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3.10《爱心的传递者》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3.10《爱心的传递者》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0《爱心的传递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爱心的传递者》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本课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关爱,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爱心,爱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温暖,懂得帮助别人不仅能温暖别人,也能快乐自己的道理。使他们乐于并善于给别人提供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好品质。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 “我们都有爱心”,从正面案例引导学生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包含三个内容:自己关爱他人和被人关爱的经历,生活中隐藏的关爱,以及雷锋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活动,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关爱,培养学生帮助他人的意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完善学生的人格,“活动园”设计的是一个献爱心的拓展活动。这是一个开放型的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力所能及的行动起来,献出自己的爱心。
教学目标:
1. 感受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爱,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关爱。
2.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传递爱。
重点:
感受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爱,懂得得到帮助和给予帮助都是幸福快乐的,能够在生活中主动传递爱。
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了解雷锋的故事
教学过程:
活动一:身边之爱
1.课前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今天我们学习第十课《爱心的传递者》。请大家看短视频,看过之后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爱心。我们都得到过别人的关心、帮助,我们也应该关心、帮助别人。
2、同学们想一想,你曾得到过别人的哪些帮助?当时有何感受?
3、师:伤心时别人的一声问候;天冷时妈妈给你披上的一件外衣;遇到困难时同学的一声鼓励.其实爱不分大小,一个真诚的微笑是爱,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是爱,一句友好的问候也是爱。爱随处都有,爱就在身边。
4、回想一下,你又曾给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 与大家分享一下。
5、小结:看同学们在讲述自己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都很感动和开心;在讲述自己帮助他人的时候,也很快乐幸福。可见,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既温暖别人 又快乐自己。
活动二:无声之爱
1、出示教材 65页阅读角,阅读故事。
2、找一找他们的爱心藏在哪里?
3.你身边有这样隐藏着的爱心吗?学生分组交流,派代表发言。
4、师:我们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默默关心着我们,默默给予我们帮助。我们也要把自己的爱心装进每个需要帮助的人的心中,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社会的温暖。
活动三:爱心你我他
1、有一位爱心的传递者,他是名解放军叔叔,他的一生做了许多好事。猜猜他是谁呢 (课件出示:雷锋图片和简介,指名生读)
2、阅读教材 66页,说一说讲了什么故事?你还知道雷锋叔叔哪些助人为乐的故事?看短视频,了解雷锋的事迹。
3、小结:我们要向雷锋学习,我们要把爱心传递下去,因为我们都是爱心的传递者。
活动四:爱心在行动
1、小雷锋在行动,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把自己的爱心变成行动吧。想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全班交流。
3、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爱心,爱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温暖;懂得了帮助别人不仅温暖别人,而且自己也能收获快乐!(学生齐读)
4、板书设计:
10 爱心的传递者
温暖别人 快乐自己
10. 爱心的传递者随堂练习
一、填空题。
1.生活中处处有( )。我们都得到过别人的关心或帮助,我们也应该( )或( )别人。
2.( )就在我们身边。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是不露痕迹的,不( )我们就无法发现。
3.( )和( )_他人是-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
二、选择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B.帮助别人时显得自己很伟大
C.对方不需要帮助也要帮助
2.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
A.考试时可以照顾身边的同学
B.在公交车上只能给老人让座
C.小明把自己的铅笔借给同学用
3.放学路上看到坐轮椅的人过马路,你应该( ) 。
A.主动过去问他需不需要帮忙
B.跟在背后嘲笑他
C.立即远离,不要管闲事
三、判断题。
1我还小,只用接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就行了,不用关心和帮助别人。( )
2.下雨了,我邀请没带伞的同学和我共伞。( )
3.我主动帮老奶奶开门,给老爷爷让座。( )
4.美术课上,同学没带彩笔,我主动借给他。( )
5.当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 )
6.如果人人都献出-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
7.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课后反思成功之处: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2、我很善于评价学生,给学生们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利用学生们熟悉的学习场景,展示图片,学生们容易产生共鸣。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言,及时点评。
不足之处:
爱心的传递广度不够,不应该局限于师生,家庭,学生和学生之间。应该多方面,多角度向社会扩散。评价语有些单调,语言不够精炼。
改进措施:
1、让学生多看书,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挖掘教材,教学方法重视创新。
2、课前活动应该更丰富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