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简介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第一框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科学精神: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懂得中国的和平发展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公共参与:积极推进国际社会合作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懂得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难点: 认识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懂得中国的和平发展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自主学习】
1.我国外交政策及其决定因素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6十八大后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7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和主要内容
8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外交政策新的部署
9.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达标检测
1.近年来,中国已同147个国家缔结互免签证协定,持普通护照的公民免签或落地签目的地达73个,处理领事保护案件数十万起。特别是在疫情全球肆虐形势下,中国政府及时组织救治不幸染疫的海外公民,切实把党的温暖传递到海外公民和侨胞手中。可见,中国在处理外交事务中( )
A.遵循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
B.坚守着独立自主的优良传统
C.秉持着为国为民的基本理念
D.坚持了敢于斗争的精神品格
2.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进入中国洞朗地区,阻止中方人员修建公路。事件发生后,中国将陆海空远程打击力量和重型装备大举部署至该地区,并梯次升级而又谨慎克制地传递外交信号。8月28日,在强大的军事和外交压力下,印方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至印方一侧,中印对峙和平解决。在这一事件中
①印度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与管辖权
②中国通过行使自卫权维护了自己的国家利益
③中国展示了绝不使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大诚意
④印度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没有兼顾中国的合理关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2年6月中旬以来,严重洪灾加剧了巴基斯坦面临的经济危机。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美方呼吁巴基斯坦向中国寻求减免债务,逼中国“买单”。针对美方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方第一时间采取行动驰援巴方,中国政府已决定向巴方提供4亿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援助。上述材料说明( )
A.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
C.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利益是相同的
D.中国在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4.2021年11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会晤时高屋建瓴地指出,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既办好各自国内的事情,又承担起应尽的国际责任,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促进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应该( )
①谋求共同利益,摆脱利益差别和竞争
②谋求互利共赢,摆脱零和博弈的思维
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双边关系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放弃各自核心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俄乌局势瞬息万变,引发了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剧烈动荡。冲突发生后,美欧挥舞制裁大棒,要求各国选边站队。部分国家因积极响应美国,最终不得不面对俄罗斯反制裁的窘境。对此,我国明确表示,中方一向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这说明( )
①国际局势的演变压缩了我国的战略机遇期
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能把握历史的脉搏
③制裁与反制裁的对抗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④对国际局势的态度影响国家利益的实现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严正交涉和坚决反对,执意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冲击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对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海开展实战化联合演训等必要措施进行反制。这体现了我国( )
①积极履行不侵犯别国的义务
②以国家间的竞争取代合作
③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④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国际关系准则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7.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在中国同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伟大的思想一旦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就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伟力,并推动这个时代大步向前迈进。下列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③习近平外交思想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为我国外交思想的旗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3年,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马克龙、巴西总统卢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乌克兰危机都是重要议题。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进一步发挥作用。中方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点原则。上述事实说明( )
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展现大国担当
②中国是乌克兰危机的利益相关者,是解决危机的主导力量
③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站在和平一边,坚持政治解决危机
④维护国际和平与国际法权威,是中国对外活动的基本目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2022年3月28日,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工作人员迎接刚刚抵达的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此前,已有19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的临时航班安全回国。这充分说明( )
①中国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俄罗斯乌克兰国家争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发展提供强大制度优势
③我国通过依法行使管辖权维护在乌中国公民利益
④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对这一基本准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国重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扩大互利合作
②我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③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主导力量
④我国处理国际问题时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