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二期末背诵主观题重点分析学案(Word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二期末背诵主观题重点分析学案(Word版)

资源简介

必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观题重点
1.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 说明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进程?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②在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依次更替、不断演进,形成人类社会的历史。关于社会形态的演进顺序,人们依次概括出社会形态演进的“五形态”说,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①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如果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则是历史的进步;如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则是历史的倒退。
②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愚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3.改革开放的意义是什么?⑴四个改变: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 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⑵三个伟大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迎来了 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⑶结论 (作用) :
①一个重要法宝: 改革开放是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②一个必由之路: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两个关键一招: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关于中国梦的知识点
(1)中国梦的含义和本质
中国梦的含义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中国梦的特点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
(3)从中国梦与国家、民族、个人及世界的关系看如何实现中国梦?
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 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 的伟大梦想之中, 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③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中国要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实现国家发展和稳定,同时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5.党和国家为什么必须长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1) 意义 (重要性)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 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②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④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主观题重点
一、如何毫不动摇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
1.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①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②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③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股份制改革。
二、为什么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如何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市场环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和依法监管;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2.国家层面: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3.企业自身: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坚持爱国敬业,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
四、企业如何经营成功?
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准确定位;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综合运用价格、质量、服务和品牌效应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要诚信经营,正当竞争,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结合材料拓展(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和推广;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增加有效供给,满足消费者需求。)
五、如何建立现代市场体系?
1.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2.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3.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4.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
5.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政府定价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2.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得显著优势。
3.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4.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得内在要求。
5.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激发各类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七、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1.经济职能:①制定并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规划;
②实施宏观经济政策;
③实施产业政策;
④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
⑤加强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
⑥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
八、新发展理念
(1)---体现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2)---体现协调发展理念。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3)---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4)---体现开放发展理念。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5)---体现共享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九、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 (如何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1.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5.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6.总要求: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
十、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合理有序?(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根本措施)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制度基础) ③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两个同步)
④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初次分配)
⑤在再分配方面,要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强化税收调节。 (再分配)
⑥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第三次分配) ⑦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秩序) ⑧必须坚持消除贫困。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消除贫困)
十一、我国该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4) 应保尽保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