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2.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与过程。3.主动参与实验活动并观察实验中的现象,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猜想与推理,能总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重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渗透“控制变量、转换、实验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教学难点】以理想实验推理法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思维过程。【教学方法】体验活动,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多媒体课件等【器材准备】斜面、小车、棉布、木板、毛巾、棉布、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情境创设 试一试:用手推桌面上的书,观察它的运动情况。如果不再推它了,观察书会如何运动?再观察太空冰墩墩实验视频。 学生辩论会 正方: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反方: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请同学们相互讨论选出你所支持的观点,并从生活中找出相应实例。 二、新授课 活动9.3: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提出问题:如果运动着的物体只受到阻力的作用,当阻力变小时,物体运动的路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介绍与观察教材图9-4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其目的是什么? ②让同一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表面上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③几次实验中是否需用同一辆小车 收集证据与实验探究: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并比较每次小球停下时的位置,将实验探究结果记录在书本的表格内。 分析与结论:引导学生分析下面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①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②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③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④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⑤根据上面的实验进行推理,若没有阻力,小车将会怎样运动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其运动的路程越长,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时间越长,当物体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时,物体运动的时间将越来越长,如果受到的阻力为0,物体将永远沿直线运动下去。 结论: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解:(1)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 (2)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介绍理想化实验方法: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的事实和合理的推论结合起来,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 三、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校本作业】<基础知识>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______状态,这就是______定律,又叫______定律。2.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的一条重要规律D.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需要力来维持3.看足球比赛的果果同学突发奇想,如果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关于球的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停在空中静止不动C. 沿着原路飞回 D. 竖直下落4.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行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行至水平面时的_____相同,通过_____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由图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能力提升>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B.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必然静止C.若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所受外力消失瞬间的运动状态2.如图所示,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并做出合理的推理,小明同学给出了如下的一些表述:①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路程很短;②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④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关于以上表述正确的是 ( )A. 事实②③,推论①④ B. 事实①③②,推论④C. 事实①③,推论②④ D. 事实①③④,推论②3.如图,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摆动至B点时,此刻速度为0,若小球运动到B点瞬间,细绳突然断裂且小球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小球将( )A.沿轨迹1运动 B.沿轨迹2运动C.沿轨迹3运动 D.在B点静止不动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的操作如下:A.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甲),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乙),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丙),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针对以上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三次实验都将木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2)小明认为本实验如果小车释放高度太大,会影响实验结论的正确性。请你说明其中的原因?(3)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选填“”、“”、“”.(4)纠正错误后,小明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5)小明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