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探访古代文明一 、教学目标1、健全人格:学生通过分析两个不了解文化差异所引发的尴尬 场景,形成尊重文化差异的观念与态度,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2、 责任意识:学生通过欣赏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地球上各不相同的自然环境,增强保护文化遗产、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3、 政治认同:学生通过探究人类早期文明成就及其意义,多角度感受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二、 教学重点了解世界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多角度地了解体会古代文明的伟大意义。三、教学难点探访古代文明成就,深切感受古代劳动者的智慧,以及对人类文明的重大影响。四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PPT、视频、动画五、 教学过程一 、视频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那喜欢观看旅游探秘类节目吗 你们 都观看了哪些探秘类的节目,谁来分享一下。《国宝档案》、《探索.发现》、《中国考古大会》《跟着课本去旅行》,观看了这么多有意义的节目,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对以下景观毫不陌生,我们一起来看(播放视 频),今天我们就来一场特殊的旅行,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去探访古代文明。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感知大河文明1、 刚才视频中所出示的这些都是闻名于世的古代遗迹,他们都 出自于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他们分别是哪里,谁来告诉大家 ( 摆板贴)原来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早期四大文明啊!2、 那这些早期文明都分布在哪些地区呢 谁能结合地图给大家 讲一讲。(上台指着地图讲)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 这些古代文明都发源于 对大河流域。3、 那为什么这些早期文明都不约而同地发源于大河流域呢 谁 来说说 引导:再来看看这幅地图还有什么发现 北纬20-北纬40度,这些地区大部分位于温带,气候适宜。师小结:原来大河流域有这么多文明产生的有利条件,正如我们 在《全球通史》中的作者写到: “这肥沃的大河流域,孕育了人类最早且最伟大的文明”。(齐读)4、 是啊,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当中,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中 华文明。早在七千多年前的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和六千多年前黄河流 域的半坡人就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考古探秘之旅。活动二:考古探秘之旅1.你们想从哪些方面来探究先民的生活呢 生回答:我想探究他们住的方面 … …好的,接下来小组交流,确定一个探究主题,已经确定好探究主 题的小组,派一名代表领取你们的考古沙盘和工具。领到工具的 同学们先不要着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张考古任务卡,请你来读一读。考古任务卡(一)1.发掘考古沙盘中的“文物模型”2.观察“文物模型”的特点3.推断其产生的原因、用途等信息4.合作完成考古挖掘报告听明白要求了吗 好,开始吧。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我们 一起来听听同学们智慧的碰撞,哪一组先来分享。你们组探究的是哪 一方面 生:我们小组探究的是住这一方面,好,哪个小组也探究的 是住这一方面 请你们一起来交流。这两个组都是研究先民住的方面的,他们有什么发现,让我们一起来听。小组 一 (河姆渡)小组二(半坡)师引导:同学们,对比这两种不同的房屋,你有什么发现 是啊, 先民们具有因地制宜的智慧。他们不仅定居了下来,还建造出了 舒适、安全的房屋,真是非常了不起,感谢你们的分享。请把展牌摆好1、同学们现在中国和世界上很多偏远的地区都还保留着这样的的设计,这就是人类文明相融共同的体现。师:除了住这一方面,还有其他的考古发现吗 你们发现的是用,你们发现的也是用。那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分享。小组三、小组四(半坡)。交流师总结:你们的推理条理清晰,有理有据,也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1、除了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幅图片,你还有什么发现 我们可以关注他们的制作方式师:是啊,骨耜是用石器打磨,尖底瓶是用火烧制,先民们不仅 善于用大自然来制造工具,而且学会了用火,利用火可是人类文明非常重要的一步。过渡:刚才,老师看见还有同学挖掘出了陶猪、猪纹陶钵,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发现。小组五交流:同学们,刚才这组同学的发现很有趣,他们提到为什么这两件文物上都出现了猪 你们知道吗 1、如果文物会说话,这只七千多年前的小猪会怎么回答我们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这只小猪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这只小猪是从野猪到家猪驯化的过程)师小结:这两件文物的出土可以证明当时河姆渡人已经实现了从 渔猎到驯养的伟大變革,(摆板贴)这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考古发现!1、 当时他们吃什么呢 请探究食方面的小组来交流。小组六(河姆渡): A: 我们小组挖掘的是碳化稻谷,出土于河姆渡遗址B:同学们,我们看,它出土后都是黑色的,已经是碳化稻,他就是我们现在吃的大米。大米生长在温暖湿润的地方。C:由此我们推断, 当时的先民已经会根据当地的气候种植适合生长的农作物。小组七(半坡)A: 我们小组挖掘的是碳化粟,出土于半坡遗址B:我们发现,它和我们吃的小米差不多,它生长在干燥的气候,怕涝C:由此我们推断在那时先民们已经会根据不同的气候制作不 同的作物,掌握了种植技术。感谢您们的分享,把掌声同样送给他们。2、 同学们,正如这两组同学所分享的这样,这两种不同的 作物都是先民们根据什么的不同种植的 对,根据当地不同的气 候种植的。同学们我们来猜一猜,在河姆渡遗址的挖掘现场, 一 共挖掘出了多少稻谷 一起大声告诉我,我看有的同学已经惊叹了,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是啊,在此之前,我们的先民靠采集过着风餐露宿的 生活,而这些稻谷的出土告诉我们先民们经过长期的努力,逐步 实现了从采集到农耕的巨大转变,(摆板贴)充分体现了古代先民 的智慧,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活动三:考古博物馆之旅1、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探访了古代中国早期文明发祥地, 世界上另外几个早期文明发源地又有怎样的发现呢 那接下来我们的教室就要变成早期文明的博物馆,展品已经出示在了大屏幕上,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第二张考古任务卡,谁来读一读 考古任务卡(二)1、 选择最感兴趣的一幅展品进行探究2、 观察讨论:结合展品和文字介绍,你有什么发现3、 对比推断:早期文明发祥地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听明白要求了吗 你们可以结合课本中的文字介绍和你搜集到 的资料,以及博物馆的介绍来说说你们的发现。2、学生交流:师引 导观察:将神牛犁地刻在贵族用的印章上,你有什么推测 当时古印度人对农业发展十分重视,这样的推测有理有据。相融共通C:两河流域人种植谷物的印章 发现修堤坝、引渠灌溉、洪水 斗争、衣服精致纺织发展 师:大河流域带来的不仅是水源也有可能 是洪水,大河流域的先民们,两河流域的先民们,在与洪水的斗争中 把本身是灾害的洪水,变成了灌溉的资源,这就是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3、 同学们,刚刚通过大家的考古发现,我们知道人类几大早期 文明,他们在农业上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且意义重大。纪录片中,考 古学家的论断也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播放视频)除了农业的发展, 随着文明的演进,各大文明分别出现了文字,文字有什么异同呢 继续分享。D:各国文字图片:发现:关注材质、表现形式上不同、意愿相同记录、沟通交流。师:就地取材的智慧4、 这几种文字,我们最了解的就是甲骨文,我们学校是甲骨文特色学校,走在校园里甲骨文元素随处可见, 一幅幅甲骨文作品无声的传递着古老文字的魅力, 一张张甲骨文书法墨香四溢,沁人心脾,每一位向阳学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片)活动四:文明成就我来说同学们今天这场特殊的考古之旅,带我们了解了先民在农业和文 字方面的伟大成就,可他们的成就不止于此,我们来听。(视频)除 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早期先民的智慧至今还有影响呢 师总结这是数学、这是医学、这是建筑学,这是艺术 ……三、延伸作业同学们,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还远远不止于此,(一副副图片) 他们都对人类文明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课下你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话题继续研究。我们可以把你们的研究汇集起来开个考古发布会。这节课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