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作文主题训练------阅读经典,感悟人生1.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作。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学经典是人类文学艺术的精华,折射出不同的时代命运和人民悲欢,如屈原的《离骚》、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鲁迅《阿Q正传》等,阅读这些文学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为国家除污去秽、改变法度的决心,可以感悟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我们也会因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赞美而欣慰,会因老人的沉着勇敢、不屈不挠而肃然起敬,会因阿Q的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而唏嘘感慨……班级即将举办一次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文学经典”为主题的研讨会,请结合阅读心得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研讨会上发言。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经典作品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包含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历史等方面的深刻思考,给我们诸多启示。温儒敏教授说:“经典阅读总会有困难,却又是充满乐趣的。”可是有些同学不以为然,认为经典阅读太考验性子,有畏难情绪。针对这一情况,班级计划召开班会,围绕“经典阅读的困难与乐趣”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赫尔博斯说:“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黑塞说:“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阅读经典对每个人来说,是如此重要和美好的一件事,对青年尤其如此。然而,在忙碌功利而多元化的今天,阅读经典似乎不再那么重要。复兴中学要开展一次以“经典长伴,书香润心”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说说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1.例文:让阅读的阳光照进心中书籍就如阳光,穿越千年的时空,照亮了我们思想的天空,不阅读,我们就无法沐浴阳光;不阅读,我们就无法储存一缕阳光于心田,让自己的精神大树茁壮成长。因此,让阅读的阳光照进心中,我们才能让自己的精神之树枝繁叶茂。让阅读的阳光照进心中,是对自我的塑造与提升。西方人的卧室里,往往放着一本《圣经》,一套《莎士比亚全集》。他们让《圣经》成为自己精神的神,让《莎士比亚全集》成为自己艺术上的神。在多年阅读的阳光照耀下,他们形成了儒雅、乐观、礼貌的君子风范,常常让我们感叹难以望其项背。其实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做一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只是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洪流里,在这信息化的迷雾里迷失了自己,把书本藏之高阁,用走马观花的碎片化阅读来丈量人生,结果阳光不至,精神之树萎靡不振。正如雨果所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让阅读的阳光照进心中,心中的霉点自然就会消失。让阅读的阳光照进心中,有利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英国有句民谚:“宁可不要一百个印度,也要有一个莎士比亚。”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莎士比亚在英国的地位,更提醒我们:一个民族的精神的血液在书籍里流淌,一个民族精神的根在书籍里延续。不让阅读的阳光照进心中,我们的骨子里不会融入民族精神的血液基因,我们的心田里不会生长出民族精神的小树。读《论语》我们可以养成谦谦君子风范,读《庄子》我们可以学会乐观豁达,读《史记》我们可以知兴亡盛衰;读红色经典我们可以传承红色精神,更爱我们的国家……让阅读的阳光直达心间,我们民族之魂就不会丢,中华民族的复兴就不会遥远。让阅读的阳光照进心中,需要我们学会精读。“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的确如此,没有理智的阅读,我们是无法让阅读活起来的。理智的阅读其实是一种精读,它是有计划的,有深度的慢阅读,也必须是一书在手,手留书香的纸质阅读。当下社会,人们热衷手机阅读,垂青网络阅读,这样的读是肤浅的,也是没有什么真实实效的读。只有手拿一本名著,静静的坐在书房里或者图书馆里,悄悄的与作品对话,让自己的精神得到洗礼,你才会发现书香盈满人生路。莎士比亚说道:“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给自己一缕阅读的阳光,我们与智慧同行;给自己一缕阅读的阳光,人生处处有芳香。【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图画式材料作文题。这幅图背后有高高的书架,应该是在图书馆里。图中有一个大人和一群孩子,大人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大书在读;孩子有的围绕在大人身边跟大人一起读书,有的俩人抬着一大摞书,有的在安安静静读书。图画上方有一行文字:“读书点亮心灵,书香润泽人生”;右下方有两个孩子在写着“红色书单”的地方挑选书籍,书单上面写着“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由此不难看出,这是一则宣传读书的漫画,并且倡导阅读“红色经典”等优秀书籍。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大人引导孩子读书的角度,强调大人读书对孩子的言传身教的作用,或者倡导全民读书。关于“阅读”可写的角度非常多,可以强调读书对于人的成长的意义;可以从当下社会的浮躁、信息的庞杂,提出阅读书籍要进行筛选,要选择阅读经典作品;还可以比较阅读的层次,有深阅读和浅阅读之分;比较电子阅读与阅读书籍的差别;另外还可以提倡全民读书等。立意:1.读书明理,人生乐事。2.阅读的深度,人生的高度。3.阅读经典,吸取精华。4.全民读书,打造读书社会。2.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给文学经典下了一个定义,其中“精华”是对其艺术的至高评价;而“折射出……时代命运和人民悲欢”则从内容角度进行了界定。后面主要通过举例让我们直观地感受一下什么样的作品是文学经典。因为这些都是我们课文中的经典篇目,同学们一定会对“经典”有更加直观和深刻地理解。材料同时指出阅读文学经典的重要作用有哪些。材料主要是给写作指引了思路。因为文学经典是人类文学艺术的精华,能够折射不同的时代命运和人民悲欢,因此阅读文学经典有重大的意义。这些经典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为国家除污去秽、改变法度的决心,这也会激励读者立志改变不合理的社会;这些经典可以让我们感悟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作为读者也会从中获得关于生命和自然的启示,从而去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经典也会表达作者对劳苦大众同情、赞美,自然也会激发读者悲天悯人,对广大劳动者充满敬仰之情;当然也会人生、人性进行思考,让读者思考自己的人生,从而提升自己,弥补不足等。当然,阅读经典会有很多的好处,除了以上所说之外,还可以让我们与以前的名人对话,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更沉静,在当今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慢”下来,感受别样的社会和人生等。考生还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写作任务是写一篇发言稿,主题为“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文学经典”,注意“今天”是写作立足的时间情境,这一点必须有所体现,可以写经典永恒的价值,提醒青年从历代经典中汲取精神的养料。写作时,可以先表明观点:文学经典非读不可。主体可以安排成分论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论述。分论点一,阅读经典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悲天悯人;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为中华文化而自豪。最后,照应开篇观点。还要注意本次写作是发言稿,注意格式和语言特点。立意:1.经典不老,精神永恒。2.以经典为燃料,为青春续航。3.阅读经典,传承优秀文化。3.例文:经典永流传,乐趣长相伴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经典永流传,乐趣长相伴”。美国著名作家梭罗说:“经典是人类思想最崇高的记录。”博尔赫斯说:“经典是长期以来,一个甚至几个民族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人出于不同的原因,以先前的热情以及神秘的忠诚而决定阅读的书。”浩瀚的书籍海洋中,经典如同熠熠闪光的珍珠,散发出恒久的光芒和魅力,经典作品作为人类精神的源泉,既烙有历史的印记,又镌刻着文化的记忆,这种人类的高级精神财富理应属于普罗大众。是经典,治愈了我们寂寞单调的心灵,开启了营养身心的最佳模式。中国古诗词,一首诗就是一个美妙的世界;一部《史记》承载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风云变幻;一部《红楼梦》,满溢着凄楚的辛酸血泪。温儒敏教授说:“经典阅读总会有困难,却又是充满乐趣的。”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但是有人说当下快节奏的时代,经典如同加了密码的古老宝盒,虽然认可她的优秀和内蕴,可我却找不到正确的打开方式。诚然,在一个追求成功、实用和利益的时代,经典仿佛一个遗世独立的佳人,在水一方,遥不可及。因为我们有一颗浮躁的心灵,我们好像没有平静下来品味一本书的时间,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大行其道,满足了很多人娱乐“快感”的需求,却固化了我们原本灵动的思维。而经典名著,如一座宝藏,她是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开发、涵咏,才能得兴味之长。如果人们仅满足或沉湎于视频微博的“碎片化”的“轻浅阅读”,就难以系统传承文化经典,就会影响民族的文化赓续。因此要不怕艰难,创新突破,重新审视和把握经典阅读的契机,如何高质量地去阅读呢?按照时代的的精神、心理、人情风俗来理解经典、认识经典,同时建议同学们参加网络读书俱乐部和班级读书交流会,借助文化娱乐栏目,像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等,采用多种阅读模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对经典进行立体化品读,沉浸式体验阅读经典的乐趣。同学们,经典是文化的瑰宝,一代代阅读者曾经沉浸在经典的书香中,升华了思想,提升了境界,收获了智慧,润泽了人生。漫漫人生旅途,让我们一路书香相伴,生活由此韵味悠长,静雅多姿,收获无穷的乐趣。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提到了文化经典的突出价值,意在启发我们,经典经过历史的检验、时代的淘洗仍然能够流传至今,它代表了人类思想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峰,是横跨时空局限的、后人无法超越或无法企及的。因此品读经典,能给予我们成长的能量,滋润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材料还提到了温儒敏教授对经典的看法,“经典阅读总会有困难,却又是充满乐趣的”,意在表明阅读经典无论有多少障碍和困难,都值得我们去克服,哪怕跨越万水千山,也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由此看来,有限的生命面对无限的阅读资源时,无疑经典阅读是最佳的选择。要倡导重读经典和价值阅读,在思想和行动上都需要我们做出努力。在很多人拿着手机刷微博、微信进行“碎片化”浅阅读的形势下,如果人们仅满足或沉湎于这种典型的轻阅读、浅阅读,那么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就可能落空,就失去了文化经典的系统传承,会影响中华民族的文化赓续。因此,既要认识到经典的意义和魅力,又要不怕艰难,采用创新突破的形式和方法提升人们的阅读数量和质量,让经典在人们的思想中熠熠闪光,完成文化传承的千秋大业。行文构思时,首先由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品读经典,收获乐趣,做好文化传承。然后设置分论点展开论述,一是阅读经典的必要性,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也能帮助我们提升获取新知的能力。这一点对年轻人尤为重要。对时代青年来讲,在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品味经典,对人生的发展大有裨益;二是阅读经典的价值,帮助人们在喧嚣的社会中保持宁静致远的心境、砥砺奋发的情怀,追求更完善的自我和更高尚的精神境界。三是如何高质量的进行经典的阅读,如借助现代化媒体,组建网络读书俱乐部和讨论会,借助文化娱乐栏目,像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等,改变古老的单一的阅读模式,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立体化品读,进行沉浸式体验阅读的乐趣,领悟经典的意义和价值。立意:1.品读经典,感悟人生。2.阅读与经典同行。3.开创新途径,经典永流传。4.阅读经典,碰触优秀的思想和高贵的灵魂。4.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本次作文与“阅读经典”有关。首先分析三则名言。赫尔博斯把“图书馆”与“天堂”关联,表明他认为阅读是件幸福的事,的确,在图书馆安安静静地读自己喜欢的书,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幸福呢?卡尔维诺则告诉我们,要阅读“经典”,而且要“重读”,这就把阅读的对象明确为经典作品,并且明确了阅读经典的方式之一——重读。我们还需要思考为何他提倡要“重读”,这表明经典非常有价值,值得我们反复读。黑塞提倡读“杰作”,“杰作”当然包括“经典”,他还用对比的方式告诉我们读杰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读那些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算不得阅读,那种文章内容和思想价值与经典不可同日而语。黑塞也告诉了我们阅读杰作的方法,首先态度要认真,其次要舍得花力气、下功夫,这与卡尔维诺的“重读”经典异曲同工。接着材料对上述内容做了总结,前一句话中的“重要”“美好”是对阅读经典价值和感受的概括,这里特别提到了青年,青年正是养成阅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培养阅读经典的习惯,学会阅读经典的方法,一定会让我们受益无穷。第二句话表明了阅读经典的现状,“忙碌”“功利”“多元”,这些都阻碍着人们对经典的阅读,但其实“忙碌”是借口,我们总能抽出时间玩手机;“功利”是短视,阅读经典虽然不能够帮助我们得到金钱权势,却会丰富我们的精神,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富有;“多元”需要选择,经典应当成为你永远不变的热爱。任务要求是写一篇发言稿,注意发言稿的格式。注意发言主题是“经典长伴,书香润心”,关键词“经典”,一定要突出出来;“长伴”“润心”是阅读经典的意义,行文中要有所体现。还要注意是“读书报告会”,也就是要结合你自己阅读经典的体会来写。行文构思上,可以谈当下的阅读现状,用数据显示我们中国人阅读的数量少,尤其是经典阅读更少,在十大读不下去的书籍中,很多经典赫然处在榜首。接着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分析经典的价值,阅读经典的意义,尤其是对自己的影响,呼吁同学们要多读经典。然后可以给出阅读经典的方法,如自己是如何阅读的,重读、做读书笔记、写心得等都是阅读经典的好方法,明确阅读经典是需要花时间、下功夫才能有所得的。最后将阅读经典与青年成长乃至国家振兴联系起来,号召大家阅读经典,让经典长伴,书香润心。立意:1.岁月沧桑变,经典永流传。2.阅读经典,绵绵用力、久久为功。3.经典长相伴,书香我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