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5年八下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一)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1·cn·jy·com1.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生动地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冲破了中世纪欧洲人物绘画的刻板形象。这幅世界名画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到……………………………( )A.工业革命兴起 B.法国思想启蒙 C.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 2.右图中B航线的开拓者是( )A.哥伦布 B.麦哲伦C.迪亚士 D.达·伽马3.近代诗人丘逢甲在诗中写道“岛中义士依然在,伏腊(指伏祭和腊祭这两个祭祀节日)年年奉汉家”。它表达的情感与下列各项中相似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B.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C.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D.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门4.17-18世纪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包括…………………………………( )①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②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革命后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④革命的胜利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下史实与之相符的是( )①明成祖从中央派遣官员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直接管理 ②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③康熙帝派兵平定沙俄支持的准噶尔分裂势力 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 )A.西方列强的扩张 B.新航路开辟 C.郑和下西洋 D.玄奘西游天竺7.“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允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这些引文出自………………………………………………………………………………( ) 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B.英国的《权利法案》C.美国的《独立宣言》》 D.法国的《人权宣言>》8.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边,有一座宏伟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A.尼古拉一世 B.彼得一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伊凡四世9.政府重视发展教育,规定了统一的学制;依照欧美,设立了新式的学校,普及初等教育。政府还提倡“文明开化”学习欧美生活方式。这里指的……………………………( ) A.日本的大化改新 B.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 C. 中国的戊戌变法 D.日本的明治维新10.一位美国史学家曾经这样描给:“……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里所说的“黑色货物”主要来自于……………………………………………………………(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亚洲11.读图,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12.某校八(6)班的同学正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使用的资料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闭关锁国政策”等。由此可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事例? ??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3.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下列各组关联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疆域的扩大 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唐盛世的出现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国的落伍 ④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等国的崛起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4.某条约规定:“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众,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由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15.“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最终赢得了独立”。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国抗日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合作探究是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有效方法之一。八年级(9)班同学在学习法国大革命内容时,以分组的形式组织了一场“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讨论会,讨论的主要观点如下。哪一组同学的观点较全面、辩证地评价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A.甲组 B.乙组 C.丙组 D.丁组17.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B.殖民霸权的确立 C.垄断组织的出现 D.工业革命的发展18.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中西方文化差异 B.中西方人种差异C.中国文人的偏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9.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有………(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 ④失去了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史料中的“机户”是……………………………………………( )A.地主 B.农民 C.早期的资本家 D.早期的雇佣工人二、非选择题部分(共60分)2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我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传统。汉民族在秦汉期间形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有其他民族融入,最终形成了以汉民族为多数民族,其他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1·c·n·j·y(1)少数民族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朝代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2分)21·世纪*教育网(2)我国古代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明朝时,为了进一步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推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有何影响?(4分)(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例举史实证明。(4分) 22.(10分)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历史的发展,需要放在世界的背景下考察,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轨迹。www-2-1-cnjy-com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当清王朝的统治者安于“康乾盛世”的余晖时,欧洲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走向了主宰世界的高峰。2-1-c-n-j-y(1)请问欧洲经历的这场历史性的变革指的是什么?(2分)(2)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遭到了列强的一次次入侵,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受到了严重践踏。 21*cnjy*com在下表中标明数字的地方,依次填写相关内容。(4分)条约其中的内容该内容带来的直接影响《南京条约》①破坏了国家领土完整《马关条约》②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③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④(3)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经历了艰辛的历程。请写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兴起的救国运动以及这场运动留给后人的启发。(4分)23.(15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洋,在明代是指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海洋诸地,约当于今之印度洋。明成祖即位后,欲向海外炫耀中国的富强,决定派人出使西洋。1405年6月,郑和首次奉命出使南洋群岛及印度洋一带。他率领一支有62艘船的舰队,载有将士2700余人和大量金、帛、货物。据史载,郑和的宝船,最大船长44丈,宽18丈,装有12帆。1405-1433年间,郑和率舰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在后期的几次远航中,郑和的舰队载有前来朝贡的各国使节,还携有赠送各国国君的礼品。明朝赠予和交换物品大多为丝绸、珠宝、瓷器等,换回大量的琥珀、珊瑚、珍珠、玛瑙、药材等,多数是供朝廷享用的奢侈品。 ——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3艘帆船、90名水手组成的舰队,从西班牙的巴洛斯港出发,驶入大西洋,两个多月的茫茫航行,连陆地的影子都看不到,就在几乎绝望的时刻,突然发现了一个海岛(这属于巴哈马群岛),大家高兴得犹如绝处逢生,一同舍舟登岸。(哥伦布一直到死时都认为这是亚洲的一个海岛)。到达古巴和海地后就返航回西班牙。……1502年他进行了第4次航行,但还是没有看到中国的影子。1497年7月,达·伽马率领4艘帆船160人从葡萄牙启航,向南航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岸航行,再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5月到达印度洋,达·伽马在印度出卖他从葡萄牙带来的商品——小型物件及毛织品之后,便买进胡椒、肉桂等香料,在1499年返回葡萄牙。这批货物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用的60倍。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完成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行,从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二,完成下表(自定项目,完成4个,4分) 历史事件项目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哥伦布达·伽马时间1405-1433年1492-1502年1497-1499年(2)根据上表,对比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有什么特点?(3分)(3)请选择以上任一航海壮举,评析该事件所产生影响?(4分)(4)自郑和死后,明朝虽然也间或有舰队出洋,但规模、历时、影响都远不及郑和,郑和的航海资料甚至都被毁损,明朝在海外的声誉也大不如前了。联系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你认为明朝政府后来再也没有开展这样大规模的航海活动的原因是什么?(4分) 24.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 美国学者卡特:造纸术和印刷术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材料二: 林则徐在广东设立译馆,翻译一些西方书籍,组织编译了《四洲志》;魏源于1842年编写了《海国图志》全方位介绍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各种情况;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1847年,容闳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开始了留学生涯。材料三: 伏尔泰在他的工作室里挂了一幅孔子像,写过一部戏剧《中国孤儿》;而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固守华夷有别的观念,尽力阻止留学生计划,断言接受教育的中国学生纵能学成回国,非特无益于国家,并且有害于社会。1881年,清政府下令留学生一律调回国内。(1)以上哪些材料能说明“东学西渐”的?哪些材料能说明“西学东渐”的?(4分)(2)近代的“西学东渐”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2分)(3)从材料三中可知,中西方对于相互文明的交往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试简要说说这种态度的不同对双方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4)从“东学西渐”、“西学东渐”的不同影响,你有什么感想?(2分)25.改革是国家发展前进的动力,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共14分)材料一: 日本近代化的尝试政治方面废除全国所有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军事方面开始实施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材料二:中国近代化的尝试:①政治方面: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维新人士,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②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和铁路、矿产总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军事方面:训练新式陆军,裁减旧军队。④文化教育: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派人出国留学。材料三:习近平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必须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21教育网(1)材料一指的是日本的哪一次改革?材料中的改革给日本产生什么影响?(5分)(2)材料二指的是中国的哪一次改革?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析这次改革。(3分)(3)你认为材料一、二中的哪些“经验”值得当前中国改革借鉴?(3分)(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当前改革应该注意哪些方面?(3分)2015年八下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一)参考答案23.(15分)(1)(主要看自定项目是否符合对比要求,至少设计3个,3分)船只:62、3、4;人数:27000、90、160;次数:7、4、1;成就: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强了各国友好往来、发现美洲新大陆、发现了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路;(4分)(2)时间早、船只大、人数多、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在印度洋等;(3分)(3)郑和下西洋,炫富、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等;(4分)(4)远航没有和贸易有效结合,赠予大量物质财富,换取供朝廷享用的奢侈品和海外诸国形式上的藩属关系。结果开支巨大,库存为虚,被后来任事者视为耗民伤财之举。此后明朝政府也不愿再开展这样大规模的航海活动。(4分)(言之有理即可)21cnjy.com24.(11分)(1)①四大发明对西方的影响;孔子对伏尔泰的影响;②林则徐译《四洲志》,魏源编《海国图志》,容闳留学美国。(4分)(2)中国的有识之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特别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感受到了落伍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向西方学习”成为当时有识之士认为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有效途径。(2分)(言之有理都给分)www.21-cn-jy.com(3)西方社会对“东学西渐”持开放接受态度,而此时的中国社会对“西学东渐”却极力阻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方面导致控中国失去了学习西文工业文明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把自己跟世界隔离了,远离了工业文明发展的大潮;一方面西方社会在汲取东方文明成果(如利用指南针开辟了新航路,利用火药发展武器),使自己变得更强大,在世界发展大潮中居于前列;(3分)(言之有理都给分)(4)①要坚持改革开放政策;②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③要放眼世界,具有全球观念,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之中。 (2分)(言之有理都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