.
汽化
吸收

液体表面积 
例3 (鲁科九下P63改编)如图所示是一种高压锅的结构示意图,高压锅工作时放气孔被安全阀封闭,加热以后,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水蒸气无法释放到锅外,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将_____,食物就熟得快了.
汽化
升高
例4 (人教八上P60改编)如图所示,将适量的水装入纸锅后,放到酒精灯上加热(没有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已知纸的着火点约为180 ℃,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500 ℃. 在加热过程中,水面上方会冒出“白气”,“白气”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纸锅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燃烧,原因是水沸腾后持续吸热,温度__________,且水的沸点________纸的着火点.
液化
不会
保持不变
低于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烟台2021.23,淄博2020.22,
日照2020.19)              
【实验装置】
1. 实验器材及作用
(1)测量工具:秒(停)表、温度计
(2)玻璃棒(通过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
(3)陶土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淄博2020.22(1)]
(4)选用较小的固体颗粒(①确保受热均匀;②固体与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接触,测得的温度更准确)
纵向实验一题多设问
实验
1
实验要点梳理
(鲁科九下P56图18-2-2)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2. 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按__________的顺序,先固定下面铁圈的位置,保证酒精灯用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到试管)[烟台2021.23(2)]
3. 试管插入水中的位置要求(①不能接触烧杯的底部或侧壁;②烧杯中的水面超过试管中的固体)
自下而上
(鲁科九下P56图18-2-2)
【实验数据、图像分析方法】
4. (1)判断物质是否为晶体(数据中若存在某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则物质为________,反之为________)[淄博2020.22(3)]
(2)确定晶体的熔点(晶体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为熔点)[烟台2021.23(3)第一空]
(3)判断晶体在不同时间段的状态及熔化经历的时间
(熔化前为固态、熔化时为__________态、熔化完成
后为液态)[烟台2021.23(3)第二空、日照2020.19(2)]
(鲁科九下P56图18-2-2)
晶体
非晶体
固液共存
【实验结论】
5.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____
_______;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__________
【交流评估】
6. 水浴法加热的优点(①使物质________________;
②物质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烟台2021.23(1)]
(鲁科九下P56图18-2-2)
不断上升
不变
保持
受热均匀 
7. 熔化过程中内能的变化[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且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内能逐渐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 烧杯口处“白气”、试管及烧杯壁产生水珠的原因(由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小水珠)
9. 同一物质、同一装置进行实验时,得到的两组图像
中加热至开始熔化的时间段不同(原因是固体物质的质
量不同)
10. 记录熔化时间的间隔(间隔越小,数据越多,越容
易得到普遍规律)[日照2020.19(3)]
(鲁科九下P56图18-2-2)
增大
液化
例1 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收集证据】
(1)除了图甲中实验器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
(2)[操作细节]安装图甲装置时,应该先确定________(选填“铁圈A”“铁夹B”或“铁杆C”)的位置,确定其高度时,
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酒精灯.
一题多设问
秒表
铁圈A
需要
(3)实验应选取_______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装入试管内进行实验效果更好.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冰________,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数据.
(4)[操作细节]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取示数时正确的视线是____(选填“A”“B”或“C”),
此时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
碎冰
受热均匀

B
5.4
(5)小明每隔2 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如此持续12 min后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①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②冰的熔点是_____℃;
时间t/min 0 2 4 6 8 10 12
温度T/℃ -10 -5 0 0 0 2.5 5
晶体
冰有固定熔点
0
【解释证据】
③加热到第6 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第10 min以后处于_______态;
④冰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___________,内能________;
固液共存
保持不变

增大
时间t/min 0 2 4 6 8 10 12
温度T/℃ -10 -5 0 0 0 2.5 5
⑤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系中绘制出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t/min 0 2 4 6 8 10 12
温度T/℃ -10 -5 0 0 0 2.5 5
(6)(2022桂林改编)根据作出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发现0~4 min和8~12 min两段图线中,温度升高快慢不同,是因为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________不同造成的.
【交流评估】
(7)(人教八上P57动手动脑学物理改编)实验时,如果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比热容
不能准确反映出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8)(2020武汉改编)另一组的小华在实验中发现冰熔化时间过短,温度计示数变化太快,不便记录,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质量(或用“小火”加热)
增加试管中冰的
(9)(2020宜昌改编)为了验证冰熔化过程中需要持续吸热,小华将装有正在熔化的冰的试管从水中取出来,静置在室内,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冰全部熔化,由此认为冰熔化时不需要持续吸热.请你对小华观点的科学性进行简单的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小华忽略了冰可以从室内空气中吸热,得出的
观点不科学
(10) [横向拓展](2022云南省卷改编)实验结束后,小明继续使用相同器材加热,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当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之后,试管中的水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试管内外无温度差,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试管
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收集证据
1.实验器材的安装顺序(自下而上)
2.实验仪器的选取及其作用
3.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4.记录数据并描绘温度-时间图像
解释证据
5.分析数据或图像总结固体熔化的特点、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等
实验命题点
交流评估
6.熔化过程中物质内能的变化
7.冰熔化后继续对烧杯加热,试管内水不会沸腾的原因(没有温度差,试管中水不能继续吸收热量)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烟台2考,淄博2022.22,济
宁2023.18,滨州2018.4)               
实验
2
温馨提示:若因软件问题视频无法打开,请在学科特色资源中查看原视频
【实验装置】
1. 实验器材及其作用(铁架台、酒精灯、陶土网、留有小孔的纸板、水、秒表、烧杯、________)
2. (1)烧杯上加盖纸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保持烧杯内外气压相等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3. 实验器材组装顺序(自下而上,先固定下面陶土网
的位置,保证酒精灯用外焰加热)[烟台2023.24(1)]
实验要点梳理
(鲁科九下P62图18-3-3)
温度计
减少热量的损失,缩短加热时间 
4. 温度计安装时,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_____________.
【实验数据和现象分析方法】
5. 温度-时间图像绘制: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连接[烟台2023.24(2)]
6. 判断水的沸点(液体加热过程中固定不变的温度)[淄博2022.22(3)]
7. 沸腾前后气泡的特点(沸腾前:气泡上小下大;沸腾时:气泡上大下小)[烟台2019.23(2),淄博2022.22(4)]
【实验结论】
8. 水沸腾前,不断吸热,温度______;水沸腾时,
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____[烟台2023.24(4)]
烧杯底和侧壁
升高
保持不变
(鲁科九下P62图18-3-3)
【交流与评估】
9. 撤去酒精灯,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陶土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从陶土网吸热)
10. 水正在沸腾时去掉酒精灯,稍等一会,水不再沸腾的原因(水沸腾时需要___________)
11. 测出水的沸点低于100 ℃的原因[当地大气压______
(选填“高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烟台2023.24(3)]
(鲁科九下P62图18-3-3)
吸收热量
低于
12. 水沸腾时烧杯口处产生“白气”的原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济宁2023.18(3)]
13. 被100 ℃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的原因(水蒸气液化时需要放热)
14. 实验时水被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水的质量较多;水的初温较低;热量散失较多)[淄博2022.22(4)]
15. 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提高所用水的初温;减少
所用水的质量;加盖纸板来减少热量损失)
(鲁科九下P62图18-3-3)
例2 小明所在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收集证据】
(1)[操作细节]安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
(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
②酒精灯
③铁杆和温度计(含纸板)
④铁圈和陶土网
一题多设问

②④①③
(2)[操作细节]如图甲是小明安装的实验装置图,图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细节]改正错误,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水发生的变化,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水处于沸腾状态,为证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持续吸热,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烧杯底
水中出现大量气泡,且上升时气泡逐渐变大
移走酒精灯,观
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解释证据】
(4)(2021攀枝花改编)下表是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 ℃后,每隔1 min观察1次温度计示数,直到水沸腾,如此持续8 min后记录的数据.
①[意外现象]在第7 min时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水的温度应为_____℃,所测水的沸点不是100 ℃,这是由于__________(选填“实验误差”或“当地气压”)引起的.
②水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特点:沸腾前温度_________,
沸腾时温度__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当地气压
逐渐升高
保持不变
【交流评估】
(5)结合以上实验数据,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行
水的沸
点与水面上方的气压有关,与酒精灯的火力大小无关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6)(2022陕西改编)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中a所示,如果同组的小红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____(选填“b”“c”或“d”).

c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7) [创新装置]另一组同学小华用图丙(a)所示装置完成实验后,移走酒精灯,发现烧瓶中的水还会继续沸腾一段时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当水停止沸腾时,用连有抽气筒的橡皮塞塞住烧瓶口,然后向外拉抽气筒活塞抽气[如图丙(b)],会看到
烧瓶中的水__________,这样操作探究的问
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土网或烧瓶底部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重新沸腾
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解题关键点
(8) [生活实践]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说明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填字母).
C 
(9) [生活实践]小华在水中添加了盐,得到不同浓度的盐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数据记录如下: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______(选填“降低”
“不变”或“升高”).
②根据以上探究得到的结果,我们煮食物时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最好选择________(选填“先”或“后”)放盐.
盐水的浓度(%) 0 2 4 6 8 10
沸点(℃) 100.0 100.3 100.6 101.0 101.3 101.6
升高

收集证据
1.组装实验器材的注意事项
2.实验主要仪器及其作用
3.实验表格设计及数据记录
4.观察沸腾前后气泡的特点
5.根据表格数据绘制温度-时间图像
实验命题点
解释证据
6.分析表格数据或图像判断水的沸点、温度的变化、总结实验结论等
交流评估
7.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减少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可用初温较高的水进行实验;加热过程中在烧杯口加盖等)
8.撤去酒精灯水能继续沸腾的原因(陶土网温度较高,水会继续吸热)
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淄博2考,济宁2考)
1. (2020枣庄21题2分改编)小华测量体温时所用的体温计如图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他测量的体温示数为________℃.
山东6年真题子母题
1
命题点
0.1
36.5 
 物态变化辨识及吸、放热判断(烟台6考,淄博5考,济宁6考,
日照3考,滨州5考)            
2. (2023滨州3题3分)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 “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 “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小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
命题点
C
3. (2023临沂5题2分)沂蒙山区地处中纬度区,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气温适宜,四季分明,物态变化万千.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4. [海水淡化器](2021济宁1题2分)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升华后液化
B. 先汽化后液化
C. 先汽化后凝华
D. 先液化后汽化
B
判断发生的是哪种物态变化,需明确初态和末态,根据6种状态进行判断.如海水淡化过程为:海水→水蒸气→淡水,由此再判断过程中的物态变化.
解题关键点
4.1 [露水收集装置]为保护河流湖泊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制”进行管理.在一些干旱缺水的地区,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图所示.露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该物态变化过程要______热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间.
液化
放出
4.2 [甲壳虫取水]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蒸气在甲壳虫背上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珠.之所以要把体温降到周围气温以下,是因为此过程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
液化
放热
5. (2022济宁2题2分)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为气态
B. 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
C. 乙→丙的过程与露珠形成过程相同
D. BC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
D
物态变化辨识及吸、放热判断(烟台6考,淄博5考,济宁6考,日照3考,滨州5考)
此类问题在中考中常以生活情境考查,解题对策如下:
(1)识物态→甲:固态;乙:液态;丙:气态.
(2)辨变化→甲到乙——熔化;乙到丙——汽化;
甲到丙——升华;丙到甲——凝华.
(3)辨吸、放热→熔化(吸热);汽化(吸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解题有策略
6. (2021淄博18题2分)“做中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沸腾知识时,小雨做了如下实验: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紧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烧瓶内的水又重新沸腾,此过程中烧瓶内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_______.
液化
降低
影响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烟台2021.18)
7. (2021烟台18题3分改编)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洗完手以后身边没有纸巾、毛巾或其他可以擦手的东西,此时为了让手快点干,你通常会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你的做法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做法及对应的物理知识)
3
命题点
用力甩一甩手
当手甩动时水珠和手一起运动,手停止运动,而水珠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就会离开人手;且当手甩动时水珠和手一起运动,加快了手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水的蒸发
温度-时间图像的理解和应用(淄博3考,济宁3考,日照2考,
滨州5考 )
8. (2023滨州4题3分)如图所示是某小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不断冒出“白气”是沸腾现象
B.水沸腾时,水中上升的气泡由大变小
C.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
D.该实验地点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4
命题点
D
9. (2022日照12题4分)(多选)某科考队员在海拔5 500 m的高山上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1)首先利用随身携带的普通烧水壶烧水,发现壶中水温才80 ℃就沸腾了.(2)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安装两套相同的实验器材,在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固体P和固体Q,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利用实验测得的数据得到它们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固体P熔化经历了15 min
B. 固体P的熔点为50 ℃,一定是晶体
C. 固体Q的熔点为80 ℃,在0~35 min内持续吸热
D. 水80 ℃沸腾,说明实验时的大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
AB
5
命题点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烟台2021.23,淄博2020.22,
日照2020.19)
10. (2021烟台23题8分)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水浴法加热.
(1)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组装的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图中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你指出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
受热均匀,减缓熔化过程,便于测量温度
答: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试管的底部;理由:悬挂温度计的细线明显弯曲,说明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试管的底部
(3)小明纠正了不足,重新调整了器材,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第10 min时,该物质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60
固液共存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烟台2考,淄博2022.22,
济宁2023.18,滨州2018.4)
11. (2023烟台24题8分)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
应先固定铁圈A还是铁圈B
6
命题点
铁圈B
(2)调整好器材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 ℃后,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后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3)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此时当地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98
低于
水在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5)(2019烟台节选)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a、b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a
掌握水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及原因:水沸腾前,水上层的温度低于下层温度,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气泡越来越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内水温相同,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汽化,气泡越来越大.
解题关键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