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2023.12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89101112131415答案ACBBDAD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1)科技创能力(2分)(2)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每个1分,共3分)(3)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贵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写出一个即可,2分)17.(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分)(2)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2分)(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18.(1)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2分)(2)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2分)(3)吉林省落实民族团结的方针: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上述举措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意义任意两个角度作答均可,要求至少从两个角度作答,每个角度2分,符合题意即可,共4分。)19.(1)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分)(2)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分)(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4)例答: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乘坐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等。(符合题意的一点即可,1分)20.(1)习近平法治思想(2分)(2)①党的领导②人民当家作主(每空1分,共2分)(3)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分)(4)例答: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或有利于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伟大民族精神:有利于凝聚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从法治和法的内容两个角度回答,符合题意即可,每个角度2分,共4分)(5)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2分)九年级质量调研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道德与法治部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上、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题每题1 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A. 优化经济结构 B. 促进区域发展C. 增进民生福祉 D. 维护公平正义2. 据统计,2000年至2018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10.2%上升至17.9%。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19.8%。这反映我国A.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B. 总人口增速趋缓C. 老龄化加剧 D. 大量的人口流动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A. 高质量发展 B.高速增长C. 低质量发展 D. 中速增长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印发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下列对教育的理解正确的是A. 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B.教育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C.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D. 教育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5.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党和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是A. 以文化为中心 B. 以人民为中心C. 以社会为中心 D. 以政治为中心6.2023年3月,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 “政府工作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 ”这表明依法行政的核心是A. 增强基层民主活力 B. 提高工作效率C.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 保障公民权利7.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A. 选举民主 B. 协商民主C. 民主决策 D. 民主监督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的是A. 公正 B. 富强C. 诚信 D. 友善9. 这个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是更基础、 更广泛、 更深厚的自信, 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 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这个自信指的是A. 道路自信 B. 理论自信C. 制度自信 D. 文化自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对关切的法律问题发表意见、表达诉求。老百姓看到自己讲的大白话变成了法律内容,十分激动。(据此材料及漫画《参与》回答第 10、 11题)10. 老百姓能够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A. 行使司法权B. 行使民主权利C. 行使国家立法权D. 行使严格执法权11. 材料和漫画《参与》表明①在我国,公民能直接制定国家的法律,②我国公民的意愿和要求都得到了实现,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④公民积极行使权利,有利于科学立法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12.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①为中国人民谋幸福②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3.2023年4月播出的《航拍中国》第四季台湾篇的“空中旅程”从澎湖列岛开始, 随后飞越至360多年前郑成功登陆并收复台湾的地方——台南鹿耳门溪……最后停留在金门岛上。它的眼神里有光, 因为举目皆是同一个中国。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①展示了中国现在已经完全统一的美好现实②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物质纽带③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④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4. 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自然资源①开发难度较小 ;②总量大,种类少×③总体上资源紧缺④人均资源占有量少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5.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青少年努力奋斗。以下青少年的选择中正确的有①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与时代共进步,与祖国共成长②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③畅想未来,放任自我,放弃学业、投身建设.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盘接受外来文化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7分)党的二十大以来, 围绕科技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作出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谋划。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同学们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1) 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分)(2)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国家要深入实施哪些战略 (3分)(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请写出一个创新精神的表现。 (2分)17.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6分)材 料 问 题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_____________的本质属性。(2分) (2) 请写出人民民主的真谛。(2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3)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分)18.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8分)材料一 40多年来, 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材料二 吉林省近年来着力打造“吉林好人·最美民族团结之星”、 民族团结进步“双百”示范工程等民族团结进步的主打品牌, 营造了浓浓的手足相亲、 守望相助的民族氛围。(1) 改革开放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2分)(2)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2分)(3)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吉林省的举措。 (4分)19.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7分)2023年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今年全国生态日的活动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山水相依的景色吸引各地游人前来打卡, 绿水青山正变为金山银山。 长春市打造“森林城”升级版, 努力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耀眼的底色。(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我们处理好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2分)(2)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贯彻怎样的新发展理念 (2分)(3)我国为处理民族关系实行了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分)(4)让家乡生态环境更美, 中学生可以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1分)20. 某校学生开展系列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12分)(1)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什么 (2分)(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① 、②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分)(3)我们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请写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2分)(4)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的意义。 (4分)(5)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施行表明,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应怎样发挥法律对道德的作用 (2分)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权威。这说明法老A. 推行等级制度 B. 利用神权强化王权C. 重视法制传统 D. 实行封建专制统治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反映了该法典A. 维护奴隶主利益 B. 主张君权神授C. 提倡自由与平等 D. 提高奴隶地位3. 雅利安人在确立统治过程中,实行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C. 古印度 D. 古中国4. 右图所示漫画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A. 局限性B. 广泛性C. 开放性D. 公正性5. “他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 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创新了东方君主专制,同时,希腊的民主传统也被引入到了东方。”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东征A. 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B. 维护了希腊的民主传统C.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D. 摧毁了东方的君主制度6. 《荷马史诗》是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之一。这一遗产可以用来研究A. 希腊的早期社会 B. 雅典的民主政治C. 罗马的法制建设 D. 两河流域的文明7. 公历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奠定它使用基础的是A. 太阳历 B. 阴历C. 儒略历 D. 农历8. 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取得了罗马教会和信徒的广泛支持。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后鼓励基督教发展, 向教会贡献“什一税”,从而获得了查理曼的称号。材料反映了A. 法兰克王国的兴衰历程 B. 教权屈居王权之下C.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原因 D. 王权教权相互勾结9. “双方都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关系的结成有一套仪式; 在这梯级关系中,一般只承认直接的主仆关系。 ” “双方”指的是A. 奴隶主与奴隶 B. 国王与市民C. 领主与佃户 D. 封君与封臣10. “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 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材料反映出西欧庄园的主要特征是A. 自给自足 B. 等级森严C. 自由开放 D. 外贸发达11. 和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城市相比,欧洲中世纪城市的突出特点是A. 封闭和狭隘 B. 自由和自治C. 衰败和落后 D. 割据和独立12. 下列各项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无关的是A. 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 B. 西欧经济的发展C. 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D. 选拔官吏的需要13.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材料反映了拜占庭帝国的A. 发展历程 B. 历史贡献C. 法学成就 D. 衰亡原因14.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长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这在公元7世纪具体表现为A. 建立中央集权制 B. 闭关锁国C. 建立幕府统治 D. 向西方学习15. 某同学在学习“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时绘制了右图,以下最适合填在“ ”处的是A. 机器工厂 B. 商人行会C. 租地农场 D. 垦殖运动16. 文学家彼特拉克感叹“山之高兮,巍巍乎雄立宇内兮”,但他仍认为高山同人类“深不可测的深沉思索”相比也“可怜之至”。该言论体现了A. 人文主义 B. 神权至上C. 科学精神 D. 君权神授17. 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东方,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材料中的“他”是A. 迪亚士 B. 哥伦布C. 达·伽马 D. 麦哲伦18. “它是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 ,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掌握着各国商品运输中的很大一部分。 ”材料中的“它”是A. 西班牙 B. 荷兰C. 葡萄牙 D. 英国19. 这部法律设计的制衡机制, “首先是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其次是联邦政府内部立法、行政、司法……的分权制衡”。该法律是A. 《权利请愿书》 B. 1791年宪法C. 《独立宣言》 D. 1787 年美国宪法20. 下图为某班同学编写的历史剧本目录,该剧本横线处应该是A. 召开三级会议 B. 颁布《大宪章》C. 雅各宾派专政 D. 萨拉托加大捷21.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B. 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C.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D. 《人权宣言》具有历史进步性22. 对下列历史人物的贡献评价最恰当的是A. 都赢得了民族独立 B. 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C. 都结束了封建统治 D. 都为资本主义发展做出贡献23. 19世纪50年代, 英国生产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 铁产量等于其他国家的总和, 棉布也占到世界产量一半以上。据此可知,工业革命A. 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B. 创造了巨大社会生产力C. 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D. 拉大了英国的贫富差距24. 德国马克思博物馆中一个展室的主题为“转折点1848年”。对这一主题认识正确的是A. 马克思主义得到普遍认可 B.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C. 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 无产阶级斗争开始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25. 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的组织是A. 制宪议会 B. 救国委员会C. 第一国际 D. 共产主义者同盟二、非选择题(2小题, 共 35分)26.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20分)【文明·源起】材料一 美索不达米亚、 古埃及、古印度、 中国、 古希腊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埃及文明……它的西面是利比亚沙漠, 东面是阿拉伯沙漠, 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北面是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尼罗河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可靠的交通运输线,促进了整个流域地区的统一。——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一中的“五大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 (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地理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2分)【文明·传承】材料二 罗马法是古代欧洲最发达的法律体系,是罗马奴隶制的产生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之时全部的法律。……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它以比较成熟的法学理论、深刻的法律思想、科学的法律体系等独特风格影响了许多国家和地区,以致罗马法的规范、原则和精神没有被历史的漫长时光所阻隔而一脉相承地延续到现代社会。——摘编自《罗马法的借鉴价值》(2)结合所学,列举出罗马法体系中的两例法律文件。 (2分)依据材料二,分析“罗马法的规范、原则和精神”可以延续到现代社会的原因。 (2分)【文明·交融】材料三 阿拉伯文化是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在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而共同创造的新文化。统治者重视文化的传播和吸纳, 穆斯林的四方传播和不断学习吸收,阿拉伯帝国独特的地理位置都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在医学、文学、数学等领域都有非凡的成就。阿拉伯文化保存并传播了古典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摘编自《浅析阿拉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3)依据材料三,指出促进阿拉伯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2分)结合所学,写出阿拉伯文化的一例代表性成就。 (1分) 根据材料概括阿拉伯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2分)材料四(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 为图一命制一个合适的名称。结合 15~18世纪的世界历史, 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 (2分)【文明·成果】材料五(5)图二文件的颁布和图三机器的广泛应用分别促成英国确立了什么新制度 (2分)结合所学,分析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相关联系。 (1分)【文明·感悟】材料六 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摘自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6)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 (2分)27.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5分)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左右, 中国、 印度、希腊……几乎同时进入思想繁荣时期, 哲学思考都十分活跃,都开始自觉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及其意义等重大课题。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就此分道扬镳。中国哲学长期集中在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人的考察上,……它着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这与印度、希腊强调神及彼岸世界的哲学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国的传统与社会》(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与印度、希腊在哲学思考上的不同之处。 (2分)结合所学,写出古希腊进行哲学思考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分)材料二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4~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了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解放人们思想的思想解放运动。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通过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思潮兴起,无产阶级斗争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摘自 《中外历史纲要(下)》(2)依据材料二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提及的思想和变革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字数 240字左右。 ) (11分)二道区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历史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3年12月1-5BACAC6-10ACDDA11-15 BDBAC16-20 ABBDC21-25 DDBDC26.(1)大河文明(1分)海洋文明(1分)埃及周边有天然屏障(沙漠或海岸),使其不易受外族侵犯:尼罗河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可靠的交通运输线,促进了整个流域地区的统一。(两点即可,2分)(2)《十二铜表法》、万民法、经济法、《罗马民法大全》等(两例即可,2分):以比较成熟的法学理论、深刻的法律思想、科学的法律体系等独特风格影响了许多国家和地区。(2分)(3)统治者重视文化的传播和吸纳;穆斯林的四方传播和不断学习吸收:阿拉伯帝国独特的地理位置都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两点即可,2分):阿拉伯数字、完整的代数学、《医学集成》、《医典》、《天方夜谭》(一例即可,1分)保存并传播了古典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2分)好适灼楼年(4)世界贸易的发展与变化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符合主题即可,1分)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三角贸易)等(一点即可,】分)1也?(5)君主立宪制(1分)现代工厂制度(1分)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政治前提。(1分)芙茨(6)文明是多元的,文明应交流互鉴,各文明应共同繁荣。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2分)27.(1)中国哲学注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印度、希腊强调神及彼岸世界(2分)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一位即可,1分)思想主张:略(一点即可,1分)(2)示例观点: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其他观点符合材料也可,2分)史实及论述:可结合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等加以论述(结合四例史实论述即可,8分)表述成文,字数240字左右。(1分)限放.最线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答案.pdf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docx 道法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