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9.我和我的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家庭关系教育的启蒙。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二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而编写的。本课包含了四个板块。“我来到我家”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出生给家庭带来的喜悦,从而巩固自己与家人的亲密联系。绘本故事《我和弟弟》讲述了一个双胞胎家庭中兄弟相伴成长的故事,体现了家庭中的手足之情。“我的家人”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家庭伦理关系。教材上的家庭结构关系图以树为背景,隐喻三代家庭关系。“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 ’”旨在从相貌、性格和做事习惯等方面,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和家人血脉相依的亲情关系。“家人的故事”重在引导学生加深对家人的了解,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关心家人的一种方式。教材上中学生之间的讲述涉及奶奶和叔叔,暗示“家人”不必局限于三口之家,也可以是大家庭的所有成员。二、学情分析现在一年级学生的家庭结构简单,父母基本是“80后”,身为独生子女“二代”的他们常会把“家人”的认知局限于“三口之家”或者“五口之家”,并不太了解中国传统的伦理辈分的称呼,以及传统的中国家庭的伦理关系,很少有人去关注自己的出生是不是被家人欢迎和接纳。“小家庭”的生活现状,使得学生忽视了平日不常来往或远在外地的家庭成员。他们对家中的成员了解不多,对家人情况也不会主动了解。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倾向比较严重,很少会去关心家人的情绪与感受,不知道感恩、目无尊长的现象比较突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自己出生时家人的心情和故事,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形成积极的家庭关系体验。2.完成树状家庭结构关系图,初步认识家庭结构,知道家庭成员的称谓,并体会一家人就像枝繁叶茂的大树,每个人都很重要。【教学重难点】1.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2.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视频、音频学生:1.准备一张全家福。2.完成课前调查:询问爸爸妈妈自己出生时的故事。【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唤醒话题1.播放音频:婴儿啼哭声。你听到了什么呢?2.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那一天,你呱呱落地,来到你的家。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今天就让我们以家为话题,一起来说说《我和我的家》。(二)课中体验,引出话题活动一:我来到我家1.情景再现:“宝宝出生那一刻”在家人的期待中,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同学们,你知道你出生的时候,你的家人是怎样欢迎你的到来的吗?你的出生为家人带来了怎样的情景呢?请你讲一讲你出生的故事吧。总结:你们有没有发现,你的出生,对于你的家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2.爱心展现:出生时家人制作的纪念品。(课件展示)是啊,一个新生命的降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新的幸福的到来。爸爸妈妈见证了我们的出生,还有很多其他的小物件也纪念着我们的成长。小组内展示自己出生时的婴儿照片,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样子。3.小结:你的到来后,家便多了许多乐趣。看着你的慢慢成长是家人眼中最幸福的事。现在,让我们一起听一首歌,唱一唱动一动吧。动画歌曲:《吉祥三宝》活动二:介绍我的家人1.歌词唱的真好,我们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同学们,除了爸爸妈妈,你的家里还有哪些家人呢?2.咱班圆圆的家里也有很多家人,现在她想邀请我们一起去她家做客,认识一下她的家人,介绍一下她的家人。出发前,老师问问大家,去别人家做客,要注意些什么呢?是的,咱们要懂礼貌。准备好了吗?出发咯。出示录制好的视频:我的大家庭3.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像圆圆一样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呢?请你拿出全家福,对着照片在小组内介绍一下你的家人吧!活动三:家庭关系我知道1.了解家庭关系图圆圆以树为背景,做了一张这样的家庭关系图,我们来看一看吧。祖辈是家庭的根基,父辈是家庭的枝干,我辈是家庭的新叶。我们一家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枝繁叶茂。 2.学习《家庭礼貌称呼歌》知道了家庭成员的称呼,明白了我们与他们的血缘关系。不过家里人一多,称呼上就难免犯糊涂。老师小时候就有这样的烦恼,家里来了客人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他,你们有这样的烦恼吗?为了解决这个烦恼,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首《家庭礼貌称呼歌》,请你看着歌词,一起唱一唱,记一记吧。歌曲:家庭礼貌称呼歌3.游戏:家庭成员连连看记住了这些家庭成员的称呼吗?这回清楚了吧!现在咱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做家庭成员连连看。记住家庭成员的称呼,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老师为你们点赞。(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里充满了欢乐,充满了爱。我们要爱我们的家。老师希望周末空闲时你可以与大家庭中的家人一起吃一顿饭,送上一个温暖的拥抱,让爱永远在我们的身边。课后请你像圆圆一样绘制一张自己的家庭关系图,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下节课再见!(四)深化感悟,指导生活请你对家人说一句关心的话语,给长辈捶捶背捏捏肩洗洗脚,递杯热茶,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等,用行动去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板书设计9.我和我的家相亲相爱 快乐幸福 温暖 枝繁叶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一家人性格、脾气等方面的相同点,体会家人间血脉相连的意义。阅读“家人的故事”,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产生对家人的敬爱之情。2.阅读“家人的故事”,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产生对家人的敬爱之情。3.通过了解家人的兴趣、工作、日常生活故事等,形成关心家庭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感,爱自己的父母长辈。【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视频、音频【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唤醒话题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家庭成员的称呼,你还记得吗?那老师来考考你们咯。妈妈的兄弟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同学们记得真清楚,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我和我的家》。(二)课中体验,引出话题活动一:游戏--我是小侦探1.出示:一个家长,两个孩子图片,猜猜是谁的家长?2.小朋友一定玩过找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做小侦探,找出图片(细节)中相同之处吧!活动二:访谈--我是小“影子”1.你是跟谁学的这个动作?出示照片(爸爸图片)2.采访当事人:你怎么会和你爸爸那么像呀?你就像爸爸的小影子一样。小结:是的,我们是一家人,血脉相连。所以在外貌上,会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我们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相互影响,所以在性格、爱好等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3.你们还有谁有特别像爸爸或者妈妈的动作吗?师小结: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家长的影子。4.绘本我来读.出示:亮亮的绘本。活动三:扮演--我是小演员1.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家长的影子,谁来演一演自己的家长?(预设:你妈妈什么情况下会有这样表现呢?你家长什么情况下会有这个动作呢?)2.你把妈妈演得活灵活现,能说说你的妈妈的一些小故事吗?3.请小组合作说一说自己最想讲的家人的故事。4.请小组推荐一名参加班级展示。活动四:分享--我说心里话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到这里,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收获,谁来和我们分享?2.总结:我们和爸爸妈妈是一家人,我们有很多像的地方,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相亲相爱……活动五:唱歌--《让爱住我家》1.我们一来学唱《让爱住我家》,一起来唱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吧2.从出生那天起,因为有了家人的爱,我们被温暖包围。因为有了家人的爱,我们茁壮成长。我们家中的每一个人都在默默的付出着,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小家,为大家做着贡献,我爱他们!爱要大声说出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便利贴,请你在这张便利贴上写上一句你对家人的话,表达一下你的爱意吧!(四)深化感悟,指导生活课后请你听听家人的故事,尝试着了解家中的每一个人,尊敬他们,爱他们,为他们做一些事情。板书设计9.我和我的家血脉相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