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3.11《别伤着自己》第二课时《危险是怎么发生的》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上册3.11《别伤着自己》第二课时《危险是怎么发生的》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11课 别伤着自己—《危险是怎么发生的》
1. 教材分析
《危险是怎么发生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第2教学课题中教学内容。本课题通过四幅配图呈现了一个小男孩因与小狗不恰当玩耍而造成伤害的故事。故事作为一个范例引导,其目的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知道有些危险是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的。本课题内容看似简单,需要教师用智慧的眼光挖掘教材。主持人问题式的结尾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泛、更深刻地思考,此问题很自然地就把学生思考的范围延伸到了生活之中。居家生活中学生受到意外伤害的情况其实有很多,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的不小心、不经意造成的。在进行本课题教学时,教师应该不局限于教材本身,挖掘生活素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充分引导学生了解居家生活中的意外伤害,唤醒学生的危险意识,懂得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关注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养成。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辨别能力较差,自身的发展由于受到年龄特点所限制,其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都相对薄弱。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两大主阵地,这其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隐患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造成威胁和伤害。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危险是怎么发生的,培养他们基本的安全意识,帮助他们保护自身的安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知道生活中常见危险是怎么发生的;初步具备基本的安全常识。
能力与方法:能够通过猜测、交流、互动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索及学习。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基本的安全意识,关注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养成。
行为与习惯:通过学习,意识到不同危险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约束自身行为,提升自身预知危险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懂得认真倾听与交流,懂得与小组成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初步具备基本的安全常识,能够预知危险,保护自己。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知道生活中常见危险是怎么发生的;初步具备基本的安全常识。
教学 难点:培养学生能够预知危险,辨别危险,自我保护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开启探“险”,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家是温暖的地方,但也可能有很多危险发生。你们知道吗,全世界一天之中大约有2000多个孩子在家中发生危险。这么多的危险是怎么发生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究这个问题好吗?(板贴课题:危险是怎么发生的)来吧,孩子们,开启我们的探“险”之 旅吧!
(设计意图:数据 引入, 激发学生对危险的重视与警惕 。开启探 “险”之 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二环节:“险”象环 生, 感同身受!
第一节点:亲近动物要注意,感知危险放第一。
活动一 :我和小狗开心玩。
1. 师:第一站我们去丁丁家,丁丁是一个特别喜欢小狗的孩子。你们喜欢小狗吗?生:喜
欢。师:会抱抱它,摸摸它吗?生:会。
师:还会和小狗玩些什么?
2.学生交流:和小狗玩什么,怎样玩。 生1:我会和小狗一起扔飞盘。生2:我会和小狗比赛跑步,但是我每次都会输。生3:我和小狗玩捉迷藏。生4:我和小狗一起玩皮球。
3.师小结:老师感觉到了,小狗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快乐。丁丁是怎么和小狗玩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拉 家常式的对话拉近 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设计这样一个 环节 旨在 激发孩 子们 的表达欲望,孩 子们 有话 可说 ,在交流自家 饲养的小动物时自然而然就打开 了话 匣子 。)
活动 二:听故事,辨危险。
1.出示书本46页图片,听故事。(放学了,丁丁一走进小区门口,就看见那只叫做黄黄的小狗,它正在窝里呼呼大睡,丁丁好久都没有见到黄黄了,真想和它一起玩。于是,他冲过去,喊道:“黄黄,黄黄,起床,我带你到草坪上打滚去”,黄黄被吵醒了,不高兴,不理会丁丁,想独自走开。这时候丁丁着急了,一把抓住黄黄的尾巴,可是黄黄不明白什么意思呀,发怒了,张开大嘴一口就咬了下去......)师:危险发生了,你说丁丁疼不疼呀?生:疼!
师:小狗为什么会咬丁丁,他的做法错在哪里?2.学生交流危险是怎么发生的。生1:因为丁丁把小狗吵醒了,而且还拽它的尾巴。师:在小狗休息的时候打扰它是不对的。生2:丁丁在小狗睡得正香的时候把它吵醒了,小狗生气了,就咬了丁丁。其实丁丁是不应该去吵醒丁丁的。师:也就是说,丁丁的做法不恰当是吗?生2:是的。3.师小结:正是因为丁丁这种不恰当的做法激怒了小狗,才导致危险的发生。(板贴:激怒动物)师过渡语:生活中与我们这么熟悉的动物接触的时候都会引发危险,在垃圾桶、垃圾堆周围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狗、流浪猫,(播放图片)与这些我们不熟悉的小动物接触,我们应该怎么做呢?4.学生讨论对待流浪的猫狗应该怎么做。生1:远离它们。
师:很明智的选择。生2:不能打它。师:打它就会激怒小动物,引发危险。生3:不能随便摸小动物。
师:随便摸小动物这种做法也是不恰当的,同样会导致危险的发生。师设疑:都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遇到这些流浪的猫狗,我们可不可以收留它们呢?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生1:因为它们身上有细菌。生2:它们接触过垃圾,身上有寄生虫。生3:它们身上有细菌和寄生虫,摸它们可能会被感染病毒,引发危险。
师小结:正是因为流浪的猫狗身上携带了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哪怕我们只是摸摸它,抱抱它,也有可能会被传染。更别说像丁丁那样做出激怒小动物的行为,后果就更为严重了。轻者会被抓伤、咬伤(播放图片),严重的话还会丢掉性命(播放视频)。
师:多么伤心的父母呀,一次小小的咬伤,浩浩从此失去了生命,激怒动物危不危险呀 生:危险。
师:浩浩因为什么激怒了动物啊?生1:他应该和丁丁一样去拽小狗的尾巴了。生2:他应该是做了激怒小动物的行为。
师:视频中我们看到了,浩浩只是在小区里玩耍,这只狗就咬了他。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被小动物抓伤或咬伤过?生:有。
师:你们当时做了什么激怒了小动物?5.师生共同交流被小动物抓伤或咬伤的经历。生1:有一次,我和妈妈在路边走,忽然一只狗跑出来,扑到我身上,抓伤了我的额头。
活动三 课堂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