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二课)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一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第二框)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第一框)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二框)
(外部角度)
(自身角度)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三课)
为什么
怎么办
知识建构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汇报人:
政党:指由一定阶级领导的,并代表本阶级利益的社会政治组织。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由各阶级的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政党的本质属性:阶级性】
列宁和毛泽东则进一步指出,现代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
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 ( P15课前导语)
如何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
代表哪个阶级——往往通过政党的性质体现出来
为了谁——往往通过政党的宗旨体现出来
做了什么——往往通过政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发挥的引领作用来体现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15-19页内容,用双色笔勾、画、圈、点、注。
1.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是什么?
2.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
3.党的执政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4.党的执政理念的依据(为什么)
5.党的执政理念的要求(怎么做)
6.党的奋斗目标
0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2.性质P16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产生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P16上1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表明了党的鲜明的阶级性。
进一步强调了党的广泛的群众性。
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三个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个代表: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3.根本立场:人民的立场。
4.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是一脉相承、一如既往、自始至终的。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5.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
没有特殊利益
(1)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密切联系群众
(2)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坚定理想信念
(3)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根本问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决定
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
根本所在
党立于不败之地
要求
(1)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2)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做到“三个务必”。
要求
阶级性
群众性
知识小结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三个不等于
≠党没有自己的利益,而是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广大党员干部就没有任何个人利益。对党员干部的正当、合法利益应当予以尊重和保护
党≠党员干部
误区警示
02 党的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
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P17下3
执政为民
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P17下3
前提条件
本质要求
联系: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
1.是什么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P17下
二、党的执政理念
具体内涵
知识拓展: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1)“公”:是国家和民族的公共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全社会的公共事务等实体性含义与公平、公正、公开等程序性要求的统一性。“公”是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阶段性奋斗目标的统一。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公”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中国共产党会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2.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原因、依据(为什么): P17-1、2
①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检验标准)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这一真理,自觉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在推动中国社会伟大变革中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P17-3
简单粗暴理解:一个政党的工作是为了某些特定利益集团?还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前者就是资产阶级政党,后者是共产党,这就是检验政党性质的标准。
二、党的执政理念
①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②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怎么做) P18
二、党的执政理念
4.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共同愿景): P19
到21世纪中叶,①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②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党的执政理念
知识拓展: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
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性质 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根本立场 人民立场
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利益要求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奋斗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出发点落脚点 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执政方式 民主执政,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一)党自身的角度
1.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4.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三)判断标准: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简答题总结: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党自身原因:
①产生和性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段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③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活动中,践行党的执政理念。
④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⑤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⑥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人民至上,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2)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当合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判断标准: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
②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及其具体要求:为人民、靠人民、坚持基本路线。
④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⑤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第二框)。
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而在执政过程中,时代不断“出卷”,人民也在不断“阅卷”。
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已经带来了发展新要求、新课题。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把握发展新方位,拿出担当、拿出勇气、拿出干劲,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业绩,奋力把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做优秀“答卷人”?
练习巩固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不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③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④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⑤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⑥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练习巩固:答案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   )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人民立场 C.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同理想
B
3.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是(  )
A.为什么人的问题 B.以什么思想为指导的问题
C.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问题 D.有没有影响力的问题
A
练习巩固
4.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共产党性质的是(   )
A.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C.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
D.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
C项,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而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不能将二者混淆。
练习巩固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