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图1)2023年秋中江县教学质量监测(三)七年级地理、生物试卷说 明:1. 本 试 卷 分 第I 卷和第Ⅱ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全卷共12页。 学生作答时,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监测结束 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交回。2. 本试卷满分120分,其中地理60分,生物60分。答题时间为100分钟。第 I 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开展“人与天气”的调查,同学们查询了近期的天气预报(如图 1)。读图1完成1~4小题。日期 11月15日 11月16日 11月17日 11月18日气温 11~15℃ 11~14℃ 8~14℃ 10~15℃天气现爱空气质量描数 190 80 30 20风 > 《 (《) √1. 该地区近期的天气情况是A. 天气寒冷 B. 晴天较多 C. 雨雪将至 D. 阴雨为主2. 近几天,司机最需要注意交通安全的是A.15 日 B.16 日 C.17 日 D.18 日3. 根据表中的信息,推测正确的说法是A.15 日阴,空气质量较差,需带好口罩 B.16 日气温骤降,请穿秋裤C.17 日东北风强劲,外出请远离广告牌 D.18 日天气晴朗,但风大不适合外出4. 同学们在此季节来到郊外,最可能会看到的景观是A. 柳条嫩绿 B. 稻花飘香 降水量/mmC. 银杏叶开始泛黄 D. 白雪皑皑读 图 2“P、Q 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5~7题。5.P 地的气温特点是A. 四季如春 B. 夏季高温C. 全年高温 D. 全年寒冷6. 根据气温曲线, Q 地位于A. 东半球 B. 西半球 P 图 2 QC. 南半球 D. 北半球七年级地理、生物试卷 第1页(共12页)7.Q 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A.6 月 B.7 月 C.8 月 D.9 月读图3“某四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比较图”。完成8~9题。8.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 国。 B.② 国C.③ 国 D.④ 国9. 人口增长状况与③国相似的是 图 3A. 印度 B. 日本C. 意大利 D. 澳大利亚我国北方地区今年已发生多次大范围沙尘天气,风沙危害严重。读图4,完成10~11 题。 10. 我国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A. 春季 B. 夏季C. 秋季 D. 冬季11. 为减少沙尘天气发生,人们应该A. 过渡放牧 B. 围湖造田C. 植树种草 D. 毁林开荒人口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成为人口问题。读图5 “南美洲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12~14题。12. 南美洲人口集中分布在A. 北 部 B. 内陆地区C. 东南部 D. 河流沿岸13. 影响甲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地 形 B. 矿产C. 河流 D. 气 候(14. 乙区域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有①劳动力短缺②交通压力增大图5)③居住条件差 ④国防兵源不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图6为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5~16题。15.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A. 日出前后 B.14 时左右C. 正 午 D. 日落16. 这一天的日较差约为A.5℃ B.7℃C.9℃ D.10℃七年级地理、生物试卷 第2页(共12页)(☆)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砂石和水的起始温度等条件相同)。读图7,完成17~18题。(17. 此实验验证: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一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图 7)C. 地形因素 D. 夏季风(水)18. 通过实验,可推断:A. 夏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B. 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C. 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D. 陆地气温日较差小于海洋巧克力山是菲律宾薄荷岛的一处自然景观,由许多高 气温/℃ 降水量/mm低起伏的小山丘组成,山丘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在旱季会干枯变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放在大地上。图8为巧克力山景观图,图9为薄荷岛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9~20题。 图8 图919. 当地巧克力山景色变化的原因是A. 气温年较差大 B. 降水季节变化大 C. 植被类型变化大 D. 地形类型变化大20. 以下时段最可能欣赏到褐色巧克力山的是A.4 月 B.6 月 C.8 月 D.10 月21. 下列词语中,体现生命现象的是A. 阳光明媚 B. 秋风送爽 C. 鸟语花香 D. 高山流水22. 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 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①,②③乙丙)A B C23. 某同学依据所学知识,绘制了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甲)系示意图(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A. 乙和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B. 通过捕食,乙的能量全部进入丙体内C. 图中生物之间可以构成2条食物链生物遗体和排泄物D. 甲、乙、丙、丁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七年级地理、生物试卷 第3页(共12页)24. 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影响它生活的生态因素是A. 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其他动物B. 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C.A 与 B 的总和D.A 与 B 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他蝗虫25.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与豆苗的关系是A. 合作关系 B. 竞争关系 C. 捕食关系 D. 寄生关系26.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CCUS) 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手段。如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③)①生物成分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化石燃料②A. 生产者通过过程①可以维持自然界的碳—氧平衡B. 人类加强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C. 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 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过程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27. 图甲~丁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图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甲乙(丙)丁A. 图甲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a→b→dB. 图乙中③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C. 图丙所示的视野,说明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图甲中步骤d 操作不当D. 从图丁A 到 B, 需先将临时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物镜28. 下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四个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 ② ③ ④七年级地理、生物试卷 第4页(共12页)(35. 图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④) (①) (②) (⑤) (③) (A.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C.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D.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36. 同学们在课堂上利用萌发的和煮熟的种子(初始温度相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L-段时间后读取温度计示数甲组温度计萌发的种子温度计煮熟的种子读取温度计示数放入燃烧的蜡烛放入燃烧的蜡烛器组-段时间后乙A1。) (A.煮熟的种子无法进行呼吸作用B.甲组温度计示数低于乙组C.甲组蜡烛迅速熄灭,乙组蜡烛继续燃烧D.实验可证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37. 在学农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参与了番茄幼苗的移栽和田间管理。他们的做法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A.中耕松土——提高土壤空气含量B.在傍晚移栽——增强呼吸作用C.移栽时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和幼根D.及时锄去杂草——减少杂草与番茄竞争38.下列几种情况中,植物蒸腾作用最弱的是A.气温37度,阴天,无风B.气温37度,晴天,有风C.气温20度,阴天,无风D.气温20度,晴天,无风3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及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A.观察草履虫时从培养液底层吸一滴培养液是因为底层草履虫多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玉米的胚乳含有淀粉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是为了使植株内的淀粉贮) (存在叶肉中40. 如果把某盆栽植物的部分叶片正面和背面都用凡士林涂抹。那么这株植物受影响的生理活动是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B. 呼吸作用C.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七年级地理、生物试卷第6页(共12页))A. 正确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②④①③ B. 视野由②到④,需要向左移动装片 C. 视野由①到③,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 D. 实验完毕,将所用显微镜直接放进镜箱 29. 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的结构层次,其中数字代表生理过程,字母代表各自不同的结构层次。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动物<-EDBCF→植物) A.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A 受精卵 B.2 代表的生理过程是细胞的分化 C. 与动物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D D.1 的生理过程为细胞分裂,染色体先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30. 在一个夏日炎炎的日子,某校的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相约去公园玩。公园里,空气清新、 草色青翠、绿柳垂帘,大家的耳边萦绕着树枝上黄鹂悦耳的欢笑声,眼眸中倒映着碧空 里燕子的翩翩舞姿。最惹眼的是一大片桃树林,桃花粉红,果实累累。读完这段文字, 请选出分别符合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一组是 A. 肌肉细胞、果肉、黄鹂鸟的翅膀、 一棵桃树 B. 绿柳、 一个种子、 一只黄鹂、 一朵桃花C. 种 子 、 血 液 、 一 个 桃 子 、 一 只 黄 鹂 鸟 D. 叶肉细胞、叶的表皮、叶片、 一 朵桃花 3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蕨 类 植 物 的 根 、 茎 、 叶 中 有 输 导 组 织 , 比 苔 藓 植 物 长 得 高 大 B. “青苔满阶梯”描述的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 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果实又名“白果” D.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 32.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许多礼仪活动都有植物的身影,如有的礼仪活动用红枣寓意 “早早高中”、 “早生贵子”。下列关于红枣和枣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红枣既是枣树的营养器官也是生殖器官 B. 枣树的蒸腾作用造成了水分的大量浪费 C. 枣树茎中的导管是输送水和无机盐的管道 D. 新鲜红枣放在高温和湿润环境有利于长期储存33. 如图是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 属于上皮组织,细胞排列比较紧密 B.2 内有输导组织,能够运输营养物质 C.4 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D.5 属于营养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体 34. 如图为花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该花的雄蕊是由①和②组成的 B.③ 表示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 C. 受精后的⑥会发育成种子中的胚乳 D. 开花时给向日葵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产量七年级地理、生物试卷 第5页(共12页)第 Ⅱ 卷 (非选择题 共 6 0 分 )二、非选择题。41. (每空1分,共7分)塞罕坝被誉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努力,塞 罕坝由荒原变成万顷林海,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图是塞罕坝生态系统的一 角,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③食虫鸟→猫头鹰绿色植物>蛇动植物遗体①②细菌真菌青蛙蝗虫④)(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部分和非生物部分。(2)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图中猫头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 。(3)该生态系统中,如果蛇的数量因为某种原因短期内明显减少,受其影响,数量一定会明显增加的动物 是 。(4)与曾经的荒原相比,现今的塞罕坝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结构更加复杂, 能力增强。(5)塞罕坝万顷林海中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6)塞罕坝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共同参与生物圈碳循环,图中表示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过程的有 ( 填序号)。42. (第4-6小题每题1分,其余每空1分,共9分)将仙人掌去皮擂成耀糊状,置于纱布上,外敷于腮腺炎患者的患病部位,两至三天可治 愈。某同学对此很好奇,为探究仙人掌茎中细胞的结构,该同学将它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请据图回答问题。七年级地理、生物试卷 第7页(共12页)甲 乙 丙(1)用显微镜观察仙人掌临时装片时,选用的目镜是12×,物镜是4×,那么显微镜下观 察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为 倍。在操作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在光线比较弱的情 况下,我们应该选用[①]反光镜的 (选填“平面镜”或“凹面镜”)进行。看 到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 (填序号)。(2)图 (选填“甲”或“乙”)最有可能是观察到的仙人掌细胞。(3)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填序号),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填序 号),其内含有遗传物质。(4)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最外面有[ ] ,它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5)切仙人掌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 ] 中。(6)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究的“海水稻”在盐碱地上种植成功。 “海水稻”能从盐 碱地选择性地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体现了图甲中的[ ] 具有控制物质进 出的功能。43. (每空1分,共8分)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西红柿秧苗培育简便,生长周 期短,是大棚种植常选的果蔬作物;西红柿果实味道可人,备受人们的青睐。下图是西红柿(植株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注:“【=③④图一图三g图二】”内填序号或字母)图四①②一⑤)七年级地理、生物试卷 第8页(共12页)(1)根深叶茂,根尖结构中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区域是图二中的[ ]。(。)(2)叶绿花黄,下列与西红柿的叶和花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A. 鼻 B. 耳 C. 血液 D. 肝脏(3)花黄果红,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历 两个生理过程。西红柿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维 生素 C, 果肉是由图三中的[③] 发育而来;图四中有多粒⑤是因为子房中有 多个 (填名称)。(4)如果只有黄果西红柿的花粉传给红果西红柿的花,推测最终结出的成熟西红柿果皮颜 色为 色。(5)硕果累累,农民选用透光性强的塑料,达到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的目的,有机物 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图一结构中的[ ]。果实成熟后销往各地,采取减弱 作用的方法,减少运输过程中有机物的消耗。44. 探究题(每空1分,共6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展开了如图所示的探究。(第5组)第 1 组 第 2 组 第3组 第 4 组①用铁丝将塑料杯悬挂于胶塞上,将胶塞安装在玻璃瓶上,玻璃瓶底注入50mL 澄清的 石灰水溶液;②再取四套这种相同装置,将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放于塑料杯中;③按照图中所示的方法对五组装置进行16 小时处理(第3至5组用冷光灯照射,光照 强度依次增强);④观察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用“+”表示浑浊,“-”表示澄清,记录下在表中。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实验结果 —— +++ + 一(1)选择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的原因是(2)对比第1组和第2组的实验结果说明叶片在黑暗条件下能进行 作用。(3)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推测第3组的实验结果为 _。 (参考上表, 用“+”、 “-”多少表示)七年级地理、生物试卷 第9页(共12页)(4)图中 (CO 代表二氧化碳)结构①为线粒体,②为叶绿体,第4组实验的气体变化情况 应为下图的 (填写A 、B 、C), 原因是A B C( 5 ) 上 表 中 第 5 组 实 验 结 果 记 录 为 “ - ” , 是 因 为 ;。45.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上图中等温线基本是沿 (填“东西”或“南北”)方向延伸,沿 ( 填 “东西”或“南北”)方向等温线数值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反映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 布规律是从 向 气温逐渐降低。(4分)(2)世界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填大陆名称),最低温度是 (2分)(3)南北半球对比看,南半球等温线比较 (填“弯曲”或“平直”),主要原因是 。 (2分)(4)英国国家气象局12月8日预测,2024年可能是全球地表温度比工业化时代高出1.5℃以上的第一年。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够为保护大气环境做些什么呢 (2分)七年级地理、生物试卷 第10页(共12页)46.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某中学地理课堂以“探究气候”为主题开展探究 性学习活动。下图是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热带雨林气候效 热带草原气候[ 及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民和 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小组1:探究气候的分布规律(1)非洲大陆的热带雨林气候两侧依次是. 气候和 气候。而亚欧大陆 分布最广的是 气候,该气候在 (填大洲名称)分布也较广。(4分)(海拔(米))小组2:探究气候的影响因素(2)右图A 、B 、C 三地,降水量最多的是降水量最少的是 _,影响该地降水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3分)(3)A 地(海平面)气温是20℃,那么B 地气温是 。 ( 1 分 )小组3:探究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甘蔗是常见的糖料作物。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高。①(4)四种气候类型中,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填序号),该气候区光热充足的主要原 因是 。 (2分)七年级地理、生物试卷 第11页(共12页)4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2022年11 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是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时刻。右图为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曲线图。材料二: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人口密度(人/千米2)>100 10~100 <10 无人定居区(1)联合国网站显示,全球人口从70亿增长到80亿大约12年,而2037年达到90亿,将大约要15年时间,这表明全球人口的总体增长速度正在 _。 (1分)(2)读材料一图表可知,世界人口开始迅速增长是在 _。 (填年份) ( 1 分 )(3)读材料二世界人口分布图,①②③④四地中,属于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填序号),该区域为 洲的东部。(2分)(4)世界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从纬度来看,是在 (中高\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上看,主要集中在 (沿海\内陆)地区;从地形来看,主要分布在(平原\高原)地区,可见人口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密切联系。 (3分)(5)由图中可知;干旱缺水的 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 地区或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人口分布较少。 ( 2 分 )(6)能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有效措施是。 (1分)七年级地理、生物试卷 第12页(共12页)2023年秋中江县教学质量监测(三)七年级地理、生物试卷参考答案、选择题(1.5分×40题,共60分)题号12568910答案BAACDCA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DCBDBB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DDBCyACA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CCACBBCBA二、非选择题(共60分)41.(每空1分,共7分)(1)生物(2)绿色植物→蝗虫→食虫鸟→猫头鹰:捕食和竞争(3)青蛙(4)自动调节(5)蒸腾(6)①③④42.(第4-6小题每题1分,其余每空1分,共9分)(1)48;凹面镜:④:(2)甲(3)⑤:③(4)①细胞壁(5)④液泡(6)②细胞膜43.(每空1分,共8分)(1)[g](2)C(3)传粉、受精:子房壁:胚珠(4)红(5)b]:呼吸44.(每空1分,共6分)(1)控制单一变量(2)呼吸(3)+(4)B;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高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5)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已被光合作用完全吸收45.(1)东西南北赤道低纬两极高纬(2)南极大陆-50℃以下低于-50℃(3)弯曲南半球海洋面积大,气温变化小(4)绿色低碳生活引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少燃放烟花爆竹、植树活动、少用一次性纸杯筷子(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46.(1)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北美洲(2)B地形(3)8℃(4)④纬度低,光照充足、气温高47.(1)减慢变慢趋缓(2)2050年(3)②亚(4)中低近海平原(5)沙漠高纬度极地两极(6)计划生育七年级地理、生物(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pdf 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