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梳理:4.句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梳理:4.句子

资源简介

(一)语基要素梳理
4. 句 子
重点句品析。
第一单元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是文章的中心句,总结了全文,概括了乡下人家风景独特、迷人的特点,表达了对朴实、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的赞美。)2.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扫荡”让人感觉到风雨雷电正在无情地摧残这个世界。因为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可以通过想象被无限夸大,所以通过天窗感受到的威力,也比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这也说明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第二单元 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这句话运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让我们准确、真实地感知纳米的小。)
第三单元 1.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比作小鸟,把母亲的怀抱比作鸟巢,说明母亲永远是自己心灵的温暖港湾。“天上的风雨”指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心中的风雨”则是指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苦难。)2.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绿的广泛与丰富,描绘了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3.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这里运用了“银霜”“雪花”写白色,既避免了用词重复,又向我们展现了白色层次的丰富。)
第四单元 1.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用“细声细气”“颤颤巍巍”“如怨如诉”写母鸡悲婉凄凉的叫声,表达了作者此时对母鸡的反感。)2.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作者称鹅为“鹅老爷”,运用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言语间流露出来的亲昵和叙述中的煞有介事让鹅的形象变得生动、鲜活,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第五单元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红日出海图”。“负着重荷似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的速度缓慢。“冲”“跳”是动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这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美之情。)
第六单元 1.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几句话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坚强意志,雨来有如此英勇的表现,是因为他对祖国的热爱。)2.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村里的人听到枪响,都以为雨来被打死了。此时人们看到了落日、像红绸子的晚霞、映着晚霞的河水、飘飞的芦花……画面悲壮感人!此处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烘托了雨来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雨来的惋惜和不舍。)
第七单元 1.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通过对黄继光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黄继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2.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临危不惧、沉着冷静、不怕牺牲的船长形象。)
第八单元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写出了奶奶要给“我”洗脚,还得哄着“我”的场景,由此可见奶奶是多么和蔼、慈祥,多么疼爱“我”。)
重点句型。
第一单元 选择一处风景,仿照例句写一写。例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仿写提示:例句先分项列举“红霞、微风、鸟儿”等景物,再用“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概括前面景物给人的总体印象。答案示例:洁白的云朵,高高的山峰,碧绿的草地和树木,清澈的河流,构成了美丽的郊外风景图。
第二单元 仿照例句中加点部分,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例句: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仿写提示: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事物时,要选择具体的或者大家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这样才能让人明白所介绍事物的特点。答案示例:这棵大树约有15米高,比四层楼还高。
第三单元 仿照例句,写一个描写颜色的句子。例句:①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②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③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仿写提示:(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事物的颜色美,如句①加点部分;(2)用“颜色词+透着+颜色词”式来写,如句②加点部分;(3)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和“颜色词+得+事物的特点”式来写,如句③加点部分。答案示例:那山脚下的杜鹃花,红得热烈;那山腰的树木,绿得浓郁;那山顶的白雪,又是白得多么耀眼啊!
第四单元 体会冒号的用法,仿写句子。例句: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仿写提示:冒号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仿写时,先总体说说描写对象的特点,如例句先总体说小猫高兴时“温柔可亲”的特点;再通过细节描写或具体事例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如例句通过“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的具体事例,把小猫高兴时“温柔可亲”的样子写清楚了。答案示例:这只小狗真是活泼可爱:每次我扔出骨头,它就一跃而起,飞身咬住从天而降的骨头,然后摇摇尾巴,享受美食。
第六单元 体会不同比喻句表达的不同的感彩,并仿写。例句:①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②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仿写提示:这两句话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却表达了不同的感彩,一褒一贬。仿写时,先想一想原句写了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来打比方能表达不同的感情。写的时候,可以用动物或动物的某个部分来打比方,表达喜爱或厌恶之情。答案示例:①他在泳池里像一条快活的鱼儿,潇洒自在。 ②那个小偷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就像老鼠盯着灶台上的美食。
第七单元 用几个表示连续动作的词仿写句子。例句: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仿写提示:(1)写出连贯的动作,把大动作分解成一个个小动作来写;(2)动作要符合生活实际;(3)准确运用不同词语描写动作,避免重复;(4)动作要能体现出人物的特点。如例句把“他”攀火车的动作分解为“抓”“蹬”“攀”三个小动作,表现了“他”在富有挑战的环境中的沉着与勇敢。答案示例:(小男孩打羽毛球)只见他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地盯着球,右手持拍向后一扬,再向前猛一发力,球便向这边飞来。
第八单元 能用不同的表达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某一季节。例句:①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他们还请来北风同住。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②冬天,黑熊躲进自己的洞里冬眠。紫貂捕捉野兔当美餐。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③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不一会儿,地上、树上、屋顶上就积满了厚厚软软的白雪。仿写提示:(1)可以抓住拟人的关键词句进行仿写,如句①将冬天中的“雪”“霜”和“北风”当作人来写,表现出冬天风雪交加、寒气逼人的特点;(2)可以抓住典型动物来表现季节的特点,如句②抓住冬天典型的动物黑熊、紫貂、松鼠和它们的习性来表现冬天的寒冷和食物匮乏的特点;(3)可以抓住典型事物直接描写季节,如句③抓住寒风、白雪等典型事物表现冬天寒冷的特点。答案示例:夏——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