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课时光的折射 透镜复习(2)(共16张PPT)(含答案)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苏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7课时光的折射 透镜复习(2)(共16张PPT)(含答案)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苏科版)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光的折射 透镜》复习
第二课时
2. 3.5 探究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例7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中的应用。
例8 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具有保护视力的意识。
课标要求
知识梳理
光 源
规律
三线两角
两种 介质
光的折射
“空中角大”
应用
现 象
透 镜
相关名词
奥秘
O
F
F
F
F
O
分类
凹透镜
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
望远镜与显微镜
视力的矫正
发散作用
会聚作用
应用
放大镜
幻灯机
照相机
探究实验
成像规律
虚像
实像
缩小
放大
眼 睛
矫正方法
视力缺陷
1.凸透镜成像中的两个特殊点:
知识回顾
凸透镜成像规律
F
F
(1)焦点:
物距
物距
成实像
成虚像
(2)两倍焦距处
F
F
物距
物距
成缩小的像
2f
2f
成放大的像
焦点:
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两倍焦距处:
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F
F
知识回顾
凸透镜成像规律
2.像的位置和大小变化规律:
2f
2f
F
F
2f
2f
F
F
(2)像随像距增大而增大
(1)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同
知识回顾
凸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与焦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1)当物距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____________。
(2)当物距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_____________。
(3)当物距_________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_____(填“实”或“虚”)像。
(4)成实像时,烛焰的像和烛焰在凸透镜_________(填“同侧”或“两侧”);
成虚像时,烛焰的像和烛焰在凸透镜__________(填“同侧”或“两侧”)。
2.凸透镜成像规律提炼:
(1)两点: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__________;
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_____________。
(2)像的变化:
物距增大,像距_____(填“增大”或“减小”),所成的像_____(填“变大”或“变小”)。
u>2f
2f >u>f
u<f
v>2f
2f >v>f

两侧
同侧
焦点
两倍焦距处
增大
变大
典型试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
1.(2023·内蒙古赤峰)如图所示,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风景,看到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
D
2.(2023·湖南益阳)点燃蜡烛,烛焰通过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成缩小的像。现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替代透镜甲,且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烛焰通过凸透镜乙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倒立的虚像 D.正立的实像
3.(2023·山东东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
B.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
C.燃烧的蜡烛不断变短,光屏上成的像会下移
D.保持蜡烛与光屏不动,向左移动透镜至合适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A
D
(2)将烛焰、光屏的中心调到凸透镜主光轴上,将烛焰放在一倍焦距以内,移动光屏_____(填“能”或“不能”)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组装器材时,应将________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___________上,目的是使烛焰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距(u): 到凸透镜距离;像距(v): 到凸透镜的距离。
烛焰
知识回顾
凸透镜成像实验
成在光屏中央
主光轴
物体

(1)将烛焰、光屏的中心明显不在凸透镜主光轴,将烛焰放在一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烛焰、光屏的中心不在凸透镜主光轴上
不能
3.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不能得到像:
不能
物距小于焦距,此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虚像
(3)将烛焰、光屏的中心调到凸透镜主光轴上,将烛焰放在一倍焦距以外,使物距略大于焦距,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像距太大,光具座长度有限。
知识回顾
(1)在光屏上找到一个烛焰的像,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像的上下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轻轻拂动烛焰,观察光屏上的烛焰像与烛焰的左右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4.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像的变化:
(3)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烛焰相比,选用“F”光源作为物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光屏上找到一个F光源清晰的像,用手指紧贴凸透镜,光屏上______(填“有”或“没有”)手指造成的阴影或手指的像;用纸贴着凸透镜,逐渐增大纸遮住凸透镜的部分,光屏上像的大小______,像的亮度_______。
(2)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向 移。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凸透镜和烛焰不动,光屏应向_____移;如果光屏和烛焰不动,凸透镜应向_____移;如果凸透镜和光屏不动,烛焰应向_____移。
相反
相反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上下和左右的位置关系
没有
不变
变暗
凸透镜成像实验
典型试题
凸透镜成像实验
1.(2023·辽宁丹东)小潘同学选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
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在____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现象更明显;
(2)小潘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______________;
(3)小潘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恰好呈现一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当小潘的眼睛在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 ________、放大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较暗
光屏中央
缩小
变大

正立
放大镜
知识回顾
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
像的性质:
F
F
应用条件:
调节方法:
正立放大的虚像
1.放大镜
像的性质:
应用条件:
倒立缩小的实像
2f
2f
F
F
3.照相机
调节方法:
应用条件:
2.投影仪
2f
2f
F
F
像的性质:
倒立放大的实像
调节方法:
像变大
像变小
物距
像距
u>2f
2f >u>f
u<f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像变小
物距
像距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像变小
物距
增大
减小
典型试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
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的实验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烛焰在如图所示位置所成像的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B.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向右移动光屏可得到烛焰所成清晰的像
C.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42cm刻度线处,烛焰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D.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像
2.(2021·江苏常州)2021年5月15日,中国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屈原在《天问》诗句中所表达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如图甲,“祝融号“火星车驶离平台的过程中,其后置照相机对着平台先后拍摄得到乙、丙、丁3张照片,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 ______透镜,拍摄过程中相机镜头逐步 _________(向外伸/向内缩)。
D

向内缩
知识回顾
人眼与视力矫正
视神经
0.1
1.人眼的晶状体相等于__________,视网膜与晶状体之
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人眼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弯曲度,
即改变________________,实现远近不同物体的像均
成在________上。
2.视觉暂留:人眼在外界景物消失后,________对它的印象还会延续______s左右。
晶状体
视网膜
视网膜
晶状体的焦距
凸透镜
3.常见的视力缺陷有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都是由于人眼的调节功能降低。
4.视力缺陷的形成原因:人眼的调节功能下降,物体的像______成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
远视眼
5.近视眼不能看清_____处的物体,此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方,必须用____透镜来矫正,能使像向_____移到视网膜上。
6.远视眼不能看清_____处的物体,此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方,必须用____透镜来矫正,能使像向_____移到视网膜上。








不能
典型试题
1.(2023·黑龙江牡丹江)关于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说法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B.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C.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人眼与视力矫正
2.(2023·广西)为矫正远视眼,佩戴的眼镜片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D
D
检测反馈
1.(2023·内蒙古包头)物理课上,同学们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物体,透过凸透镜不能看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放大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
2.(2022·江苏镇江)如图所示,凸透镜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先后在P同侧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且甲处的像比乙处大,则(  )
A. 甲处可能成的是虚像 B. 乙处像可能是放大的
C. P点位置在甲的左侧 D. 蜡烛移动方向向左
3. (2023·江苏扬州)如图1,在装有水的杯子里,小红将一支铅笔分别紧贴杯壁内、外竖直放置,两次都观察到铅笔放大的像,俯视图如图2、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2中铅笔向前移,像一直变小
B. 图2中铅笔向前移,像先变小后变大
C. 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一直变大
D. 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先变小后变大
B
B
A
检测反馈
4.(2023·辽宁本溪)小宋进入实验室准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恰好看到窗户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此时凸透镜和光屏分别在光具座的50cm、61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
(2)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20cm刻度线处,凸透镜、光屏保持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不变,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可以适当的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在(2)的基础上,把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模糊了,可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适当位置放一个度数合适的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使光屏上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图甲光屏上窗户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_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如果实验室只有焦距为“10cm”和“20cm”两种规格的凸透镜,根据他观察到的现象,可知光具座上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缩小
照相机
10
同一高度

远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