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 - 2024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测(四)八年级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 “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与“果子”丢失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虎门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北京条约》的签订2. “工业化”——这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近代以来,为实现这个“梦寐以求的理想”,中国人进行的最早探索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3.右图是反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漫画。该漫画旨在说明A.西方列强军事实力异常强大B.中西礼仪文化存在巨大差异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清政府开启了学习西方历程4. “辛亥革命绝非简单的旧式革命,它有现代化的成分,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开创了顺 应潮流的共和时代,铸造的是千年壮举。”其中“千年壮举”是指A.推翻帝制,开创共和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C.冲击旧制,思想启蒙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5.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是A.《革命军》 B.《中华民国约法》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设置纪念日是为了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我国的青年节是为了纪念A.南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 一二 九运动 D.中华民国的建立7. “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就)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啰)功! ”这首民歌中“两军会师”指的是A.井冈山会师 B.吴起镇会师 C.甘孜会师 D.会宁会师8. “南昌起义后第六天,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 针。”该“会议”是A.中共七大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9.下列哪一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的重大历史意义A.生死攸关 B.星火燎原 C.开天辟地 D.转危为安10.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小调反映的史实揭开A.全民族抗战序幕B.全面内战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D.皖南事变1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淞沪会战 ②辽沈战役 ③平型关大捷 ④南京大居杀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 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12.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A.平型关战役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13.襄阳曾是抵御日寇的一方热土,在枣宜会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是A.张自忠 B.佟麟阁 C.赵登禹 D.左权14. 1945年4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C.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D.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开始15.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不是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是A.建立联合政府 B.和平建国纲领 C修改宪法草案 D.创办黄埔军校16.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材料中的“解放区”是A.山东解放区 B.陕甘宁边区C.中原解放区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7.下列事件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是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18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B.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19.右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企业注册数量统计表。该表说明了A.列强加快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20. 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看,所谓的“分水岭”指的是A.福州船政学堂的兴办 B.决定废除科举制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D.废除八股文二、列举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1)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2) 中国近代史上收复边疆、治理边疆的民族英雄是 。(3) 1905年成立的 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4) 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5)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抱着“ ”的思想,创办了大生纱厂。三、材料分析题(共40分)22.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时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1)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成果?(4分)(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2分)(3)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4)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2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1894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外国报刊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从1895年到 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 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粤汉、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 大利亚。— 摘编自《中国历史地图册》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布诏书的方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了。——摘编自《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怎么会发生?它是由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而来,辛亥革命,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有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初期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在这方面的补课。——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中国近代的那一运动中?根据材料一,指出汉阳铁厂受到外国报刊高度评价的理由。(6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戊戌交法失败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6分)24.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最终取得胜利。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中共中央文件选编》材料二: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材料三: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故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摘编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概括该党纳所确定的奋斗目标。(4分)(2)材料二中“正确革命道路”始于哪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哪一次重要会议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史因。(6分)参考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