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社团课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 小学延时服务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美术社团课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 小学延时服务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课程导入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它是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在2006年5月20日,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到啦!
课程导入
关于中秋节,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1、中秋节的文化 2、中秋节的来历 3、中秋节的习俗 4、中秋节的传说.......
课程导入
中秋节的相关文化
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课程导入
中秋节的美好寄托
中秋佳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承载了太多的传统文化内涵。月儿圆、月饼圆,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而无论天涯海角,大家共赏一轮皎月,因此常以月寄情、以月寄相思。所以中秋节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程导入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课程导入
你知道在中秋节的这天有哪些习俗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课程导入
提起赏月,估计大家都忘不掉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吧,
其中嫦娥奔月则是传说中的经典。
课程导入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以嫦娥奔月这一主题展开创作。
相传,中秋节起源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传说射日英雄后羿巧遇王母娘娘求得不死药,交给爱妻嫦娥珍藏,被小人蓬蒙偷窥伺机抢夺,危急之时嫦娥吞下不死药,无奈飞升到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从此后羿只能在中秋月圆之时登高,遥望月中嫦娥,并摆上圆圆的饼和圆圆的蛋品,寄相思之情。
课程导入
说到嫦娥,大家都非常熟悉,大家有没有仔细了解过她的形象特点呢?
欣赏插画师的作品,了解画面的创作特点!
课程导入
欣赏插画师作品
课程导入
通过欣赏图片素材,小朋友们你能说一说她的造型特点吗?可以通过她的头饰、服饰、身体的动态等等展开描述)
嫦娥的外形特点
课程导入
嫦娥以一个转身的动作奔月的,表达了她对后羿的那种不舍之情。奔月之时,嫦娥的衣服、裙带、衣袖都是长长的、轻飘飘的,展现出一个优雅女性的姿态。在绘画的时候,描绘出嫦娥所在的场景氛围,以线描的方式塑造出嫦娥的姿态,突出东方女性的古典美。
嫦娥是什么样的姿态奔月的呢?它穿着什么样的服饰?
课程导入
你笔下的嫦娥是什么样子的呢?
通过结合插画师的作品展开创作,描绘出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吧!
素材参考
素材参考【1】
素材参考
素材参考【2】
素材参考
素材参考【2】
素材参考
素材参考【3】
绘画步骤
步骤一:
准备一张素描纸
在纸上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嫦娥的形象
以及奔月的动态美感
绘画步骤
步骤二:
准备一张素描纸
在纸上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嫦娥的形象
以及奔月的动态美感
绘画步骤
步骤三:
通过色彩的叠加表现色彩的变化
并以高光笔、金属笔、记号笔等装饰花纹细节
绘画步骤
步骤四:
将画好的嫦娥和玉兔剪下来
并准备一个蛋糕纸盘
绘画步骤
步骤五:
准备柠檬黄水粉颜料
用水粉笔在蛋糕盘中刷出明亮的底色
绘画步骤
步骤六:
将嫦娥和玉兔固定在蛋糕盘的两端
黄色的背景就好像圆圆的月亮
绘画步骤
步骤七:
凸起的蛋糕盘边缘使图画形成腾空的效果
使画面形成虚实的空间层次变化
绘画步骤
步骤八:
我们还可以准备另一张纸
画出云朵、星星等元素
绘画步骤
步骤九:
将云朵和星星剪下来
粘贴固定在画面的周围
绘画步骤
步骤十:
最后调整和丰富画面的整体与细节
一幅“嫦娥奔月”的作品就完成啦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