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账户的分类 课件(共24张PPT)《基础会计(第二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 账户的分类 课件(共24张PPT)《基础会计(第二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基础会计》2019.9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六章 账户的分类
第一节 账户分类的意义和作用
1
第二节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2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3
第一节 账户分类的意义和作用
一、账户分类的意义
账户分类的标志一般有三种:按经济内容分类,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按与会计报表的关系分类。
第一节 账户分类的意义和作用
二、账户分类的作用
1、便于正确的设置和运用账户,全面反映单位经营活动和资金运动情况
2、便于掌握各账户在提供核算指标方面的规律性
3、便于设计规划会计账簿的格式
4、便于编制会计报表
第二节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一、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意义
1、账户的经济内容
所谓账户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账户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2、账户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方法的意义
(1)明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
(2)正确地使用借贷记账法;
(3)为理解账户的其他分类方法奠定基础。 (最基础的分类方法)
第二节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资产类
账 户
负债类
账 户
所有者权
益类账户
共同类
账 户
损益类
账 户
成本类
账 户
账 户
第二节 按经济内容分类
(一)资产类账户
(二)负债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是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资产类账户
流动资产账户
非流动资产账户
负债类账户是反映企业各项负债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负债类账户
流动负债账户
非流动负债账户
第二节 按经济内容分类
(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四)共同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所有者
权益类账户
投入资本类账户
留存收益类账户
共同类账户是反映具有资产和负债双重性质的账户。
该类账户的应用将由专业会计来讲,本书不涉及。
第二节 按经济内容分类
(五)成本类账户
(六)损益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是反映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的增减变动及其结转情况的账户。
成本类账户
对外提供劳务的成本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是反映企业收入、费用等损益的增减变化及其结转情况的账户。
损益类账户
收益类账户
费用损失类账户
生产过程的成本类账户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一、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意义
1、用途和结构的基本含义
(1)用途:通过账户的记录能够提供哪些会计核算指标,也就是开设和运用账户的目的。 (2)结构:在账户中如何记录经济业务,以取得必要的会计核算指标。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意义
(1)了解各类账户的用途;
(2)掌握账户提供核算指标的规律性。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制造业企业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可以分为盘存账户、投资权益账户、结算账户、跨期摊配账户、调整账户、集合分配账户、计价对比账户、成本计算账户、收入计算账户、费用计算账户、财务成果计算账户共十一类。
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内容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一)盘存账户
含义:核算和监督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结构: 盘存账户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 本期减少
期末余额
特点:
①该账户所反映的内容属于资产性质
②反映财产物资的明细账采用数量金额式账页,提供两种指标。
③可进行账实核对,以检查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组成内容:库存现金、原材料等账户。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二)投资权益账户
含义:核算和监督企业所有者投资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结构: 投资权益账户
期初余额
本期减少 本期增加
期末余额
特点:
①按投资人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②所有者权益的性质
③只提供价值指标。
组成内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三)结算账户
含义:核算和监督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以及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往来款项结算业务的账户
结构:
①债权结算账户 ②债务结算账户
期初余额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 本期减少 本期减少 本期增加
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
③债权债务结算账户(略)
组成内容:①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
②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
③其他往来
特点:⑴按对方单位和个人设置明细账;
⑵只提供金额指标。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四)跨期摊配账户
跨期摊配账户是用来反映应由若干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摊配到各个会计期间的账户。跨期摊配账户的基本结构如下:
借方 跨期摊配账户 贷方
期初余额:已支付而尚未摊配的待摊费用数
本期发生额:本期增加的待摊费用数或预提费用的支付数
期初余额:已预提而尚未支付的预提费用数
本期发生额:本期增加的预提费用数或待摊费用的摊销数
期末余额:已支付而尚未摊配的
待摊费用数
期末余额:已预提而尚未支付的
预提费用数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五)调整账户
含义:调整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的账户。
结构:备抵调整 ①与被调整账户结构相反
附加调整 ②与被调整账户结构相同
备抵附加调整③兼有前两种账户的结构
组成内容:累计折旧、坏账准备、利润分配、材料成本差异等账户。
特点:
(1)与被调整账户结合起来,才能提供管理上所需要的某些特定指标;
(2)与被调整账户的性质相反,附加账户与被调整账户的性质相同;
(3)调整账户对被调整账户的调整,只涉及金额调整,不涉及数量调整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六)集合分配账户
含义: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个阶段所发生的间接费用,反映和监督有关费用计划执行情况和费用的分配情况的账户。
结构: 集合分配账户
归纳集中月中发生费用 月末汇总分配
转出数的合计数
期末余额:0
组成内容:制造费用
特点:
①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期末一般无余额;
②只需要提供货币信息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七)计价对比账户
含义:用来对某项经济业务按照两种不同的计价标准进行对比,借以确定其业务成果的账户。
结构: 计价对比账户
一种计价标准下的数额 另一种计价标准下
的发生数额
贷差的结转数 借差的结转数
组成内容:固定资产清理、本年利润、材料采购等账户。
特点:该类账户借贷方采用两种不同的标准计价,其差额反映经营成果,只提供金额核算指标。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八)成本计算账户
含义:核算和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并确定该阶段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实际成本的账户。
结构: 成本计算账户
初余:期初未完成某一
过程的对象成本
本期发生:本期本过程 本期发生:结转已完成某
发生的全部费用 一过程的成本计算
对象的实际成本 期末余额:未完过程的
对象成本
组成:在途物资、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等账户
特点:①除设总账外,还应按照各个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②既可提供某一成本核算对象的金额指标,又可提供其实物指标。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九)收入计算账户
含义:核算和监督企业在某一时期(月份、季度或年度)内所取得的各种收入和收益的账户。
结构: 收入计算账户
本期发生:收入或收益 本期发生:本期收入或收
的减少数及期末转入到 益的增加数
“本年利润”账户的收
入或收益数
组成内容: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账户。
特点:
①不仅要设置总分类账,还要按照业务类别设置明细分类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②收入计算账户只提供价值指标,具有过渡账户性质。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十)费用计算账户
含义:核算和监督企业在某一时期(月份、季度或年度)内所发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成本、支出的账户。
结构: 费用计算账户
本期发生:费用支出的 本期发生:费用支出的 增加数 少数及转入到本年利润
组成内容: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等账户。
特点:
①不仅要设置总分类账,还要按照业务内容费用支出项目等设置明细分类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②费用计算账户只提供价值指标,具有过渡账户性质。
第三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十一)财务成果计算账户
含义:核算和监督企业在一定时期(月份、季度或年度)内全部经营活动最终成果的账户。
结构: 财务成果计算账户
本期发生:转入的各项收入本期发生:转入的各项
、费用支出数 收益数
组成内容: 本年利润账户。
特点:
①借方和贷方所登记的内容,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要求;
②该账户只提供价值指标,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第六章 账户的分类
本章小结
账户分类就是按照账户的本质特性,依据一定的原则,将全部账户进行科学的概括和归类。通过账户的分类可以了解各类账户的性质和特征,掌握各类账户运用的规律性,正确的提供会计核算资料。
重点: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难点: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以及每一类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方向及核算内容
Thank You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