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目 录一、单元信息 3二、单元分析 3( 一) 课标要求 3(二) 教材分析 3(三) 学情分析 4三、单元学习目标与作业目标 4( 一) 单元学习目标 4(二) 作业目标 4四、单元作业与课时作业设计思路 5五、作业分层与作业评价设计 5六、课时作业设计 6第一课时 6第二课时 01第三课时 71第四课时 42第五课时 03第六课时 53第七课时 83七、单元检测作业设计 24( 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设计 24(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对照表 942一、单元信息基本 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物理 八 第一 学期 人教版 光现象单元 组织方式 团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 信息 序 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1 课时 1 光的直线传播 4.1 光的直线传播2 课时 2 光的反射 4.2 光的反射3 课时 3 平面镜成像 4.3 平面镜成像4 课时 4 光的折射 4.4 光的折射5 课时 5 光的色散 4.5 光的色散6 课时 6 光现象实验专题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7 课时 7 光现象作图专题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8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第四章 光现象二、单元分析( 一)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分析,依据课程标准 2022 版) 【内容要求】:1.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学业要求】:1.能用光现象知识解释自然界有关现象,及解决有关问题。 2.能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与光现象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并做出有依据的猜想 与假设,在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科学探究中,能制定初步的实验方案,能描述 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二) 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32.内容分析本章主要学习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等,其中核心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 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在中考中,主要的考查点有:用 光的直线传解释简单的光现象、以光的反射定律为核心的三线两角关系,平面镜 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对光的控制作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另外,正确画出 光路图、应用光路图去解决问题也是应该掌握的内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常以填空、选择、作图等题型呈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也经常设 计为实验题。(三) 学情分析 (作业基础分析)1.已有知识分析:在前三章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知道了探究物理 问题的基本实施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此程 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在本章学习中,要让学生认真体会此探究过程的 重要性。2.学生能力分析:学生刚学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时,还分不清入 (或反, 或折) 射角和入 (或反,或折) 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在画光路图时会出现一些 小错误,如光线忘记画箭头、法线用实线画等。做光学探究题时,不是利用光的 反射或折射规律分析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下结论。为此,应让学生明 确概念和规律,并多加练习。3.知识应用能力分析:光的折射一节是光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一节,学生理解 起来有点困难,教师可分步设计几个探究小问题,以分解难度。此年龄阶段的学 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让学生课前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并制作简单的教 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单元的学习目标与作业目标( 一) 学习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 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3×10 m/s8 。 2.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 和反射角的含义;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理解4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3.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及其特点、应用。4.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 路的可逆性。5.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初步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作用。(二) 作业目标巩固“双基”,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达到课时作业目标中 1-5 项子目标 要求)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业的内容与难度要和课堂学习目标一致。杜 绝低难度、机械训练的重复性以及惩罚性作业。书面作业量以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的完成作业时间 (初中不超过两小时) 为依据,作为总量的三分之二的学生在规 定时间内完成为宜。因此物理作业时间预定在 25 分钟左右,作业难度设定“易”、 “中等”层次占85%左右。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和开拓学生学科视野、学 科方法、思维深度和广度为质量标准。四、单元作业与课时作业的设计思路( 一)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单元作业设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具有自主选择性、不同 形式的内容作业,注重基础性和评价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与挖掘。所设计 的拓展型作业与实践型作业,都有一定的探究性,力图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体验由生活 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科特点。(二)课时作业设计思路:每课时作业设计分三部分有课前预习,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分基础,提升,拓展) 。作业既要能起到让学生对上课所学内容的巩 固提升的作用,更要起到自主内化学习内容的作用。设计的作业要能使教师通过 学生作业情况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盲区”,及时查缺补漏,改进教 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落实因材施教。力争做到知识点全覆盖且知识点、能力 点不重复,精选习题,重在对课本的题源进行深改造,以及动手操作小制作等, 符合“双减”精神。特别注重习题的原创性,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真正体会“生 活中的物理”。设计实验专题栏目的思路是想“一题多设问,一题练透一实验”,用全国中 考的视野全方位解析该实验,让学生告别题海战术,符合“双减”精神;设计作 图专题,是通过习题串方法,让学生掌握尺规作图的方法,熟悉反射,平面镜成 像,折射的作图的难点,加深对光现象的理解。五、作业分层与作业评价的设计( 一) 作业分层设计作业为解决“吃不了”与“吃不饱”问题,将作业进行了分层设计,设计成 三个层次。其中:基础题针对全体同学,让他们通过做一些相对容易的作业,获 取成功的体验和自信,从而更认真努力地投入学习,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提高成 绩;提升题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作业可以让他们独立思考、有发散思维 的空间,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更进一步提高。(二) 作业评价设计评价方式设计:作业采取教师批改、学生课堂自评、互评、教师讲解、学生 反思等评价方式,为体现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以及与家庭教育相 结合的方式,设计了部分操作性作业,需要家长共同参与一起体会探究的乐趣, 增进家庭情感。评价结果设计:评价结果以等级式呈现,评价标准分为五个等级:优秀、良 好、合格。所有习题全部正确,提升题有考虑不全或有少许错误评定为 A 优秀等5级;基础题正确率在 60%以上,提升题正确或出现考虑不全或少许错误评定为良 好等级;基础题正确率达到60%,但低于 100%,提升题未作答或者不正确评定为合格等级 。六、课时作业设计第一课时 光的直线传播 作业设计(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阅读点拨:阅读课文 P69~P72 内容和插图,简单了解光源的分 类和人造光源的发展史,同时结合身边的光现象从中理解光的传播 条件和特点,比较光在透明固体、液体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并与声 速进行比较. 实验点拨:尝试完成“光在水中的传播”实验,为増强实验中 光路的可视性,可在水中滴加牛奶,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光沿直线 传播的条件. 检验预习达标情况 (请填空) 1.光源 能够 的物体都叫做光源.按其来源可分为两类. 2.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 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 的 和 ,这样的直线叫 . (3)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实例: 、 等。 3.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的,在 中传播速度最大,约为 c= m/s.光在水中的 速度约为c,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 (2)光年是 ,它是 (填“长度” 或“速度”)单位。答案 1.发光 2.同种均匀 径迹 方向 光线 小孔成像 激光准直 3 不同 真空 3×108 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长度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降低新授知识的难度,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听预习时所不能理解的地 方。理解了重点和难点,就可以更好解决这些问题。作业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6分析 来源 □引用 □ 改编 团 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 002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002.如图所示为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的一个电视画面。爸爸观看 阅兵时告诉小明不要在电视机前站着,影响他看电视,这是由于 光 ;播放阅兵实况的电视机,是一个 (填“非光源” 、“自然光源”或“人造光源”) ; 003.如图所示,请作出物体 AB 通过小孔在屏上所成的像 A′B′(保 留作图痕迹)。答案 002.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人造光源 003.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能独立思考,对相关光现象现象提出自 己的见解; 优秀 □良好 □合格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认识光线等物理模型,体会物理模型的重 要作用。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考察光的直线传播作图 能力 , 为光学 的作 图铺垫基础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团 原创(三) 课后作业 (A 组)7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1.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③萤火虫;④烛焰。 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属于自然光源的是__________。 (均填序号) 2.生产生活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m/s,光 年是__单位。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 并返回地球约需 2.6 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 km。 3.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都能够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光芒万丈的太阳 B.发光水母 C.璀璨夺目的钻石 D.色彩斑斓的屏幕 4.如图, 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光源是________;发生月食时, ________挡住太阳;发生日食时,________挡住太阳。形成这种奇 观是由于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也说明光________ (选填“能” 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 1.②;①③; 2. 3×108 ;长度(或距离);3.9×105 3.A; 4.太阳 地球 月球 直线 能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 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 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能在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引 用证据,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知道光 源的概念,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以及其应用。8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团 引 用 团 改 编 原 创(三) 课后作业 (B 组)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5.【教材图片题】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 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如图所示,是利用了光沿 。 _____________ 6.【教材习题变式题】没有水的枯井中,青蛙位于井底 O 点“坐井 观天” ,下列关于青蛙观天范围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7.【实验改编题】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 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 ②在 A 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 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8.【教材图片题】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 说法: 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②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其中9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5.直线传播 6.B 7.D 8.D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 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题,考查学生运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 易 团 中 等 较 难来源 团 引 用 团 改 编 原 创(四) 实践作业------小孔成像小制作: 1.在桌面上依次放上点燃的蜡烛,带小圆孔的光屏。 2.让烛焰,小孔和光屏大致在同一高度,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是正立 和倒立的。 1. 移动蜡烛或者光屏的位置,观察像有什么变化。104.用带面积不同的两个方形孔的光屏替换下带圆孔的光屏,观察像 的大小和形状有什么区别观察分析 1. 像是正立的原因 2. 像的大小影响因素 3. 像与孔的形状是否有关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作业分析及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制作类作业。通过小制作,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发学习欲望;同时,通过自己制作小孔成像,更加深入的理解 小孔成像的特点。第二课时 光的反射 作业设计(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预习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具体 内容 预习与 检验预 习达标 情况 预习《光的反射》。 阅读点拨:阅读课文 P73~P74 内容和插图,初步了解反射现象,知 道光的反射定律及光路的可逆性。 实验点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对实验装置纸板的制 作、放置、旋转所研究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理解,同时反射光线、入 射光线和法线的对应关系也是考察的重点,两角的关系则要过数据 分析得出。 检验预习达标情况 (请填空) 1.光的反射 光遇到桌面、水面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 ,我 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 的光进入了我们的 眼睛。 2.光的反射定律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 (3)反射角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 ,当11光垂直射入时,传播方向 .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 .答案 1.反射 反射 2.同一平面 两侧 等于 增大 不变 可逆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对预习的效果; 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降低新授知识的难度,在课堂上有目的地注意预习时所不能理解的 地方。理解了重点和难点,就可以更好解决这些问题。作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团引用 团 改编 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 002 -003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002.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 30° 的夹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则反 射角等于 ( ) A.30° B.60° C.120° D.90° 003.如 图所示 ,MM′为平面镜 ,AO 为入射光线 , ON 为法线, 则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将沿着______方 向射 出 。 (选填 “ OB” 、 “ OC”或 “ OD” )答案 002、B ; 003.OD作业评价 能独立思考,利用规律探索物理基本知识 □优秀 □良好 □合格乐于思考,探索真谛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题 目考 查方法 灵 活 , 引 导 学 生在今 后 的 学 习中 中进 一 步 关注基本 概念 、 基本规律的理解 、 运用和落实。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团引用 改编 原创题目编号 004 -005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12具体 内容 题目 004.镜子在生活 中 随处可见 , 宁 宁乘坐 出租车 时坐在后排, 通过车 内的后视镜看到 了 司机 的 眼 睛 .此 时 司机______ (选 填 “ 能 ”或 “ 不 能 ” ) 看 到 宁 宁 的 眼 睛 ,其 原理是 。 __________________ 005. (教材 习题 改编题) 雨后天 晴 的夜 晚,人在 月光 下行走, 如 图所示 ,为 了不踩 到地上 的积水 ,甲 同学迎着月光走 ,应 走 ____ (选填 “ 亮 ”或 “ 暗 ” ) 处 , 因为若迎着 月光走, 月光射到水面上 时 ,在水面发生 的是 _______ (选填 “ 镜 面反射 ”或“ 漫反射 ”) ;乙 同学背着月光走 ,应走_______ (选填 “ 亮 ”或 “ 暗 ” ) 处。答案 004.能 ; 在光 的反射现 象 中光路是可逆 的。 005.暗 ; 镜面反射; 亮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这是两道光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题目,除了有清晰的物 理知识外,还应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日常的活动中注意 观察是学好物理这门课的关键,通过生活现象,了解光路的可逆 性和镜面反射、漫反射。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团 改编 原创作业编号 006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利用如 图装置探 究光 的反射规律,下列判 断正确 的是( ) A.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反射角为 90° B.反射光线 OB 是入射光线 AO 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 C.入射光线 AO 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 OB 远离法线 D.纸板 F 向后折时看不到反射光线,原因是这时没有反射光线答案 006 B作业评价 通过对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归纳总结出 结论 优 秀 良好 合格13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 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熟练掌握反射定律的内容是解决有关光的反射内容的基 础 , 有关计算及作 图都要用到光 的反射 定律 。 通过对实验现 象观察和分析,归纳总结出结论, 让学生熟 练 掌握规律 ,并 学会 灵 活运用。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来源 团引用 改编 原创(三) 课后作业 (A 组)题量 4题 完成时间 5 分钟题目 1.如图所示,图中的 ON 在物理中叫做 线;入射光线与平面 镜夹角是 30° ,入射角的度数是 ;∠BON 是 角,其度 数是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度数是 。2.如 图所示,早晨 的太 阳光与水平方 向斜射到一水平放置 的 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 反射角将____ (选填 “ 增大 ”、 “ 不变 ”或 “ 减小 ” ) 。影 子 的长度将______ (填 “ 增大 ” 、 “ 不变 ”或 “ 减小 ” ) 。 3.大家在 电影 院看 电影 时 , 荧幕上发生 的是___反射; 白天 在家看电视的时候,会出现反光,此时可以通过拉窗帘或改 变 电视机摆放角度来消 除反光,反光是 由于发生____反射 引 起 的 。 (均选填 “ 漫 ”或 “ 镜面 ” ) 4. ( 易错题) 黑 暗 的房 间里有两盏 电灯 , 只有一盏灯 点亮 , 但人 能看 到未 点亮 的灯泡。以下对于 眼 睛“看到未 点亮灯泡 ” 所画 的光路 图 , 正确 的是 ( )A . B . C D 5.如 图是小天 同学探 究光 的反射定律 的 实验过程。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 )14A.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光屏能显示光路 , 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C.图乙的现象说明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答案: 1.法 ; 60°;反射;60°;120°;2.减小 ; 减小 ; 3.漫; 镜面 ;4 B ; 5 B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 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学生对探究反射定律中有关问题的 了解与掌握 , 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 察 、 认真 思考 , 提 高 自 己 的分析 问 题 的 能 力 。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作业具有一定启发性,启迪学生的物理思维,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增强学生学习物理过程的可持续性。在科学的作业观的指引下, 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升学生复习物理知识的效率。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团 引 用 团 改 编 原 创(三) 课后作业 (B 组)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1.小 明利用图 中 的实验装置探 究光 的反射规律。纸板 ENF 是 用两块纸板 E 和 F 连接起来 的 , 可绕 ON 折转。 ( 1) 实验 时 ,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 , 为 了使入射光和 反射光 的径迹 同 时显示在纸板上 ,应把纸板 ENF_____放置。 ( 2) 多 次 改变入射光 的方 向 , 总 能在纸板上观察 到入射光 和反射光的径迹 ,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 ,反射 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小明得出结论的过 程是 否合理 ?____ , 说 明理 由 :________________。 2. (教材习题改编题) 自行车尾灯能将照射过来的光沿原方向反射15题目 回去,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3 . 如 图所示 , 在 暗 室 中 用手 电 筒 照射挂在 白 色墙 上 的 小镜子 , 这 时 站在A点 的 人看 到被 照射 部 分 ( ) 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D.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 4.如图所示,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 作图画出平面镜,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答案 1. ( 1) 竖直; ( 2) 不合理; 没有将纸板F向前或 向后折转 看是 否 出现反射光线; 2.A ; 3.C; 4.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 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题,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 易 团 中 等 团 较 难来源 团 引 用 团 改 编 原 创(四) 实践作业------制作:光的反射教具16材料 木板、透明玻璃、小木条、平面镜、重垂线、带量角器的透明膜、激光 笔步骤 1、用木板、玻璃板和木条做成一个支架 2、将平面镜固定在木板上 3、固定好重垂线 4.带量角器的透明膜粘贴到玻璃上做成自制量角器 (如图所示)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作业分析及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制作类作业。通过小制作,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发学习欲望。第三课时 平面镜成像 作业设计(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可选取生活中的相关器材尝试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实验中 学会运用“替代法”找虚像并比较像、物的大小,同时结合数据和 几何知识进一步整理分析得出像、物间的距离大小以及像、物连线 与镜面间的几何关系.答案 实验合理即可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降低新授知识的难度,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听预习时所不能 理 解的地方。理解了重点和难点,就可以更好解决这些问题。采用思 维导图的形式更加条理化作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17(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如图所示,物体AB高1.6 m,平面镜CD高0.6 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 离为2 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 m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 m 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 m答案 D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能独立思考,对相关平面镜现象提出自 己的见解; □优秀 □良好 □合格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现象分析,归纳出平面 镜成像的特点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考察本节的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答案18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 □优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考察平面镜成像作图并认识成像特点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团 改编 □ 原创作业编号 004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小红同学的像到平面 镜的距离为________m,视力表在镜子中的像与小红的距离是 ________m。小红同学看到镜中视力表上的“E”字的开口向下,则 实际视力表中“E”字的开口应________。答案 1.9,4.2,向下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 优 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 秀 □良好 □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 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教材的变式题 , 引导学生多关注课本题源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原创(三) 课后作业 (A 组)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19题目 1.一个身高1.8 m的人站在竖放的1 m高的平面镜前2 m处,像高为 ______m, 像和人的距离为________m.当人向平面镜走近了1.5 m 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m,像的大小________ (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2. 娜娜同学站在平面镜前木板2m处(如图所示),她的像到她的距 离为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 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 (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 己的像。 3.用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和一块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越明亮的教室中做实验效果越好 B.尽量选用较薄的玻璃板做实验 C.为了成像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 D.玻璃板没有垂直水平面放置时,烛焰的像与烛焰不是等大的 4.如图所示,桥在水中形成倒影下列关于“倒影”的说法 正确的是 ( ) A.它是桥的影子 B.它是桥的实像 C.它是呈在水底的像 D.它是桥的等大的虚像答案: 1. 1.8 4 0.5 不变; 2. 4 仍能; 3. B;4.D.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 来; □优秀□良好 □合格作业评价 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 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良好 □合格初步形成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概念。 □优秀□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让学生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平面 镜成像的原理, 考察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并通过事例成题,目的让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作 业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20分析 来源 团引用 □改编 □原创(三) 课后作业 (B 组)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题目 1. 【易错题】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石英挂钟和电子钟所 成的像如图所示,则它们是显示的实际时间分别是( ) A.02:35和20:01 B.09:25和10:21 C.09:25和10:05 D.02:35和10:05 2.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视力表相距5m,实际中为了节约空间, 常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让被检查者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 让被测者识别视力表在平面镜里的像若人距平面镜2m,那么视力 表与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 ) A.2m B.3m C.4m D.5m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 1 ) 选择用玻璃板代 替平面镜进行 实验 , 主要 目 的是为 了 (选填“像更清晰”或“确定像的位置”); (2) 实验中,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 (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 (3) 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当蜡烛 A 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 小将 (选填“不变”或“变小”)。 4.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 在平面镜 MN 中所成的像,S 发出的一 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 P 点,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 S 的位 置,并作出经过 P 点的反射光线及相应的入射光线 (保留作图 痕迹)21答案 1.C; 2.B ; 3. (1) 确定像的位置;(2) 等效替代法;(3) 不变。 4.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题,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 等 □ 较难来源 □引用 团改编 □原创(四) 实践作业------制作:潜望镜材料 一个空盒子,两面小正方形的平面镜,强力胶带,PVA胶水,剪 刀步骤 1.用剪刀将纸盒多余的边剪掉22步骤 2.在盒子相对的两个面上,一上一下,沿着镜子的边画出轮廓。 沿着画好的轮廓剪开其中三个边,靠近盒子底部和顶部的边不 要剪,这样就做好了两个可视孔; 3.将两面镜子以一定的角度放在盒子里,并使之平行。把镜子黏 到刚才剪下三个边的纸板上,但不要粘的太紧,这样你就可以稍 作调整。一般情况下,会将镜子按45度角摆放; 4.调整镜子的角度。一边调整,一边从底部的视孔观看,是否 能看到潜望镜外的风景。 5.用胶枪固定镜子的位置。 在镜子的边缘喷上胶水,将其固定在 纸盒中。236.盖上纸盒的盖子。用胶带将纸盒密封。观察分析 1.拿制作的潜望镜看围墙外的风景,把潜望镜上面的视孔举过围墙,看 能否看到围墙外的风景。 2.思考:潜望镜里的镜子越大,能看到的______越大。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作业分析及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制作类作业。通过小制作,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发学习欲望;同时,通过自己制作潜望镜,更加深入的理解平 面镜成像的原理。第四课时 光的折射 作业设计(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4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教材图片改编题)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碗底放一枚硬币,慢慢后 退,直至眼睛恰好看不到硬币, 小明保持不动, 然后小刚在旁边 缓慢地向碗中加水,小明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币,如图乙所示.图 甲中,小明恰好看不到硬币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 ,图乙中,24小明又重新看到了碗底的硬币是由于光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 现象. 甲 乙答案 直线传播; 折射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认知问题的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什么 是折射现象” ,可以让学生了解对于“折射”的一些前概念。作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团 改编 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下列各选项中符合光的折射规律的是 ( )答案 C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具有探索光的折射现象的 求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能独立思考,对相关光的折射规律提 出自己的见解; 优秀 □良好 □合格通过对光现象分析归纳出光的折射规 律。 优秀 □良好 □合格25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认识光的折射规律,一是注意传播方 向,二是光折射时是远离法线还是靠拢法线。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团引用 改编 原创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易错题】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容器中的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 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 30°角,则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反射 角的大小为________;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80°,则折 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答案 60°60°40°作业评价 能认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的各个 角及其大小关系; 优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正确结果;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 法。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光的折射现象,认识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并总结光的 折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来源 团引用 改编 原创作业编号 004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图中的A、B两架飞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 的该飞机的像,作光路示意图。26答案作业评价 能通过实践收集信息; □优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会作光路图。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来源 团引用 改编 原创(三) 课后作业 (A 组)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题目 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空气和某种玻璃的分界面后在两种物质 中的传播路线,相互垂直的两根直线分别表示界面和法线,由图可 知:入射光线是 ,折射角为 度,界面的 侧是 玻璃。 2.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潭中的鱼大 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这是[唐]柳宗元《小石潭记》 中的一段,其中作者看到“潭中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 (选 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________ (选填“实 像”或“虚像”)。 3.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 ) 4.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27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B 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答案: 1.BO;30;右; 2.折射 ; 虚像; 3.C;4.B.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 关现象; 优秀 良好 □合格初步认识光的折射规律及相关概念。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光的折射规律理解。知道光 的折射现象,认识折射角。知道折射成像的本质及成像特点。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团 引 用 团 改 编 原 创(三) 课后作业 (B 组)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8 分钟题目 1. (教材图片改编题) 如图所示,是星期日小明和爷爷一起划船到 河里抓鱼的情景,小明在河里看到的鱼是____________ (鱼本身、 鱼的虚像) ,小明只有瞄准___________ (看到的鱼、看到鱼的上方、 看到鱼的下方) 才能叉到鱼, 小明若用激光灯要瞄准 _________ (看到的鱼、看到鱼的上方、看到鱼的下方) 才能将光照 到鱼的身上。2.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 C 处形成 一个光斑。在逐步注水的过程中,B 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会( )A. 在原地不动 C.向左移动 B.先向左移再向右移 D.向右移动3.一束光垂直射向一块直角三角形玻璃砖,如图所示,并穿过玻璃 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28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 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1)使入射角 i 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γ ________________ (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 角; (2)当人射角 i 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γ会达到最大值,该 最大值是______ ; (3)若继续增大人射角 i,将会发现不再有 __________光线,而只存在___________光线.答案 1.鱼的虚像;看到鱼的下方;看到的鱼; 2.D ; 3. ; 4. 由小变大; 90度; 折射; 反射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运用光 的折射规律解决光路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题,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会画出光 路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并做到对知识的延伸。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 易 团 中 等 团 较 难来源 团 引 用 团 改 编 原 创(四) 实践作业------观察:水中的筷子成像材料 一根筷子、一玻璃杯水292 步骤 3 .将筷子斜放入水中,观察水中筷子的成像 .将筷子正放入水中左侧,观察水中筷子的成像 .将筷子正放入水中右侧,观察水中筷子的成像观察分析 1. 斜放入水中的筷子所成的像 偏折。 2. 正放入水中左侧的筷子成的像 偏折。 3. 正放入水中右侧的筷子成的像 偏折。 4. 思考筷子的成像现象为什么出现不同的弯折,并尝试画出光路 原理。作业评价 能独立按步骤完成操作;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 优秀 良好 □合格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 优秀 良好 □合格作业分析及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自己很方便动手的小实验。通过小实验,提高学生学习 物理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和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科 学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更加深入 的认识光的折射规律。30第5课时 光的色散 作业设计(一) 课前作业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活动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中斜放一个平面镜,使镜的下部进入水中。 让一束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观 察墙壁或白纸上反射光的颜色。答案 观察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度; 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什么 是光的色散” ,使了解学生对于“白光”是复色光。作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 改编 团 原创(二) 课堂作业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具体 题目 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 “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 ”这里记载的“人工虹”是太阳光经 过小水珠发生的 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也 会发生此现象,光屏上会出现 种色光,最下方是 色光。31内容 答案 色散 七 紫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优秀 □良好 □合格能独立思考,对相关色散现象提出自己 的见解; 优秀 □良好 □合格通过对色散现象分析,归纳出色散的概念。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色散现象,认识光的色散现象。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团 改编 原创题目编号 003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下列事例没有应用紫外线的是 ( ) A.在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B.验钞机检验钞票上隐藏的荧光标记 C.红外夜视仪 D.用紫外线适当照射人体答案 C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 优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掌握看不见光的应用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团 原创作业编号 004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具体 内容 题目 用验钞机检验钞票的真伪,验钞机中有紫色光,是否为紫外线答案 钞票中荧光物质发光,紫色光不是紫外线,紫外线人眼看不到。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 优 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 优 秀 良好 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亲自感受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区分紫光与紫外线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改编 团 原创32(三) 课后作业 (A 组)题量 4 题 完成时间 6 分钟题目 (AB绿) (红)1.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 使荧光 物质发光。卫星能对各地秸秆燃烧情况进行监控,其原理是利用温 度越高,辐射的 越强,人们 (选填“能”或“不能”) 直接用眼睛观察这种光。 2.如图所示是光的三原色混合图,其中A处是 光,B处是 光。 3.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位于这两种LED 组合,产生白色的LED光源,后来科学家又探寻一种LED,他是(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绿光 LED D.橙光LED 4.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层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 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 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主要原因是 。答案: 1.荧光物质; 2.白 蓝; 3.C;4.光的色散.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 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对光的色散理解。了解看不见 光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团 引 用 团 改 编 原 创(三) 课后作业 (B 组)题量 2 题 完成时间 4 分钟33题目 1.光的瑟赛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的色光偏折程度不 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偏折程度最大,请完成白光经过三棱的光路图。 白纸 2.衣服、花朵、图画、彩色电视机节目里都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我 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世界中已经习惯了,但是,物体为什么会呈现 不同的颜色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刘华同学设计了几个实验。 (1) 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结果在 白屏上可以看到七彩的光带,由此可知,太阳光是由 组成的。 (2) 如图乙所示,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方一块红玻璃, 白屏上只 在原来出现红光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红光带;换上蓝玻璃,只在原来 出现蓝光的地方出现一条蓝光带。这表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 (3) 如图丙所示,如果在白屏上贴一张绿纸,屏上就只有绿光照 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换用其他颜色的纸贴在光屏上, 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这表明: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 的光。答案 1. 2.七种色光,透过色光,相同.作业评价 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 来; 优秀 良好 □合格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优秀 良好 □合格34设计意图 通过 4 道题,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 易 团 中 等 团 较 难来源 团 引 用 团 改 编 原 创课后实践作业 科普小评文: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同学们你们知道彩虹是怎么 形成的吗?作业评价 能独立完成小评文; 优秀 良好 □合格作业分析及设 计意图 这是一个小评文写作作业。通过学生查阅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物理 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第 6 课时 光现象 实验 专题作业设计题目编号 001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具体 内容 设计与 进行实 验 1. 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装置 (1).除图中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 (2).为了使光线更加明显,实验应在较______ (选填“亮”或“暗”)的 环境下进行. (3)实验中,纸板的表面应该________ (选填“光滑”或“粗糙”)些;硬 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先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纸板A、B______放在平 面镜上,让激光笔________纸板射向O点. 变式 实验操作 (5)(创新设问—实验操作补充)(2021朝阳)为了研究“反射光线、入射光 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接下来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 实验操作 (6)(创新设问—实验操作补充)(2021绥化改编)若要探究反射现象中光 路是否可逆,应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7)(2021衡阳改编)让入射光线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以看到 反射光OF,若将纸板B向后折,将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 到反射光,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21东营改编)实验中,让入射光线EO远离法线ON,会看到反射光线 OF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反射角会_______ (选填“变 大”或“变小”). 实验数据分析,总结结论 9)(2021威海改编)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后,小明得到如下几组数 据:①表格中的错误数据是第________次实验.错误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去测量反射角大小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 1 2 3 4入射角/° 20 30 40 50反射角/° 20 30 50 50交流 与反 思 (10)(2021青岛改编)实验时,从硬纸板前的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反射光线, 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______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 (11)(2019常德改编)如图所示,将纸板A、B(连同激光笔)向后倾斜,此 时反射光线______. A. 仍在纸板上呈现 B. 被纸板挡住 C. 在纸板前方36答案 (1) 量角器 (2) 暗 (3) 粗糙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反射光线、入 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4) 垂直 紧贴 (5) 将纸板B向后折, 观察能否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 (6) 让光线沿FO方向射入,观察光线是 否沿OE方向射出,如果沿OE方向射出,说明光路可逆,否则不可逆 (7) 不能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8) 远离 变大3 将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 角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9) 漫 (10) C (11) 12 C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实验预习的效果; 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一题多设问,一题练透一实验,通过本专题用全国中考的视角全 方位多角度解析光的反射实验作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来源 团引用 团 改编 原创题目编号 002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5 分钟具体 内容 设计与 进行实 验 平面镜成像实验 实验装置 2. 实验原理(___________) 3. 实验主要器材及作用 (1)刻度尺(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2)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A、B(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确定像的 位置)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______)37(4)薄玻璃板的优点(避免出现_______) 4.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5.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实验应在_______环境下进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2)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_______放置(确保像与物能够完全重合) (3)观察像的大小时,应在____________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 6. 实验操作 (1)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拿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的另 一侧移动,观察像与物能否完全重合) (2)探究像的虚实(用光屏代替未点燃的蜡烛,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 能承接到像) 7. 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为了使结论具有_________) 8. 实验表格设计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 9.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和像的虚实 10.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交流与反思】 11. 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使像与物完全重合的 原因(玻璃板与桌面没有垂直放置) 12. 实验中观察到重影的原因(玻璃板太厚,前后表面各成一个像) 13. 测得蜡烛和像到平面镜距离不相等的原因(①测量有误差;② 玻璃板太厚;③移动蜡烛时,没有与像完全重合)实验 结论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 (4)平面镜成_____像.答案 2.光的反射 3.大小 位置 重影 5.较暗 垂直 点燃的蜡烛 7.普 遍性 相等 相等 垂直 虚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复习的效 果; 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一题多设问,一题练透一实验全方位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作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团引用 团 改编 原创第七课时 光现象作图 专题作业设计38题目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4 分钟的反 射 题目 1.图中MN为平面镜,OB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 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1题图 2题图 2.如图所示,太阳光沿 AO 方向射入室内,为使光线能照到盆中花 上的 B 点,请在 O 点画出平面镜和反射光线。 (保留必要的作图痕 迹)答案 1. 2.作业评价 1、小组成员参与度; 优秀 □良好 □合格2、学生对法线是入射光线与反射 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的认识; 优秀 □良好 □合格3、学生规范作图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习题串方法,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有关定律的内容要 牢记,同时会灵活的运用,画图时注意实、虚线分开。作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引用 团 改编 原创题目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2 分钟39平面 镜成 像 题目 3.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 AB 表示小树露出 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AB 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 4.在图中,M 为平面镜,长方形为不透明的木板,S 点放一光源, 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有一条光线过 P 点,请作出这条光线。答案 3. 4.作业评价 乐于思考,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原 理作图; 优秀 □良好 □合格能独立思考,知道反射光线的延长线 经过像点; 优秀 □良好 □合格能正确区分虚实线。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习题串方法,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出的像与物的具体关系是:大 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作物 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点 (或关键点) 的 像点,用虚线连接像点再得到物体的像。作 业 分析 难度 团 较易 □中等 □较难来源 团引用 改编 原创题目编号 作业性质 实践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光的 折射 题目 5. (2019 包河区一模) 如图所示,A′是站在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 发光物体 A 经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请在图中作出物体 A 发光射入 人眼中的光路图 (只要作出一条入射光线及其对应的折射光线即(可)) 。406.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 E 处看 到了路灯的像,图中 A、B 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 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 E 处的 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答案 5. 6.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知道箭头的方向; 优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题图信息,规范作图; 优秀 □良好 □合格能根据原理画图。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习题串方法,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定规律,一定要熟练掌握 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关键是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考查了折射现象中像的形成。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来源 团引用 改编 原创作业编号 作业性质 练习作业 完成时长 3 分钟反射与 折射 题目 7. (2019 秋 瑶海区期末) 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 图,请在图中画出并标明分界线与法线。 8.平静水面上的小鸟和水中的小鱼,某时刻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 水面一侧 C 点的人眼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重合,以小鸟眼睛 A 点代表小鸟,以小鱼眼睛 B 点代表小鱼,请画出小鸟在水中像的位 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鱼的光路图。 (保留作图痕迹)41答案 7. 8.作业评价 能积极参与,能规范作图; 优 秀 良好 合格能分析、处理题图信息,根据反射与折 射作图; 优 秀 良好 合格能正确地作图 优秀 良好 □合格设计意图 习题串方法,熟悉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知道它们与界面及法线的位置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作 业 分析 难度 较易 团中等 □较难来源 团引用 改编 原创七、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课题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用时 30—35 分钟 评价结果题号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1 (改编题)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七色光,这种现 象叫做光的 ,电视机屏幕呈现的各种色彩是由三 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分别是红、 、蓝。 【答案】色散;绿 考查光的色散;色光 的三原色和颜料的 三原色.版权 所有2 (改编题) 如图,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是 (选填 考查光直线传播的42填 空 题 “虚像”或“实像”) ;若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适当 远离小孔,为了使光屏上的像与原来大小相同,可以采 取的措施有 (选填序号:①将光屏靠近小孔、② 将光屏远离小孔、③保持光屏位置不变) 。 【答案】实像; ② 应用.3 雷雨天气,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由于在空 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 或“小”)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m/s。 【答案】大;3×108 考查声速;光的传播 速度与光年4 (原创) ) 如图所示,从远处看,国家大剧院和其在水 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 现 象,大剧院在水中所形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 或“虚像”) 。 【答案】反射;虚像 考查光的反射现象5 (原创) 国庆期间,小明在电影院观看《长津湖》时, 感觉银幕上的画面很亮,此时银幕 (选填“是” 或“不是”) 光源; 电影散场后,小明走近银幕仔细观 察,发现银幕表面是粗糙的,说明电影放映时,在银幕 上发生的是 反射。 【答案】不是;漫 结合当前热点电影 考查光源与漫反射, 增加学生对物理学 习的兴趣6 (原创) 如图所示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猴 子捞月” 。从物理的角度看,水中的“月亮”是光在水 面反射所成的 像 (选填“实”或“虚”) ;猴子在 逐渐靠近水面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离水面的距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答案】虚;变小 考查平面镜成像的 特点、原理、现象及 其实验方案知道平 静的水面相当于平 面镜是关键7 (原创) 如图射水鱼向水面上的昆虫快速喷出水柱击落 昆虫获取食物。射水鱼观察到的昆虫是光从 (选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 射规律,明确光的传43填“空气进入到水”或“水进入到空气”) 的折射原理 形成的 像。 【答案】空气进入到水;虚 播路线是解题的关 键之一8 (改编) 如图所示,S'是人眼在 P 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 底一颗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 的,鹅卵石真实位置在 S'的 方。若在 P 处用激光手 电对准虚像 S'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 或“不能”) 照射到河底的鹅卵石上。 【答案】折射;下;能 考查了光的折射现 象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知道光路的可 逆性,会熟练运用折 射规律解决相关现 象。选 择 题 9 如图所示,小林同学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 灯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 A.一直在变短 B.一直在变长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答案】C 考查光直线传播的 应用10 沙画是将沙子洒在平板灯台上做出各种造型的一种艺 术,灯台下方射出的光受到沙子的阻挡后,呈现出各种 画面,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与沙画的光学原理相同的 是 (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利用光学知识解释 生活中常见的物理 现象,此题与实际生 活联系密切,体现了 生活处处是物理的 理念。44A .镜中花 B . 日食C .水中“折筷” D .海市蜃楼 【答案】B11 疫情居家期间,小亮打开电视机收看《空中课堂》节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 光混合而成的 B.电视屏幕上的白光是一种单色光 C.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D.发光的电视屏幕是天然光源 【答案】A 本题考查了光的三 原色、红外线的应用 等,属于基础知识12 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 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 “F” ,则观察到的像是 ( )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 平面镜成像原理及 应用。一定要熟练掌 握平面镜成像的特 点,等大、正立的虚 像。A. B. 【答案】B C. D.13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描写了诗 人看到鱼儿在水中欢快嬉戏的情景。下图能正确表示诗 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 ( ) 本题考查了光折射 的光路图,知道看水 中鱼时,光的传播方 向,折射角与入射角 的关系是正确解题 的关键。45A B.C D. 【答案】D14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玻璃砖和空气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 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由图可知 ( ) A .AD 为法线 B .折射角为 20° C .EO 为入射光线 D .AD 的右侧为玻璃砖 【答案】D 此题考查了光的反 射规律、光的折射规 律的应用,首先要掌 握规律的内容,根据 反射角与入射角之 间的关系确定法线, 从而确定界面,则可 首先确定出折射光 线,根据折射光线与 入射光线的关系确 定出入射光线,最后 确定反射光线。作 图 题 15 (2021 秋 龙口市期末) 如图所示,S 是一个发光点,S′ 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 是 S 发出的一束光。请画出 SA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 会根据平面镜成像 的特点找出平面镜 的位置,会根据反射 定律准确找出反射 光线。【答案】4616 如图,某人在空气中的 A 点看到水中物体 S 的像在 S′ 处,画出一束从 S 点发出,经水面折射后过 A 点的光 路图。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 射光路图,理解由于 光的折射所成像的 原理是关键。【答案】实 验 题 1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 (1) 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 于 ; (2) 将蜡烛远离平面镜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 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将一光屏放在镜后,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不能得 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 像”或“虚像”) 。 (3) 保持蜡烛 A 的位置不变,将玻璃板以 MN 为轴向后 旋转一个角度,则观察到蜡烛 A 的像的位置 (选 填“不变”或“改变”) 。 (4)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把平面镜放在水 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 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如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 面镜成像和光的反 射特点的实验及操 作相关问题,这是光 学中的重点内容,也 是近几年来中考经 常出现的题型,要求 学生熟练掌握,并学 会灵活运用。47图甲所示,这是为了在纸板 ENF 上同时呈现入射光线和 反射光线。把纸板 NOF 向前折或者向后折,如图乙所示, 在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 线,此实验说明 。 【答案】 (1) 确定像的位置; (2) 不变;虚像; (3) 改变; (4) 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 平面内18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 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 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 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 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 把点燃的蜡烛 A 放在与水平桌面垂直的玻璃板前, 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没点燃的蜡烛 B,移动 B,发现 A 烛 焰的像出现在 B“身上”,如图甲所示,说明他在器材选 择上存在的问题是 。 (3) 改进器材后,多次改变蜡烛 (填“A”或“B”) 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 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 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沿放置玻璃板的直线折叠,发现点 A1 和 B1,A2 和 B2,A3 和 B3 基本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填字母) 。 A.平面镜成虚像 B.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4) 将蜡烛 B 移去,在该处放一光屏。此时蜡烛 A 的烛 焰发出的光 (填“能”或“不能”) 透过玻璃 板,照在光屏上; (5) 小明想确定家中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他将笔尖紧 贴镜面 A,如图丙所示,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 距离,说明 (填“A”或“B”) 是反射面。 【答案】 (1) B 蜡烛; (2) 两支蜡烛 (或 A 、B) 大小 不同; (3) A;B ; (4) 能; (5) B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 成像规律,特点、原 理、现象及其实验方 案.是基础考核,很 重要。48(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 时间了解 理解 应 用1 填空题 5 √ 易 改编 35-40 分钟2 填空题 1 √ 易 改编3 填空题 1 √ 易 选编4 填空题 3 √ 易 原创5 填空题 1、2 √ 易 原创6 填空题 3 √ 中等 原创7 填空题 4 √ 中等 原创8 填空题 4 √ 难 选编9 选择题 1 √ 易 选编10 选择题 1、2、4 √ 易 原创11 选择题 1、5 √ 易 改编12 选择题 3 √ 难 选编13 选择题 4 √ 中等 选编14 选择题 2、4 √ 难 选编15 作图题 2、3 √ 中等 选编16 作图题 4 √ 难 选编17 实验题 3 √ 中等 选编18 实验题 2 √ 中等 选编4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