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1.1《我是独特的》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1.1《我是独特的》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我是独特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展示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我”的特点,
2.通过采访、回忆的方式,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能积极回应他人;
3.通过游戏,认识理想中的自己,感受自己的内心。
二、教学重难点
1.多角度了解“我”的特点;
2.认识理想中的自己,感受自己的内心。
三、教学准备
1.给学生:小镜子、三种颜色的树叶,树干,双面胶;
2.教师: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猜一猜:这是谁?
2.引入:这节课,我们就聊聊“我”这个话题(板书贴:我)
(二)我眼中的“我”
1.照镜子,了解“我”的外貌等特点;2.说一说,介绍“我”的兴趣等特点,写在树叶上,贴在小树上,相机展示3个左右;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独特的外貌,有各种兴趣爱好。(板书贴:不一样的特点)
过渡:那么“我”还有哪些特点呢
(三)他眼中的“我”
1.小组活动:用一个词来评价组员;贴在自己的小树上
2.小组反馈
相机提问:对于同学的评价,你接受吗?追问:为什么接受?不接受怎么办?
3.视频:(大概内容与“赵兴的调查结果”一样:“我”学生对我的评价;“我”朋友对我的评价;“我”父母对我的评价)“我”回应父母对我的评价
4.小结:原来每个人眼中的“我”也是不一样的,有表扬我的优点,也有指出我的缺点,在每个人眼中,我们也“不一样”(板书贴:不一样的评价)
过渡:因为有不一样的兴趣爱好,不一样的评价,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有特别的期望。
(四)理想中的“我”
1.写一写:在树叶上写一写“假如我能成为一种动物……”
2.指名说(5人左右),提问:(1)你们从这位同学的愿望中,发现他期望成为怎样的自己?(2)你期望成为怎样的自己?(3)把“理想中的我”树叶贴到你的小树上
3.小组内分享,或找好朋友分享。
4.小结:
过渡:
(五)内心中的“我”
1.播放故事:《我独特的内心世界》
2.听完故事,你发现故事中的“我”心理都藏着哪些小故事啊?
3.那么你们有没有小故事藏着呢?有没有人愿意跟大家分享呢?
评价1:原来你也有这样的奇思妙想啊?
评价2:原来你也有这样美好的习惯?
评价3:……
4.小结:原来,你们内心都有不一样的小故事(板书贴:不一样的内心想法)
(六)结课
1.引语: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小树,从课前到现在,你发现了什么?(指3人回答);
2.总结:一节课的时间,你们发现了,我们有“不一样的特点”“不一样的评价”“不一样的理想”“不一样的内心”,我是独特的(板书贴:是独特的)
板书:
我是独特的
不一样的外貌
不一样的特点
不一样的理想
不一样的内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