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中的一课,这个单元由四课组成,主要是引导学生养成与同伴共享的观念与习惯,针对同伴群体生活中的乐群、互助、分享、合作四个核心主题,反观自己的生活,学习解决与同伴相处时遇到的这些问题,从而促成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的形成。关于同伴交往的教育是贯穿小学低年级整个阶段的,在本套教材中,一年级上册设置了“结交新朋友”的话题,重点是适应新生活,结交新朋友;本册设置的“我们在一起”的话题,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会与同伴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养成在群体交往中的基本行为方式;二年级下册还设置了“我们好好玩”的话题,侧重引导学生了解一起游戏时的规则,学习过有创造性的群体生活。《分享真快乐》一课聚焦分享话题,定位为让学生感受与人分享的快乐,从而形成乐于分享的习惯,本课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图片和少量文字为主,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整篇课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分享阅读更有趣,以绘本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小女孩将妈妈送给自己的书与大家分享,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分享,初步感受分享的快乐;第二部分是分享的魔力,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分享的概念与种类,进一步理解分享行为的意义和价值;第三部分是快乐地分享,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来交流分享带来的乐趣;第四部分是他是“小气鬼”吗,定位于解决低年级学生分享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分享的意义,通过实践演练,体验分享的快乐,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解决思路是设置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获得分享体验,习得分享的技能,学会在生活中与人合理地分享。第二课时引导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知道什么可以分享,什么可以不分享,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突破方法是引导学生在情境模拟中理解分享的原则,要爱惜分享的物品,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东西可以不必勉强与让人分享。教学目标:1.认识自己与朋友交往中的言行,分享与同学保持良好关系。2.认同别人的快乐,学会为别人加油和分享别人的快乐。3.在交朋友的过程中,感受友谊带给人的积极情感体验。知道分享能带给别人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快乐。4 .能够对同学间不接纳和不欣赏的行为进行阻止,并运用正确的方式使大家一同分享快乐。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教学难点是:如何正确理解分享,生活中做到分享有度。教学策略:游戏法,老师带领同学以游戏的方式进入活动,以轻松的方式参与活动。结合体验操作法,学生在亲身体验使用,加入观察法,学生观察视频画面,找出线索了解分享的方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视频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视频,请睁大你的小眼睛,竖起你的小耳朵,看看谁在视频中发现的最多。【视频播放:小动物们去郊游,把自己带来的食物与大家一起分享】师:同学们看的这么认真,快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生:【这里要引导出谁的美食,谁吃?如:某某拿来什么美食?这个美食是某某自己独享吗?】师:是的,小动物们在一起吃谁带来的美食,这就是分享。(板书:分享)师:生活中,像它们这样,你和大家都分享过什么?【情景预设:1、家人间的分享——和兄弟姐妹间的分享玩具、食物等,如:妈妈给我买的小汽车,我和弟弟一起玩;妈妈给我买的生日蛋糕,我与姐姐一起分享2、同学间的分享——文具、食物、玩具、书籍等,如:我把我的玩具拿给小伙伴玩;上美术课时,我把我的水彩笔借给同桌用。】【教师回应:这就是分享;你已经做到了分享;你已学会分享;你是会分享的孩子......】【教师引导:家人间还有哪些分享?同学间还有哪些分享?家人间除了分享过玩具,还分享过什么?】师:同学们把自己的物品与别人一起享用,这就是分享,大家都是爱分享的好孩子,从刚才的分享回忆中你有什么收获?【情景预设:1、同学没有带铅笔我借给他,他很高兴,我也很高兴。2、同学邀请我一起玩他新买的小汽车,很有趣。3、我把喜欢的零食分给小伙伴吃,我们都很开心。】【教师回应:你的分享是高兴的;你的分享是有趣的;你的分享是开心......】师:大家说得真好,生活中的很多实实在在有形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和他人分享。当别人分享了你带来的东西时,你分享了别人的东西。你的心情怎么样?是的,分享给别人是快乐的,被别人分享也是快乐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15.分享真快乐(板书课题)请跟老师一起大声读。二、教学新授活动一:分享阅读真有趣师:同学们喜欢分享吗?老师也喜欢分享呢!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视频播放:小女孩收到了妈妈送给她的书,她带去学校和同学们一起读,在班级故事会上表演书中的内容,课下和更多的同学一起读。】师: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生:【预设:1、小女孩在跟同学分享她的书;2、他们一起读书 3、他们一起表演书中的内容;4、放学后,他们在大树下读书】【教师回应:你观察的真仔细;你有一双火眼金睛;你找的可真准确】师:是的,像小女孩这样,让更多的小伙伴一起阅读自己的书,这也是分享。师:你们平时也愿意分享阅读吗?你是怎样和同学一起分享阅读的?生:【情景预设:1、一起看:我把我的书带来学校和同学一起看;把书放到班级图书角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师回应:是的,你带一本书,我带来一本书,大家都带来一本书,这样我们就能从图书角里阅读很多书很多书);我会和同学交换着看(教师回应:你有一本书,我有一本书,我们交换着看,就能看到两本书了)。2、讲出来:我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教师回应:这是一个好方法;你现在能不能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呢?有请。通过他的分享,你想说些什么?(可能出现:1、我知道了什么;2、听了他讲的故事我感到很开心、快乐、高兴));我在讲故事大赛中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我在我们班的读书群里给大家讲故事;【通过某某讲的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回应:把你知道的道理告诉大家,这也是分享。】3、演出来:我可以把书里的故事表演给大家看(教师回应:这是一个有趣的方法;你现在能不能给大家表演一个?有请。评价。通过他的分享,你想说些什么呢?】师:分享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很多,这是我们班的同学在一起读书;这是同学们带来的书组成的班级图书角,我们读到了跟多的书;我们还组织了好书转转转的活动,可以让同学们读到更多的书;我们班还经常举行讲故事大赛,看同学们讲的多认真呀!当然还有我们学校一直举行的书香校园活动。【课件展示:班级同学一起读书、班级图书角、好书转转转、讲故事大赛、书香校园等图片】师:分享阅读的方法可真多啊,你喜欢分享阅读吗,通过分享阅读你收获了什么?你来说生:师:有了好书,我们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以及用不同的方式跟大家分享。分享阅读让更多的人收获知识、收获快乐、真有趣!(板书:快乐多)活动二:圆圈变变变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体验了分享阅读的快乐,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圆圈变变变的小游戏,好吗?】【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圆圈变变变游戏规则:在每一个圆上简单加几笔,看在规定时间里能变成多少种不同的物品。】师:在小组内交流你们不同的画法,一会我们在全班展示,评选出最会“变”的小组。【教师准备:A4纸打印大小不同的圆圈,让同学们在纸上画画,教师在学生画的时候,可以去引导,启发思维。】师:哪个小组先来给大家展示?讲一讲你画的是什么【教师回应:1、你们小组有()种变法,变化真多呀!2、像孙悟空一样有 72变;3、你们是会“变”的小组(给小组小奖章)】师:从这个游戏活动中,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生:【情景预设:1、我本来只想得出一两种图案,通过与同学分享,现在我知道很多种画法,我很开心!2、我知道很多种画法,我分享给同学的时候,他们很开心,我也很开心!】(板书:收获大)活动三:大家一起来分享师:分享可真快乐,收获可真多,这节课你想和大家分享什么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把想要与大家分享的东西带到学校,你准备好了吗?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按照带来的东西,老师提前把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是:方法组、美食组、游戏组和成果组。我看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赶紧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一起分享一下吧!】【教师准备:1、方法组:七巧板,引导同学们拼出更多的图案,让学生会分享拼图的方法,说一说一起拼图的心情(汇报时要引导学生说出通过分享学会了拼......图案);2、美食组:各种小零食,引导学生说出零食的样子、颜色、味道,吃的时候的心情(汇报时要引导学生说出通过分享品尝到了......零食的味道);3、游戏组:小游戏道具,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怎么玩游戏,一起玩游戏的心情(汇报时要引导学生说出通过分享学会了玩......游戏);4、成果组:学生的奖状、证书、表扬信、手工作品等,引导学生说出来怎么得的奖状,怎么做出来的手工作品(汇报时要引导学生说出通过分享知道了成功都来之不易、高兴心情)】师:小组分享时间到,谁先来说说你们小组的分享?生:我们组要分享的是···,我是···做的【教师回应:1、方法组:你有一种方法,我有一种方法,他也有一种方法,我们一起分享,就能掌握更多种方法;2、美食组:你有一种美食,我有一种美食,他也有一种美食,我们一起分享,大家就尝到了更多的美食;3、游戏组:游戏真好玩啊,你有一种玩法,我有一种玩法,通过分享大家就能了解到更多的玩法;4、成果组:奖状/证书/表扬信是你努力得来的,通过你的分享,我们跟你一样高兴;手工作品真漂亮,通过你的分享我们也学会了。】师:(单个同学)你的分享真有趣,老师想采访你一下,在你与小伙伴分享的过程中,你的心情怎么样?别人与你分享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生:师:你的分享是快乐的/开心的/高兴的。通过他的分享大家有什么样的收获?【情景预设:1、我知道了···;2、我学会了···;3、通过他分享的···我感到很快乐/开心/高兴】师:(全体同学)同学们,在你与别人分享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在你与别人分享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师:大家的分享是快乐的/开心的/高兴的。师:同学们,你还想跟大家分享什么?【情景预设:1、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我很开心,我跟朋友分享我的开心;2、我被老师选中儿童节的时候表演节目了,我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爸妈妈;3、我想给大家跳一个我刚学会的舞蹈;4、我可以给大家唱首歌/背首诗】师:你们发现了吗?除了方法、美食、游戏、成果可以分享,好心情、好消息、唱歌跳舞也是可以分享的,那么在分享的过程中,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师:现在你知道神奇的魔法是什么了吗?没错,就是分享。分享真是一位了不起的魔法师,他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方法、更多的体验、更多的乐趣。他的魔力可真大!(三)小结师:这就是你有一种方法,我有一种方法,我们一起分享就知道了更多的方法,分享真神奇!大家在分享自己的方法的同时,还收获了许多的智慧和快乐,分享可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师:课下,请同学们把今天收获的知识、方法和快乐分享给更多的人吧,让他们也体会到分享的乐趣。五、板书设计15.分享真快乐《分享真快乐》课后反思《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是其基础特征。我在设计教学时,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努力实践“从生活中来,实践中来”的教学理念,使课堂和孩子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孩子们在体验活动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一、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在认知方面还是比较直观,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课堂伊始向学生介绍新朋友,出示我将教材内容重新进行了调整,在上课伊始向学生介绍新朋友,出示魔法师的动画,并将教材中的小诗借魔法师的口中讲出,从而唤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样,在课堂中我还通过看动画、演一演等各种适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求使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去获取信息,最终达到教学目的。二、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所学习到的关于分享的方法与技巧,更重要的是为了在生活中实践运用。为了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我在课堂上设计了“快乐分享会”这样的体验活动,通过各小组成员之间的分享活动,使学生获得分享体验,践行分享技能。把在教室设置“分享小乐园”作为课堂的拓展延伸,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分享的意义,形成乐于分享的习惯。这堂课虽然我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灵活的处理,也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我觉得还有不少方面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如:关于分享有不少课外教学资源,像经典的绘本很值得和孩子们品读,该如何实现这些课外教学资源与教材的整合 儿童的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所得如何在生活中持之以恒地运用 教师与家长如何达成共识实现家校共育 这些问题都有待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