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课件 (共5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课件 (共52张PPT)

资源简介

(共52张PPT)
5.4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重要 物质 发现 [知识体系] 叶绿体 场所 光合作用 过 程 结构 影响 因素
知识体系 核心素养
层 误 、 县 质 、 县 粒
光照、 CO 、温度、水 和矿质元素等
光反应 ATP、[H] AP 、PF 暗反应 条件
有光、无光均可
返回
从1771年20世纪40年 代揭示出光合作用的过

条件
光照
色素的种类
色素的颜色
叶绿素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
类胡萝卜 素 叶黄素
黄色
胡萝卜素
橙黄色
考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及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知识梳理 重难透析
1.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返回
(1)色素的功能:叶绿素主要吸收 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
吸 收 蓝 紫 光 。
(2)色素吸收光的范围: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390~760 nm, 叶 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 可见光 ,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2.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分析
返回
②基质: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
③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色素和与光 反应有关的酶
返回
(2)结构
内部
决定
3. 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1)结构模式图:
外表:①双层膜

(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证明
(4)恩格尔曼的实验:好氧细菌只分布于叶绿体被光束照射的
4.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连线]
A. 点燃的蜡烛(或
小鼠)与绿色植 物,密闭—-蜡 烛不易熄灭(小 鼠不易死亡)
a.只有在阳光
下,植物才
更新空气

关键实验设计
①普利斯特利
实验结论
科学家
b.植物可以更 新空气
c.光合作用的
产 物 除 O 外 , 还有淀粉
d.光合作用释
放 的 O 都 来 自 水
C.500 多 次 实 验 确
认 实 验 条 件
D. 绿 叶
h

12

e.光合作用把 光能转换为 化学能
-B-d
萨克斯
⑤鲁宾和卡门
②英格豪斯
梅耶
E.根据能量转化 与守恒定律
B. 向 植 物 提 供
提示:
返回
-A-b
-E—e
1. 判断正误:
(1)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 )
(2)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 )
(3)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吸收绿光( × )
(4)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 )
(5)液泡中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6)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返回
(1)实验时预先对植物进行暗处理,其目的是
消耗掉原有淀粉,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实验中 a与b、d 对照可证明光合作用需叶绿体,
e与b、d 对照可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3)本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淀 粉
返回
2. 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 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
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请思考:
题组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 ( 2016 · 全国课标卷Ⅱ)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
是 ( C )
A. 叶 一 情 下,光 利 乙醇中
B. 构 可见光,可见光不包括红外光和紫外光 中 吸 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甲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的光都是


π


合作用
上 上 应

工LL


题组演练
分类练习 提炼方法
返回
③上所含色素均含Mg2+, 故缺Mg2+ 时这些色素都无法合成
D. 在③上形成的产物[H]和ATP进入④中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
1. 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高等植物叶绿体结构模式图,下
叶绿素分子中含Mg +, 胡萝卜素、叶黄素中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素对绿光吸收最少
不含Mg +
页 组 演 练
分 类 练 习 提 炼 方 法
返回
.
A
nn
解析: 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
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红光和蓝紫光位于可见光谱的
两端, 所以叶绿素b吸收可见光的峰值在可见光谱的两端, A 正确。
2. (2019. 湖南郴州一中质检)某同学从杨树叶片中提取并分离得到4 种色素样品,经测定得到下列吸收光谱图,其中属于叶绿素b的是
( A)
波 长 /nm A
返回
的百分比
的百分比
B
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 一般植物在
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
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
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叶绿素中含N、Mg 等必需元素,缺乏N、Mg
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片变黄
归 纳 提
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三大因素
光照
温度
必需
元素
返回
恩格尔曼的实验能够证明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但不能定量分析光合
B. 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D.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0分别标记H2O和CO2, 证明
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H2O 而不是CO2
题组二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3.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C )
危俗小受的关拉足重方列了小筛元言 作用生风时 礼里
返回
A.
B. 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 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片,变成蓝色
C. 将叶绿体色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 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区域主要是红光和蓝紫光 区域
D. 将经饥饿处理后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有充足14CO 的密闭透明的 照光小室内,3小时后在叶内淀粉中可检验到14C 的存在
4. (2019 ·湖北鄂西部分优质高中联考)以下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
叶绿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中只含有色素,不能完成光反应,也
不能产生淀粉
后溶液呈监色
返回
恩格尔曼的实验示意图 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
A. 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的淀粉 B. 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
C. 两实验中只有恩格尔曼的实验设置了对照
D. 两实验均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
5. 下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 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返回
归 纳 提
恩格尔曼实验方法的巧妙之处
(1)巧选实验材料: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 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 氧气的部位。
(2)妙法排除干扰因素: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 气和除极细光束外其他光的干扰。
(3)巧妙设计对照实验: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叶绿体上 可分为光照部位和黑暗部位,相当于一组对照实验,临 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的实验再一次验证实验结果。
返回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过程
1.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反应式: CO2+H20 (CH20)+02。
叶绿体
光能
图中:①O2 ,② [H],③ C3 ,④ CO2,
参加催化
(CH O)

酶 原多种酸
ATP.

ADP+Pi
H O、 水的光解,①
返回




场所: 叶绿体基质

CO2+C5 2C3
物质变化 ATP、[H]
2C3 酶 (CH2O)+C5
能量变化: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
场所: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光能
H2O 酶 02+[H]
物质变化 光能
ADP+Pi 酶 ATP
能量变化:光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Ⅱ:暗反应
I: 光反应
化学能
返回
助 学 巧 记
巧记光合作用过程的“ 一 、二、三、四” 一个 场所叶绿体
二个 阶 段 光 反 应 、 暗 反 应
水的光解、ATP 的形成;
暗 反 应
CO 的 固 定 、C 的 还 原
光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C H O 中稳定的化学能
物质 变化
光反应
能量
三种
四种
返回
光能
6CO +12H Q 叶绿体 C H O +6H O+6O
2.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及各元素的去向
返回
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条件 需色素、光、酶 不需色素和光, 需要多种酶 场所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物质 转化 (1)水光解:2H2O光酶4[H] +02; (2)ATP的合成:ADP+Pi+ 光能ATP ①CO 的固定
②C 的还原 能量 转换 光能→ 电能→ATP中活跃的 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 (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关系 光能 H O 光反应 [H] ATP ADP+Pi CO 暗反应 (CH O)
3.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返回
O
1. 判断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叙述的正误。
(1)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H2O(×)
(3)破坏叶绿体外膜后, O2 不能产生(×)
(4)离体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H] 和CO2 后,可完成暗反应( √)
(5)光照下叶绿体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6)光反应将光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ATP 中(×)
(7)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弱和光质有关,而与光照时间长短无关( ×)
(8)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CO2 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 基质、线粒体基质( √)
(9)H2O 在光下分解为[H]和O2 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返回
(1)结构A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变
光能转变为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2)当供给14C02时,放射性出现的顺序是: CO2 → C3 → 甲
(3)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 上 升 C3的合成速度将会 降 低
2. 下面是光合作用的图示,请分析:
返回
重难透析 突破重难 名师点拨
1.利用同位素示踪法判断光合作用 C、H、O 的转移途径
(3)O:H (CH 18O)。
(1)H:
(2)C;
返回
2. 环境改变时光合作用中各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光合作用中C3、C5及ATP和ADP含量变化可以
采用以下过程分析。
(1)建立模型:
H O 02
2C
水的光解 ④ CO
[H] ③
光-Wf 体 Cs
① (CH O)
ADP+Pi
返回
ATP


催化
多种
色素
叶绿
① 需在绘制光合作用模式简图的基础上借助图形进行分析。
② 需从物质的生成和消耗两个方面综合分析。 如CO2供应正常、光照停止时C3的含量变化:
C 的消耗
量减少
C,含量增加
光照 ①②过 [H],ATP 停止→程停止→减少
CO 供应正常→C 的生成量不变
③过程
减弱
返回
条件 过程变化 [H]和 ATP C3 C5
(CH2O)
合成速率
光照由强到弱, C02供应不变 (图甲) ①②过程减弱, [H]、ATP减少, 导致③⑤过程减 弱,④过程正常 进行 减少 增加 减少
减小
光照由弱到强, CO2供应不变 (图乙) ①②过程增强, [H]、ATP增加, 导致③⑤过程增 强,④过程正常 进行 增加 减少 增加
增大
(2)含量变化分析过程与结果:
条件 过程变化 [H]和 ATP C3 C5
(CH20) 合成速率
光照不变, C02由充足到 不足(图丙) ④过程减弱, C3减少,C5增 加,导致③⑤ 过程减弱,① ②过程正常进 行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小
光照不变, CO2由不足到 充足(图丁) ④过程增强, C3增加,C5减 少,导致③⑤ 过程增强,① ②过程正常进 行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大
返回
Cs 、[H] 、ATP
(CH O) 合 成 量 时 间

CO CO
充 足 不 足
Cs 、[H] 、ATP C 、(CH O) 合 成 量
时商


C 、(CH O)
合 成 量
Cs 、[H] 、ATP、
时商
返 回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
相关曲线:

CO 充
0
0
光照弱C
物质的量
CO
不 足
光照强

0
解析: 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判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H]、 ATP、CO2、(CH2O)、 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 的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C3 化合物还
原过程中需要ATP,CO2 固定过程中不需要ATP。
A.⑤ 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
B.⑥ 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C. 图示①~④依次为[H] 、ATP 、CO2 、(CH2O)
D.② 不仅用于还原C3 化合物,还可促进③与C5 的结合
返回
解析: 细胞质中不能发生光合作用过程, A 错误;光合作用 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这是因为在类囊体薄 膜上含有色素和相应的酶,因此在B 试管的叶绿体中可检测到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 B 正确;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暗反 应的场所,不能发生光反应, C 错误; D 试管中虽含有叶绿素, 能够吸收光能,但是可能因为缺少光反应所需要的酶和ADP、
Pi等物质,因此光能的转化也无法进行, D 错误。
2. (2019 ·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期末)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小组的 同学把菠菜叶磨碎,分离出细胞质和全部叶绿体。然后又把部分叶 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四支试管内,并进 行光照。在A、B、C、D 试管中,哪一支试管能检测到光合作用的
光反应过程( B )

返回

A. 日 f为NADP+ K分的吸收,③表示水的光解
B、c 为ATP,f 为[H]
C. 将b物质用180标记,最终在(CH2O) 中能检测到放射性
D. 图中a 物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色植物能利用它将光能
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 返回
3. 下面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中a~g 为物质,①~
⑥为反应过程,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有 关判断错误的是 ( B )
易 错 提醒
(1)氧气是水光解的产物,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生, 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内产生的。
(2)色素吸收、传递、转化能量过程中不需要酶的催化, 而ATP的合成、 CO2 的固定、 C3 的还原离不开酶的催化。
(3)叶绿体离开细胞,保持适宜条件仍可进行光合作用;
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 和CO2 后,也
可完成暗反应。
(4)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只用于暗反应阶段,不 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其他生命活动所需ATP 只能来自 细胞呼吸。
返回
nⅢ 法 卬 法 出 水
由题意知,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 停止光照后,光反应停止, NADPH 和ATP 下降, C 的还原减弱直至停止,而 CO 的固定则继续进行,但由于缺少NADPH 和ATP,C 不能被还原而积累, 使C 迅速增加; C 是植物体细胞内具有一定数量且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当
CO +C →2C 后,C 又不能被还原再形成C 时,C 将迅速减少。所以,在 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
分析,此时叶绿体中C 迅速增加, C 迅速减少。
题组二 环境变化对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4. 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 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 体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 C )
A.C3 和C5都迅速减少
B.C3 和C5都迅速增加
5. 下 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 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箭头所指为处理开始时间)
返回
C3 →t4, 光 照 强 度 不 变,光台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
碳反应增强的结果
D. t 4 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 和Pi 含量升高,C3 化合物还原后
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t2→t3, 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CO2 浓度,此时光
加快。 照充足且恒定,若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不会提高
t3→t4, 碳反应增强, 一定程度上加快
将再提 ATP和ADP的转化, 同时促进了光反应
3
水的光解、 O2 释放发生在叶绿体类
, 基 质 中 水 光 解
光照,光合速率
豪体膜上,而不县吐绿休基质由
返回
易 错提 醒
(1)以上分析只表示条件改变后短时间内各物质 相对含量的变化。
(2)以上各物质变化中, C3 和C5 含量的变化是相 反的, NADPH 和ATP 含量变化是一致的。
返回
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
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 相互分离
考点三 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原理]
提取
分离
返回
步骤 操作要点
说明
研磨 二氧化硅 碳酸钙 无水 乙醇 绿叶
①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 叶中的色素
②Si02:使研磨更充分
③CaCO3:防止研磨时叶绿素受到破坏
过滤 研磨后用单层尼 龙布过滤 制备滤 纸条 剪去两角的滤纸条一端1 cm处 用铅笔画一条细线
剪去两角以保证色素在滤纸上扩散均 匀、整齐,否则会形成弧形色素带
画滤液 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色素滤液,沿 铅笔线均匀画一条滤液细线, 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①滤液细线要细、直
②干燥后重复画一两次,使滤液细线 既有较多的色素,又使各色素扩散的 起点相同 返回
[实验流程]
色素 分离 将适量层析液倒入试管→插入 滤纸条→棉塞塞紧试管口 棉塞 滤液细线 层析液 实验 结果 分析 色素种类 色素 颜色 色素 含量 溶解度
扩散
速度
a.胡萝卜素 橙黄色 最少 最高
最快
b.叶黄素 黄色 较少 较高
较快
c.叶绿素a 蓝绿色 最多 较低
较慢
d.叶绿素b 黄绿色 较多 最低
最慢
a
b
C d
返回
【实验成功的关键】
(1)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含有较多色素。
(2)研磨要迅速、充分。叶绿素不稳定,易被活细胞内的叶绿素酶水 解。充分研磨使叶绿体完全破裂,提取较多的色素。
(3)滤液细线不仅要求细、直,而且要求含有较多的色素,所以要求 待滤液干后再重复画1~2次。
(4)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 得不到色素带。
返回
1.(2017. 天津红桥期中)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
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 析的结果(I、Ⅱ、Ⅲ、IV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限 业 明 尸 欢 又 法 抽 融 业 扣 击 工 主 人 且 上始
强从光下,习 山叶EA绿素UIU含HIT/量较正常H光JNX照下认少 .常光照下强
题组演练 分类练习 提炼方法
要重复2~3次,且必须是一次画线风干后再进行下一次画线
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从大到小依次是I>Ⅱ>Ⅲ>IV
JMafXE
返回
HKil
\
2.(2018. 江苏淮安二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利用新鲜绿色 菠菜叶为实验材料,用层析法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 由于操作不同,而得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
色素相对含量
返回




解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属于有机物,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难溶 于水,所以不能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 A 正确;乙中每种色素都 有,但含量很少,可能是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浓度太低导致的, B正确 丙中每种色素都有,但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较多,叶绿素a 和叶绿 素b含量较少,这不应该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C 错误;丁中叶 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很少,可能是研磨时未加入CaCO3 破坏了叶绿素,
因为与类胡萝卜素相比,叶绿素更易受到破坏, D 正确。
A. 甲可能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 B. 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 C 丙可能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D. 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返回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
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②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
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
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未画成一条细线。
(3)滤纸条上看不到色素带
①忘记画滤液细线。
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4)滤纸条上只呈现胡萝卜素、叶黄素色素带
忘记加碳酸钙导致叶绿素被破坏,或所用叶片为“黄叶”。
[全国卷 · 真题体验]
例1、(2017全国卷Ⅲ)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
波 长 类胡萝卜素不吸收红光 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 头明岁下系在红元区吸收的元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 的合成
B.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 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 叶片在640~660 nm 波长光下释放O 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关键点拨:各种色素吸收的光谱不完全相同,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而类胡萝卜素则主要吸收蓝紫光,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 听课记录:
研析高考 真题感悟
返回
例2、(2016 ·全国卷Ⅱ)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
是( c )
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 构 成 叶 绿 素 的 鲜 可 以 中 炼 物 的 想 从 土 壤 由 吸 收
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叶绿体中的色 C.i 素主要吸收红光、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
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返回
例3、(2018 ·全国卷Ⅲ)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 类囊体膜 上,该物质主要 捕获可见光中的 蓝紫光和红光 (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 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
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 增加 。当叶面积系数
超 过b 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 群体光合速率不变,但群体呼吸速率仍在
增加,故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
(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 O 量 相 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 低 (填“高”或“低”)。
返回
叶面积系数
[自主卷 ·真题借鉴]
例1、(2018.北京理综)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
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
照光后DCIP 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 D)
A. 需要ATP 提供能量 B. DCIP 被氧化
C. 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 会产生氧气
光反应过程中,光合色素利用光能,将水分解成[H]和氧气,同时 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 ADP 与Pi发生化学反应,生成ATP,A、
C错误, D正确; [H]将DCIP还原,使之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B 错误。
例2、(2017.天津理综)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
的花青苷为水溶性。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 无法达到目的的是( D )
A. 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 用 水 作 层 析 液 观 察 花 青 苷 的 色 素 带
细胞中的染色质只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染色体, C. 而表皮细胞无分裂能力,细胞中无染色体
D.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返回
例3、(2017.海南单科)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阳光下, 一段时间后
发现有氧气放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离体叶绿体在自然光下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
B 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此在红光和
c .: 蓝紫光下,叶绿体会产生氧气
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的能量是光能
添 T 所 工 平 n 肌 主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