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物理 九年级 第二学期 人教版 能源与可持续 发展单元组 织方式 团 自然单元 □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1 能源 第二十二章第一节2 核能 第二十二章第二节3 太阳能 第二十二章第三节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二章第四节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属于“能源与可持续 发展”这一主题。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发 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探究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体内容要求如下: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能源及其分类、核聚变与裂变、利用太阳能的两种 方式、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以及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 能源。活动建议:通过搜集资料发现能源利用和消耗能源对环境影响(二) 教材分析本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分 4 节内容:《能源》 、《核能》 、《太阳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章在前面学过的各种有关能量的知识基 础之上,对能源知识作了常识性介绍,本章重点在两种新能源:核能、太阳能的介绍。 《核能》这节内容由“核能” 、“裂变”和“聚变”三部分构成。学生对这些概念较 陌生,教学以讲授为主。《太阳能》这节内容由“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太阳 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和“太阳能的利用”三部分构成,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太 阳能的来源及其应用前景。本章介绍能源利用和消耗能源对环境影响的认识,建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相互关系,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性。(三) 学情分析1、本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是初中物理学习内容的最后一章,学生在前面学过的各种有关能量的知识基础上,结合生活中对各种能量知识的了解,为本章知识的学 习建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2、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对能源的获取和利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生活知识,具 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关于核能,太阳能的知识学生比较陌生,要充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 、学生结合实例,能说出能源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 一定的方向性;知道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及其利用新进展。 2、通过本章能源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地看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全面认识事物的思 维习惯。3、从能源的角度,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和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培养发散性、创 造性思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发展未来的社会责任 感。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单元作业设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具有自主选择性、不同形式的内容作业,注重 基础性和评价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与挖掘。所设计的拓展型作业 与实践型作业,都有一定的探究性,力图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体验由生活走进 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科特点。所设计的巩固型作业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单 元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教材系统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对教学 内容进行合理组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确定本单元的知识系统,目的在于检查学 生对基本知识与技能和有关物理概念理解程度,实现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统一提升, 全面实现学科素养的目标。第一课时 能源(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6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小组讨论:宿松县地处大别山区,早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祖辈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能源主要是什么?随着在政府的带领下生 活水平逐渐提升,使用的能源日趋多样化,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 中使用的主要能源有哪些?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作业评价 1、学生生活常识掌握情况; 优秀 □良好 □合格2、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人类发展不同时期交通工具使用的燃料,激发学生对能 源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知道21世纪中国和全球对开发新 能源使用的迫切性。作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 改编 团 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1、开启以 作为主要能源,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时 代;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利用能量的新里程碑,人类的主要能源由 转向 ;现今社会很多地方使用 ,是因为它便于输 送和转化;20 世纪 40 年代,科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的装置“核反 应堆” ,拉开了以 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的序幕。 2、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能 源,称为 ;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我们称之 为 ;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 源才能得到,这样的能源为 。答案: 1、柴薪;柴薪;煤; 电能;核能。 2、化石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作业评价 乐于阅读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能独立思考,对相关能源知识有较好的 掌握。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让学生简单的了解能源的利用历史,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关 系,认识到21世纪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初步认识能源的简单分 类。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团原创(三) 课后作业 (A 组)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5 分钟题目 1、在宿松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在乡村逐步发展光伏发电 项目,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期中太阳能属于 ( ) A.三次能源 B.一次能源 C.生物质能源 D.二次能源 2、电能的利用给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优势。很多地 方愿意使用电能而不使用一次能源,原因是电能便于______和 。 ______ 3、我们听到的风声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风能可以在自然界里 源源不断地得到,风能属于______ (选填“一次”或“二次”) 能 源。 4、我国高压输电输送的电能很多是通过煤的燃烧获得的。煤属于 ______ (填“化石”或“非化石”) 能源,由于煤的燃烧会产生大 量二氧化碳。加剧地球的______效应,故火电厂采用了先进技术以 达到低排放环保要求。答案: 1、B; 2、输送 转化;3、空气 一次;4、化石 温室。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应用联系 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 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能对能源的进行准确的分类;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能源分类的掌握,并且了解为什 么在生活中我们更偏爱使用电能,以及我们要快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 来替代传统煤能源的使用。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团原创(三) 课后作业 (B 组)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题目 1、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就是认识自然、理解自然 的历史。如图所示是人类在照明上对能源利用的三个阶段,按利用 能源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2、现有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以及电能等能源。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 A.天然气是化石能源 B.地热能属于一次能源 C.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D.核能属于二次能源 3、图为近两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曲线图,由图可知,自 1950 年以来,人类能源消耗的情况 ( )A.显著增长 B.平稳增长 C.稳中有降 D . 显 著减少 4、下表列出了从 1973 年到 1995 年世界能源生产的变化情况,利 用表中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能原 生产的能源单位 (1973 年) 生产的能源单位煤 1498 2179天然气 964 1775水电 107 242核能 54 646石油 2730 3228总能原合计 5353 8070(1) 从 1973~1995 年,能源总产量是如何变化的? (2) 1973 年核能生产占能源总产量的百分之几? (3) 1995 年哪一种能源最重要? (4) 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你还有哪些发现?答案: 1、B; 2、D; 3、A; 4、 (1) 能源的总产量由 5353 能源单 位增加到了 8070 能源单位; (2) 1973 年核能生产占能源总产量的 1.008%; (3) 1995 年石油最重要; (4) 改变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 式,开发和利用可再生、清洁的能源是必然的选择;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 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题,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 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团 原创(四) 实践活动------对周边的人生活中所用的能源进行调研过程 1、对生活中厨房常用的能源进行调研; 2、对生活中浴室所使用的能源进行调研; 3、对平时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使用的能源进行调研;记录与分析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要求完成调研; 优秀 □良好 □合格能够准确记录调研结果; 优秀 □良好 □合格基于调研记录结果,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作业分析及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实践活动作业。通过该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 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同时,通过调研的结果,更加深入的理解 能源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在当代人们越来越青睐使用新能 源来替代传统能源。第二课时 核能(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预习教才,说出什么叫核裂变?什么叫核聚变?答案 质量比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质量中等大小的原子核的反应叫做核裂 变,质量很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新的原子核的反应叫做核聚变。作业评价 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本题通过课前预习,知道两种核反应的概念。作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 改编 团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阅读教材,想一想什么是核能?答案 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的过 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就叫做核能。作业 评价 善于从材料阅读中获取相关的知 识; 优秀 □良好 □合格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 意图 通过对教材的自主学习,认识核能的概念。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团 改编 □原创题目 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具体内 容 题目 当前核能在人类社会上有很多的应用,是举例说明核裂变和核聚 变在当今人类社会中有哪些应用?答案 原子弹和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氢弹利用的核聚变。作业评 价 能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归纳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 意图 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核能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三) 课后作业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题目 1.我国正大力开发核能发电.核电站利用核反应堆加热水,将核能转化为 水蒸气的________能,再通过蒸汽轮机转化为________能,带动发电机转 动,转化为电能. 2.核能发电是利用核燃料发生________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 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核能属于________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 3.核能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有前途的新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核能不能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B.利用核能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C.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D.化石能源仍然是我国目前消耗的主要能源 4.2021年5月28日凌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着“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实验装置EAST (东方超环) (如图所示) 控制大厅里传 来捷报,正在开展的第16轮EAST装置物理 实验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度101秒等离子 体运行和1.6亿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再次 创造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纪录。请查阅相关资料,该装置是核能利用的哪种方式?答案: 1.内能、机械能; 2.核聚变;不可再生;3.B;4.核聚变。作业 评价 知道原子的结构;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知道核电站 中能量的转化过程,进一步了解核能的相关知识。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 用 团 改 编 □原 创(三) 课后作业 (B 组)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10 分钟题目 1.人类在利用核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核废料有什么危害?处理核废 料的方法有哪些? 2. 目前人类要想利用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还有什么问题急需解 决? 3.下图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顺序 是 怎样 的? 4.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的核电站事故造成的辐射污染波及了白俄罗 斯、俄罗斯及乌克兰的大片领土.各类辐射病、癌症、神经紧张、 居民被迫疏散等后斯影响还深深的留在人们的心中.有的同学提出, 既然核电站有这么大的危害,就不用建造核电站.你认为这种观点 合理吗?提出你的看法.答案 1.核废料具有放射性,会对人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当前核废料主 要是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2.由于核聚变反应是在超高温下发 生的,而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是难以大规模控制的,所以如何 实现大规模核聚变的可控性是当前科学家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3. 核能发电时,在核反应堆中核能转化为内能,在汽轮机中内能再转 化为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核能发电过程 中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 内能→机械能→ 电能;4.不合理. 理由: 核电站应用了重核的裂变来释放能量,使用的燃料具有放射性,对 人有一定的危害性;但只要合理操作,加强防护是可以避免事故发 生的;同时,核电站具有不会污染大气,用量较小,燃料运输方便 等优点;在使用中只要能注意防护,一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联 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题,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了解到 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时可能会带来的问题。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较 易 □中 等 □较 难来源 □引 用 □改 编 团 原 创第三课时 太阳能(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 00 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寻找生产和生活中利用太阳能的实例。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作业 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太 阳能”。作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 改编 团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认真阅读下图,总结太阳能有哪些转化类型?答案 (1)直接对地球进行热辐射。 (2)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成煤、石油、天然气化石能源。 (3)通过热辐射,空气的流动产生风能,水蒸气的流动形成降 水,产生水能。 (4) 利用太阳能发电,转化成电能。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能独立思考,对相关现象提出自己 优秀 □良好 □合格的见解;通过对太阳能转化现象的分析,归纳 出答案。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光热转 换,例如用太阳能集热器把水加热;二是光化转换,把太阳能 转化为化学能;三是光电转换,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牢记这 三种能量转换形式是正确答题的基础。(三) 课后作业 (A 组)题量 5 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 (.) (.) (.) 题目 . 1、太阳核心发生的是 反应。 2、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直接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 境。围绕地球运转的通信卫星,其两翼安装的太阳电池板, 能把 能直接转化成 能, 供通信卫星使用,太阳能还可以直接转化 成 ,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其应用。 3、2013年12月24日中国自主研发的“玉兔号“月球车成 功登陆月球并实施探测计划太阳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 4、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产品,具有宽广的前景, 它有哪些优点? 它目前适用于哪些地方 有哪些缺点? 5、从你的生活实际出发,举出一条有效措施,能够有效 地保护环境或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措 施: 。答案: 1. 聚变; 2. 太阳能;电能;内能。; 3. 可再生。;4. 太 阳能电池具有使用寿命较长、没有污染的特点。太阳能电池目 前主要在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中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也用于照明、计算器、手表等耗电少、工作电压低的用电器。具有 一定规模的光伏电站发电网。缺点:受到天气的限制。. 5. 太 阳能的开发与利用能够有效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合理的 答案均可以)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 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 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优秀 □良好 □合格让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促进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 意图 通过 5 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太阳能的理解。知道太 阳能的产生,利用。了解太阳能的优缺点。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 用 □改 编 团原 创(三) 课后作业 (B 组)题量 2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题目 1. 如图所示是某地区使用的“风光互补” 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 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 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蓄电池白天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 能 B.利用风力发电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光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 能D.照明灯工作时,将内能转化 为电能 2.某太 阳 能热水器 内装有 100kg的水,初温为20℃,经过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了 60℃,热水器内水增加的内能是通过 方式实现的;若这 些能量由煤燃烧提供,且煤燃烧释放的热量只有30%被水吸收, 则至少需要燃烧 kg的煤。[已知c=4.2×103J/(kg ℃),q 煤=3×107J/kg]答案 1.A; 2. 热传递 2.8 ;作业 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 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 2 道题,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较 易 □中 等 □较 难来源 □ 引 用 团改 编 □ 原 创(四) 实践作业------ 阅读课本第176面“想想做做”并试做小实验 “自制太阳能集热器”。材料步骤观察分析 现象: 通过这个现象说明: 。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作业分析及设计 意图 这是一个制作类作业。通过小制作,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发学习欲望。第四课时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3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所见,谈谈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能源 以及能源的利用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于能源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通过了解大量消耗能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初步认识科技给 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具有节能意识、环保意识。作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 改编 团 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1、汽车制动时消耗的动能转化成______能,这些消耗的能量 ______ (填能或不能) 自动的用来驱动汽车。能量的转化、能量的 转移都是有________性的,人们是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 利用能量的。能量的利用条件的,我们所能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 所以需要________能源。答案 内;不能;方向;节约。作业评价 具有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初步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知道人们是在能量的转移转化过程中利用能量的,了解能量 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知道节约能源的重要性。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团原创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2、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的能源为___________能源, 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 的为___________能源,如________、_________等。未来能源需 求满足的条件: 。答案 不可再生;化石能源;核能;可再生;太阳能;风能;①必 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②必须足够便宜,保证多数人 能用得起;③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④必 须足够安全清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并通过生活经验总结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未来的能源应该是安全、环保、高效的能源.对能源标准的讨 论,将有助于学生树立有关能源的正确观点.能源是有限的,但能 源又是无限的.如何节约能源,如何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又如何 发现新能源,都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就此讨论,发表 自己的见解。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三) 课后作业 (A 组)题量 3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题目 1、如图所示,滚摆在运动过程中,上升的高度会逐渐降低,它的 机械能逐渐转化为____能,散失到空气中,但能量的总量 _________;这些散失到空气的能量,不能自动地再次驱动滚摆, 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_________。 2、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_________能源,并非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寻找一些理想的能源来代替它们,如 _______和_______。由是否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可以将能源分 为______能源和_______能源。 对于一次能源:①太阳能、②风能、③水能、④煤、⑤石油、⑥天 然气、⑦核燃料,其中_______ (填写序号) 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 断地得到,称之为可再生能源,而_________ (填写序号) 一旦消 耗就很难再生,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 3、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现代工业大量 使用化石燃料作为能源,排放出 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 室气体使太阳的能量聚在地球周围,导致全球变暖,这就是常说 的 。答案: 1.内;保持不变;方向性; 2.化石;太阳能;风能;一次;二次; ①②③;④⑤⑥⑦; 3.二氧化碳;温室效应;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应用联系 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对能源的进行准确的分类; 优秀 □良好 □合格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 优秀 □良好 □合格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当前需要 解决的重要课题设计意图 知道人们是在能量的转移转化过程中利用能量的,了解能量转 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知道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未来的能源应该 是安全、环保、高效的能源.对能源标准的讨论,将有助于学生树 立有关能源的正确观点.能源是有限的,但能源又是无限的.如何 节约能源,如何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又如何发现新能源,都是值 得人们深思的问题.我们必须在提升物质文明的同时,保持与自然、 环境的和谐与平衡。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团原创(三) 课后作业 (B 组)题量 1 题 完成时间 3分钟题目 2022 年 5 月 10 日,合肥市经开区与蔚来就 NeoPark 新桥智 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整车二期和关键核心零部件配套项目签署 合作协议。项目占地 1860 亩,根据协议将导入蔚来集团旗下全 新中高端品牌智能电动汽车 产品等,计划 2024 年建成投 产。请主要从能源的可持续发 展角度分析,为什么人们的消 费意识越来倾向于新能源汽 车?答案: 自然界中的化石能源有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 需求量越来越大,新能源取代传统的能源是一种必然趋势。能将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作业评价 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考查的热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 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团 原创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检测内容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题量 15 题 完成时间 60 分钟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 1.以下列出了各种形式的能源,①煤,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电能,⑤地热能, 在这些能源中,属于一次能源的是________ , 属于二次能能的是 ________ , 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 . 2.近年来我县部分居民用上了管道天然气,天然气属于________ 能源 (填“可再 生”或“不可再生”) ,点燃天然气,将食用油倒入锅中,通过________ 的方式 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共享单车既节能环保又方便了我们的出行,如图所示是其中的一款共享单车, 该单车的车身里装有一片太阳能电池,它可以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为车锁里 面的电池充电,当我们扫码用车的时候自行车公司通过电磁波为单车开锁.第2题 第4题 第5题4.2016年11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飞船在加速升空过程机械能 _______ ( “增大” 、“减少”或“不变”) ,如图所示,飞船在太空中是利用展 开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能,供飞船在太空中正常工作。 5.核潜艇是国家的战略重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之一.核能是______ (填“可” 或“不可”) 再生能源,核潜艇中的核反应堆发生的链式反应是______ (填“可 以”或“不可以”) 控制的. 目前人类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等能源,可有效缓解 全球气候______ (填“变暖”或“变冷”) 的趋势. 6.如下图所示的智能手表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具,具有蓝牙同步手机 通话、跑步记数、音乐播放、图片处理等功能,深受人们青睐.智能 手表通过接收手机发射的______来接听电话.我们听到智能手表播放的音乐,是通 过______传入人耳的,手表屏幕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混 合而成的. 二、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18分) 7.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应特别重视下列哪种能源的利 用 ( ) A.太阳能 B.煤炭 C.石油 D.天然气 8.人类生存需要清洁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 A.燃放烟花 B.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光合作用 9.水是生命之源,面对严峻的缺水问题,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合理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下列有关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 ) A.开发节水技术 B.防治水污染 C.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D.大力开发地下水 10.关于核能和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核裂变才能释放核能 B.核能的利用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应该关闭核电站C.氢弹爆炸是利用核裂变释放核能的 D.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 11、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天然气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性的,所以我们需要节约能源 D.手机的芯片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半导体 12.如图所示是核电站工作情况,下列关于核能以及核电站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B.核反应堆是由中子轰击铀核发生的链式反应 C.核废料仍具有放射性,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D.核电站发电的能量转换:核能→机械能→ 内能→ 电能 三、实验探究题 (每空3分,共 12 分) 13.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被人类广泛使用.例如太阳能路灯,其核心部件 是光电板.某兴趣小组提出了一个问题: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哪些因 素有关呢?他们对这个问题有如下猜想: 猜想1: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 猜想2: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与光电板的面积有关; 猜想3: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与光电板的颜色有关. 根据以上猜想,他们设计好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A.先选用相同的三块0.1m2 的光电板,在其表面都涂上黑色,正对太阳光,照射时间分别为10min、20min、30min,光电板吸收的能量被储存,让它们对相同的LED 灯 供电,并记录发光时间于下表中; B.再选用0.2m2 、0.3m2两块光电板,在其表面都涂上黑色,正对太阳光,照射时 间都为10min,光电板吸收的能量被储存,让它们对相同的LED灯供电,并记录发 光时间于下表中; C.然后再选用相同的两块0.1m2 的光电板,在其表面分别涂上绿色和白色,正对 太阳光,照射时间都为10min,光电板吸收的能量被储存,让它们对相同的LED灯 供电,并记录发光时间于下表中;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序号 光电板的面积 (m2 ) 光照时 间 (min) 光电板表 面 所涂颜色 LED灯的发光时间 (min)1 0.1 10 黑色 302 0.1 20 黑色 603 0.1 30 黑色 904 0.2 10 黑色 605 0.3 10 黑色 906 0.1 10 绿色 207 0.1 10 白色 5(1) 由表中 _____ (填上表中的序号) 三组数据对猜想1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是: 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 (2) 由表中1、4、5三组数据能对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是 _____。 (3)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制作太阳能光电板用 _____色最好。 (4) 综合分析可知,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多少的因素有光照时间、光电板的面 积、表面所涂颜色,你觉得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 四、计算题 (共20分) 14.某电水壶铭牌上的一些数据如表格所示: (1) 电能属于________能源 (选填“一次”或“二次”) ,很清洁环保. (2) 如果将电水壶装满后,把20℃的水烧开, 水吸收热量是多少_______? (1标准大气压) [c水=4.2×103 J/ (kg ℃) ] 五、材料分析试题 (共20分) 15. 地球上淡水的总量大约是3.5×107km3 , 其中包括冰雪水、地下水、湖泊水等 多种类型.相关比例请参阅下表:全世界淡水储量 请你从水的可利用的角度来说出由上表得出的一个启示:答案 一、填空题: 1、 ①②③⑤ ; ④ ; ②③⑤ 2、 不可再生资源; 热传递 3、 太阳能 ; 电能 4、 增大 ; 增大 5、 不可; 可以; 变暖 6、 电磁波 ; 空气; 绿 二、选择题: 7、A 8、D 9、D 10、D 11、B 12、D 三、实验题: 13 : (1) 要验证猜想1,需要控制光电板的面积相同、光电板的颜色相同 而光电板的光照时间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序号1、2、3的 数据符合要求。 (2) 由表中1、4、5三组数据可知,光照时间相同、光电板的颜色相 同而光电板的面积不同,所以能对猜想2进行验证;进一步分析可知, 在光照时间相同、光电板的颜色相同时,光电板的面积越大,LED灯的 发光时间越长,说明光电板吸收的太阳能越多,得出结论是:在光照 时间相同、光电板的颜色相同时,光电板的面积越大,光电板吸收的 太阳能越多。 (3) 根据表中数据1、6、7可知,光电板面积相同、光照时间相同时, 黑色光电板能使LED灯的发光时间更长,可以得出制作太阳能光电板用 黑色最好。 (4) 光电板吸收太阳能多少还可能与光照强度、光照角度、光电板 的材料等因素有关。 四、计算题:14: (1) 二次能源; (2) 5.04×105 J 五、材料分析试题 15、 由表可知:地球上淡水的总量虽然较多,但是供人们直接饮用的 淡水资源含量较少,只占淡水总量的 3%左右,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节 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和破坏。(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了解 理解 应用1 填空题 √ 较易 改编 60 分钟2 填空题 √ 较易 选编3 填空题 √ √ 中等 改编4 填空题 √ 中等 改编5 填空题 √ √ 较难 改编6 填空题 √ 较易 选编7 选择题 √ 较易 改编8 选择题 √ 较易 改编9 选择题 √ √ 较易 选编10 选择题 √ 中等 选编11 选择题 √ 中等 改编12 选择题 √ 较难 改编13 实验探究题 √ √ 中等 选编14 计算题 √ √ 较难 改编15 材料题 √ √ 较难 改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