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共261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共261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61张PPT)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中,
白云在空中飘荡、小河在静静地流淌、
鸟儿在蓝天上翱翔……
而人与鸟“比翼齐飞”,令人惊奇和感动。
地面上的观众看滑翔者和鸟都飞得很快,
滑翔者看鸟也飞得这样快吗?
我们怎样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如何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
让我们从简单的运动开始,
共同认识这个运动的世界吧!
1 机械运动
这是静止图片
这是静止图片
这是静止图片
这是静止图片
蓝色线段和绿色线断哪个长?
AB 和 CD 谁长?
哪个圆大?
人的感觉是不准确的,所以需要测量
1
2
4
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测量平均速度
contents
1.1.1长度的单位
——《西游记》第29回
第二个徒弟姓沙,
法名悟净和尚,
他生得身长丈二,
臂阔三停,脸如蓝靛,
口似血盆,眼光闪灼,牙齿排钉
——《水浒传》第3回
生得面圆耳大,
鼻直口方,
腮边一部貉臊胡须,
身长八尺,
腰阔十围。
小明多高?
1.86 米
一米八六
186 厘米
你多高?
长度的基本单位

m
(metre)
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国际通用的符号,
国际单位制中,
米的符号是 m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的 米
小明多高?
1.86 m
一米八六
186 cm
国际单位制(法语: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 缩写:SI)基本单位
秒(s) - 时间单位
米(m) - 长度单位
千克(kg) - 质量单位
安培(A) - 电流单位
开尔文(K) - 热力学温度单位
摩尔(mol) - 物质的量单位
坎德拉(cd) - 发光强度单位
https://www.nim.ac.cn/520/node/5.html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0.75 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 1.5 m
中国成年女性平均身高大约 1.6 m
中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大约 1.7 m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中国18-44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9.7厘米和158厘米 。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75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 150 cm
中国成年女性平均身高大约 160 cm
中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大约 170 cm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中国18-44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9.7厘米和158厘米 。
千米
km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m
纳米
nm
1 km = 1 000 m = 103 m
1 dm = 0.1 m = 10-1 m
1 cm = 0.01 m = 10-2 m
1 mm = 0.001 m = 10-3 m
1 m = 0.000 001 m = 10-6 m
1 nm = 0.000 000 001 m = 10-9 m
敲黑板!
千米
km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m
纳米
nm
敲黑板!
千米
km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m
纳米
nm
敲黑板!
地球赤道圆周长
40075.017 km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共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
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普通教室
长8至9米,
宽6至7米,
层高3.5至4米
课桌高度
7分米,
70厘米,
700毫米。
一根新铅笔
18厘米
成年人食指宽度约 1 cm
成年人拳头宽度约 10 cm
一根头发直径
0.04 - 0.09毫米
40 – 90微米
填 单位
tián
一只完整粉笔的长度最接近(  )
A.1mm
B.1cm
C.1dm
D.1m
C
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
A.18nm
B.18mm
C.18cm
D.18dm
C
如图是儿童服装店的婴儿身高尺贴,它可以测量儿童身高,方便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衣服。该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  )
A.nm
B.cm
C.dm
D.m
B
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4.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
A.cm
B.km
C.m
D.mm
A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微米
B.毫米
C.厘米
D.米
A
在下列数值后填上合适的单位(用字母表示)
(1)教室的高度约为3.5 __________ 。
(2)万里长城全长约为6700 __________ 。
(3)小明的身高为17.4 __________ 。
(4)乒乓球的直径为4.0 __________ 。
(5)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 __________ 。
(6)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1.5__________ 。
(7)人走一步约为5 __________ 。
(8)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 __________ 。
(9)学校操场的周长为0.4 __________ 。
m
km
dm
cm
μm
mm
dm
mm
km
填 单位

单位换算
初中物理第一个难点 来得早了点
2.5 m = _________cm
250
250 cm = _________m
2.5
5.4 km = ___________m= ___________nm
5.4 x 103
5.4 x 1012
5.4 km = ___________cm= ___________μm
5.4 x 105
5.4 x 109
3.5 nm = ___________mm= ___________m
3.5 x 10-6
3.5 x 10-9
3.5 μm = ___________cm= ___________km
3.5 x 10-4
3.5 x 10-9
单位换算,永远的痛!
小明教数学 —— 科学计数法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例如:
太阳的半径约:696 000 000 m
光在真空中每秒传播约:300 000 000 m
世界总人口约:7000 000 000 人
读、写这样大的数有一定困难。
怎么办 ?
小明教数学 —— 科学计数法
观察10的乘方有如下特点:
10的n次幂等于10…0(在1后面有n个0)
所以可以利用10的乘方表示一些大数,例如:
小明教数学 —— 科学计数法
小明教数学 —— 科学计数法
像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的形式(1≤a<10,n是正整数),
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
(n、m为整数)
小明教数学 —— 整数指数幂
你必须熟悉以下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 n为整数 a≠0)
(n、m为整数)
(n为整数)
千米
km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m
纳米
nm
大单位
小单位
乘以进率
2.5 m = _________cm
2.5 m =
2.5
x 100
= 250 cm
2.5 m =
2.5
x 102
= 250 cm
250
cm
cm
千米
km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m
纳米
nm
小单位
大单位
除以进率
250 cm = _________m
250 cm =
250
÷ 100
= 2.5 m
2.5
250 cm =
250
x 10-2
= 2.5 m
250 cm =
250
x
= 2.5 m
m
m
m
千米
km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m
纳米
nm
大单位
小单位
乘以进率
5.4 km = ___________m= ___________nm
5.4 x 103
5.4 x 1012
千米
km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m
纳米
nm
大单位
小单位
乘以进率
5.4 km = ___________cm= ___________μm
5.4 x 105
5.4 x 109
千米
km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m
纳米
nm
小单位
大单位
除以进率
3.5 nm = ___________mm= ___________m
3.5 x 10-6
3.5 x 10-9
千米
km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m
纳米
nm
小单位
大单位
除以进率
3.5 μm = ___________cm= ___________km
3.5 x 10-4
3.5 x 10-9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9.6 cm = 9.6 ×10 mm = 96 mm
B. 9.6 m = 9.6 m × 100 = 960 cm
C. 9.6 dm = 9.6 ÷10 dm = 0.96m
D.9.6 nm = 9.6 μm ÷ 1000 = 9.6 × 10-3 μm
A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23 cm = 23 cm × m = 0.23 m
B.65 mm = 65 cm ÷ 10 cm = 6.5 cm
C.41 cm = 41 cm × 10 = 410 dm
D.16 m = 16 × 10 dm = 160 dm
D
32m=___________________cm=___________________μm;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3.5cm=___________________nm=___________________m;
36nm=___________________μm=___________________mm;
3.6×10-2
3.6×10-5
3.2×103
3.2×107
3.5×107
0.035
9.1×10-8m=___________________mm=__________________μm;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9.1×10-5
0.091
0.05μm=___________nm=___________m= ___________ km.
50
5×10-8
5×10-11
6370km=______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______cm;
6.37×106
6.37×108
“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nm~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目前我国对纳米技术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2.85×109nm最接近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
A.教室黑板的长度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课桌的长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A
一切困难都会过去的……
单位换算

该你了
1.1.1长度的单位

1.1.2长度的测量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我们可以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
可以准确到0.1mm
可以准确到0.01mm
1. 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2. 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3. 它的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是多少?
看刻度尺
用刻度尺
1. 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2.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要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
3. 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1. 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
不用零刻度线也可以
2.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要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
cm
估读!
3.83cm
cm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
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8.25cm
cm
估读!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
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8.80cm
cm
估读!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
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8.00cm
cm
估读!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
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估读!
8.80 cm
3. 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cm
用刻度尺
1. 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2.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要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
3. 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不用零刻度线也可以
注意厚刻度尺
估读
刻度尺的使用
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D
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B
A. B. C. D.
图所示,表示三种测量木条AB长度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  )
A.图甲是正确的 B.图乙是正确的
C.图丙是正确的 D.都有错
D
如图是四位同学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你认为正确的是(  )
B
A. B. C. D.
某同学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度尺放歪了
视线没有正对刻度尺的刻度
有刻度的边缘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零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必要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C.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量起
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C
刻度尺的使用

刻度尺的读数
下列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1mm
物体长度__________
物体长度__________
物体长度__________
物体长度__________
1.85cm
2.90cm
3.25cm
2.00cm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下述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A.3cm B. 3.0cm C.3.00cm D. 3.000cm
C
cm
图中测量木块的长度时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 (选填“A”或“B”),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2.03
B
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两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放置的情况是否正确及木块的长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cm
B.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mm
C.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cm
D.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0cm
D
图1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图2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4.7
4.70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甲、乙分别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甲测得的结果是_________cm, 乙尺测得的结果是_________ mm。
两次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27.0
分度值不同
乙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_ cm。
甲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_ cm。
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______刻度尺。
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
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

2.80
2.8
0.5cm
1mm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某管状工件的管壁厚,则该工件管壁的厚度是(  )
A.5.0mm B.4.50mm C.19.0mm D.24.00mm
A
刻度尺的读数

长度的估测
一层楼房(教室)高约 3 m
中国成年女性平均身高大约 1.6 m
中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大约 1.7 m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中国18-44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9.7厘米和158厘米 。
举起手来大约 2 m
身高1.75 m
篮球框距离底面约 3.05 m
一层楼房(教室)高约 3 m
但别算错
一个人的身高和臂展差不多
身高1.75 m
臂展约1.75 m
一个人的身高大概是脚长的7倍
身高1.75 m
脚长约 25 cm
脚宽约 10 cm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75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 150 cm
成年人食指指甲宽度约 1 cm
成年人拳头(手掌)宽度约 10 cm
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
一拃,读音yī zhǎ ,意思为手指伸开,大拇指尖和中指尖间的距离。
一庹,读音yī tuǒ,意思是两臂向左右伸开的长度。
一步,读音yī bù,汉语词语,意思是行走时两脚间的距离。
英尺,foot,让最早从教堂出来的16个男子量出左脚的长度加在一起,再除以16,商就是一英尺。
一根全新的铅笔长度约 18 cm
一根全新的筷子长度约 25 cm
物理课本宽约 18 cm
物理课本长约 26 cm
物理课本厚约 0.6 cm
一张纸厚度约 0.1 mm
小美在三楼的教室上课,小美距离一楼地面的高度较合理的是(  )
A.9m
B.6m
C.4m
D.2m
B
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2m的是(  )
A.铅笔的长度
B.课桌的高度
C.黑板的长度
D.教室门的高度
D
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过程中,科学家通过特殊的显微镜,将病毒放大约百万倍,才能便于清晰观察。你认为新冠病毒的直径与下列哪个数据最接近(  )
A.0.1km B.0.1m C.0.1mm D.0.1μm
D
电视屏幕往往用寸做单位,这里的寸是英寸。历史上把大拇指的第一节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
A.2.5 km
B.2.5 m
C.2.5 dm
D.2.5 cm
D
世界上有很多古老文明利用人的身体丈量世界万物,用人的手臂长度、脚的长度等定义长度单位。我国殷墟出土的一支骨尺,约合中等身高人的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拃的长度(约17cm),下列物体的尺度约为1支该骨尺长度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
B.乒乓球的直径
C.课桌的高度
D.粉笔的长度
A
《说文》中记载:“仞,伸臂一寻八尺也。”也就是说“一仞”相当于成年人张开双臂的长度,如图所示。你认为“仞”长度约是(  )
A.1.7mm B.1.7cm C.1.7dm D.1.7m
D
rèn
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A.1m B.2m C.4m D.6m
B
身高160厘米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教室宽5臂展,约8米(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米(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拃,约2.8米(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厘米
A
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dm的是(  )
A.指甲的宽度
B.拳头的宽度
C.头发的直径
D.中学生的身高
B
某“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留下的脚印如图所示。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推知,其身高约为(  )
A.1.65m B.1.85m C.1.75m D.1.95m
C
筷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餐具,通过手指的灵巧运动,善用者可以完美应对各种食物的“挑战”。则下列对筷子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25cm B.12.5dm C.25dm D.12.5cm
A
为防止制作油炸食品时烫伤,人们专门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加长筷子。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这种筷子的长度最接近(  )
A.20mm B.20cm C.5dm D.2m
C
有一种“超薄玻璃”,这种玻璃只比一张纸略厚一点,而且很结实,轿车撞不碎,中国制造又一次刷新了世界纪录。这种“超薄玻璃”的厚度是(  )
A.0.12dm B.0.12cm C.0.12mm D.0.12nm
C
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
A.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
B.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
E.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3mm
F.乒乓球的直径约为12cm
G.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2m
H.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
I.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cm
J.一根头发的直径大约0.1cm
J.我们的物理课本厚度约为5cm
K. 中学生脚的长度大约为10cm
A H I
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
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
D
如图所示为小明爸爸推购物车在超市购物的情景,由此估测购物车的高度约为(  )
A.11dm B.0.11m C.11m D.11cm
A
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手托的是“越王勾践剑”。这把剑历经两千多年,出土时仍锋利无比,剑身丝毫不见锈斑,令世人对古人的铸造技术惊叹不已。根据图片信息,对这把剑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0.5m B.1.5m C.2m D.2.5m
A
瓷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如图是小明手握青花瓷的场景,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瓷器的高度为(  )
A.5cm
B.10cm
C.30cm
D.50cm
B
如图是一款智能测温手环,根据图片信息,对此测温手环的腕围估测合理的是(  )
A.8mm
B.18mm
C.180mm
D.800mm
C
东汉匡衡,家贫好学,邻有烛而不逮,故凿壁借光以读,终成大学。如图是还原匡衡凿壁借光读书的场景,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书简的高度约为(  )
A.1cm
B.10cm
C.25cm
D.50cm
C
如图所示,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返回舱的高度估计更接近实际的是(  )
A.1.5m B.2.5m C.5.5m D.6.5m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8m B.3.3m C.4.8m D.5.5m
B
“丈”是我国的传统长度单位,1丈≈3.33米,如图所示,一名普通初三学生站在灯杆旁边,则此灯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1丈 B.2丈 C.4丈 D.8丈
B
根据图所给信息,请你估测运动员从蹦床中心点跳起的实际高度大约是(  )
A.1cm B.0.2m C.1.7m D.4.5m
C
在体育课上,初二年级的小明同学正在练习投篮,他站在罚球线处用力将篮球从手中投出。篮球进入篮筐,小明迅速运动至篮筐正下方双手举起接着篮球,由图可估算篮球从篮筐处落到手中的过程中,篮球下落的距离最接近于(  )
A.0.2m B.0.9m C.2.3m D.3.7m
B
测量同学们的跳远成绩时,下列测量工具合适的是(  )
A.分度值是1cm的15m的卷尺
B.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C.分度值是1cm的1.5m的钢卷尺
D.分度值是0.1mm的游标卡尺
A
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分度值是1cm、量程为5m的皮卷尺
B.分度值是1mm的1.5m钢卷尺
C.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D.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cm、量程为3m的硬杆长尺
D
小明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
A.量程15cm,分度值0.5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3m,分度值1mm
D
小明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尺寸最合理(  )
A.分度值是1mm,长度是20cm的学生用尺
B.分度值是1cm,长度是15m的皮卷尺
C.分度值是1mm,长度过2m的钢卷尺
D.游标卡尺
C
长度的估测

刻度尺读数分析
如图所示刻度尺,它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______cm;若小明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5.170cm,此记录结果是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0~10
不正确
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1mm B.1cm C.1dm D.1m
A
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171.2mm B.1.712dm C.0.1720m D.1712m
D
假设一木板的真实长度是1.05432m,甲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去测此板的长度,测量结果接近___________m,乙同学用另一把刻度尺测量,测得结果是1.0543 m, 则乙同学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 mm。
1.054
1
两位同学同时去测某一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分别为7.30dm和0.728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两把尺子分度值分别是1dm和1m
B.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相同
C.这两个测量值中必有一个是错的
D.后面的测量结果比前面的测量结果精确
B
小刚使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2.30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B.该结果中的“3”是估读的
C.该结果中的“0”可以去掉
D.若测量结果为“12.31cm”,则是错误的
A
小明用甲、乙、丙三把刻度尺测量了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过程规范,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是0.12m、0.124m和0.1246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刻度尺的量程一定最大
B.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分米
C.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厘米
D.丙刻度尺量分度值是最小的
B C D
刻度尺读数分析

特殊测量法
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
硬币的直径、
硬币的周长、
一页纸的厚度、
铜丝的直径?
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
对于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的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辅助法(平移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累积法
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化曲为直法(棉线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
滚轮法
截取法(化整为零)
被测物体的长度很大时,可先测出其中一小段,
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算出物体的总长度。
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可用与它长度相等(或者有确定数量关系)的物体来代替。
替代法(比例法)
A’
B’
C’
B
C
A
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可用与它长度相等(或者有确定数量关系)的物体来代替。
替代法(比例法)
A’
B’
C’
B
C
A
古希腊人测出地球周长?
如图为测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D
如图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B
A. B. C. D.
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将细铜丝在圆柱体上紧密地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cm。细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 m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60
1.1
小明同学测得一本书的总厚度(除去封面和封底)为1.30cm,他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若总页数为130页,则书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__________cm。
0.02
1mm
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量物理课本内页中每张纸的厚度:
(1)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
(2)用刻度尺测出这叠纸的厚度为L;
(3)算出每张纸的厚度为d=.
该同学以上做法中的三个错误是:
①因为封面与内页厚度不同,所以不能将封面和内页叠在一起测量;
②用累积法测量的纸的页数越多,测量结果越精确,
选用页数太少,不便测量;
③把页数与张数混肴了,一张纸应是两页。
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___(选填“A”或“B”)。
A.
B.
B
在家庭装潢时需要两卷细铜丝,王师傅买了两卷不同规格的细铜丝,一卷的商标上标注了铜丝直径d=0.8mm,另一卷上的产品说明标签已脱落,此时王师傅身边没有刻度尺,能否利用较为简易的方法测出另一卷铜丝的直径?试写出你的测量步骤。
将两卷细铜线分别紧密地缠绕在两支圆铅笔上。
缠绕相同的长度L后,
数出d=0.8 mm缠绕的圈数n1
和另一种铜线缠绕的圈数n2,
因为L=0.8n1,L=d′n2,
所以没有标签的细铜线的直径约为:
如图地图上PQ两地的一段公路线是一段曲线,要测出这段曲线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用直尺直接量出P和Q两点之间的距离
B.用直尺在曲线上从P点慢慢移到Q点,直接读出长度的数值
C.用一条细棉线使之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拉直棉线后用直尺量出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即曲线的长度
D.用橡皮筋代替C选项中的细棉线,操作过程同C选项
C
物理兴趣小组想测量墙角一段水管的横截面周长
小明的方案是:取一条长纸条紧包住水管,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戳一个小孔,如图(a)所示。而后将纸条拉直,纸条上就出现两个小孔,用刻度尺测出纸条上两小孔之间的距离,就是水管横截面的周长。如图(b)就是他的测量结果,由图可知水管的周长为_______cm。
小华的方案是:取一条无弹性棉线沿水管紧绕一周,如图(c)所示,在棉线的重叠处做好标记,而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点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水管的周长。
8.30
某地图上有一条公路连接AB两地。如图所示,比例尺为1:100000,现在给你一条细棉线,一把刻度尺,两块三角板,一个一元硬币。你能否测出这条公路的长度?请写出测量的过程、所需测量的量和这条公路长度的计算表达式。
方法一:
将细线一端与A点紧贴,
用细线沿着图中曲线AB摆放,
使之与AB重合,
确定B点在细线上的位置,
再将细线拉直,
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L,
再根据比例尺算出公路的实际长度=100000L;
方法二:
用刻度尺和两块三角板测出一元银币的直径dcm,
将一元银币沿曲线AB滚动,数出圈数n,
再根据比例尺算出公路实际长度=100000πdn。
用一个周长为1.4m的滚轮,沿一条椭圆形跑道滚动,滚轮滚动了330圈,距出发点还有0.4m, 则跑道的全长有__________米。
462.4
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29.0cm,骑着自行车测某操场跑道的长度时,车轮共转了165圈(设车轮与地面间无相对移动),则跑道长度最接近的数值是(  )
A.100m B.200m C.300m D.400m
C
(1)如图所示是用圆规测曲线长度的一种方法,先将圆规两脚分开,再用圆规两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总段数n,然后再用刻度尺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l,那么曲线的长度L=_____。
(2)甲、乙两同学用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同一曲线的长度,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mm、10mm。他们的测量方法、读数、记录、计算都正确,但两人测得的结果却不同,那么______的测量结果较准确。
nl

有一个量程为1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
用卷尺测量出自己正常步行一步的长度 l,记录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n步,计算出学校到家的路程s=nl。
小明要从学校步行去少年宫。出发前,老师给小明布置了一个任务:“不使用任何工具,仅利用学校的400米跑道,粗略测出从学校步行去少年宫的路程”。
(1)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个合理方案(方案中测量的数据需用字母符号表示)。
(2)写出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s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沿着跑道走一圈,数出所用的步数n,算出一步的长度L,则L=,然后小明数出从学校到少年宫所用的步数N。
s = N x
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
硬币的直径、
硬币的周长、
一页纸的厚度、
铜丝的直径?
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
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
特殊测量法

1.1.2长度的测量

一个男人与美女对坐一小时,会觉得似乎只过了一分钟,但如果让他坐在热火炉上一分钟,却会觉得似乎过了不止一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人的感觉是不准确的,所以需要测量
1.1.3时间的测量
测量时间也要先规定它的单位,
很久以前人类就以地球自转一周
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
称做一天(日)。
时间的基本单位

S
(second)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符号是s
国际单位制(法语: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 缩写:SI)基本单位
秒(s) - 时间单位
米(m) - 长度单位
千克(kg) - 质量单位
安培(A) - 电流单位
开尔文(K) - 热力学温度单位
摩尔(mol) - 物质的量单位
坎德拉(cd) - 发光强度单位
https://www.nim.ac.cn/520/node/4.html
小时
h

s

min
1 h = 60 min 1 min = 60 s
一天有多少秒?
24 x 60 x 60s = 86400s

s
1 s = 1000 ms 1 ms = 1000 μs
毫秒
ms
微秒
μs
日晷
guǐ
YZNB
YZNB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还制造出了更精确的计时仪器,
如铯原子钟。
过于高级 咱不讲
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秒表)来测量时间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停表(秒表)
小表盘是分钟
大表盘是秒数
不需要估读啊
停表
0
23.8
min
s
停表不需要估读
敲黑板!
两种停表
8
2.0
min
s
不需要读成 8min2.00s
有些地区读成8min2s也给分
4
39.0
min
s
不需要读成 4min39.00s
4
49.0
min
s
13
56.0
min
s
11
6.2
min
s
10
8.3
min
s
4
8.5
min
s
1
48.1
min
s
4
41.9
min
s
一切困难都会过去的……
人的感觉是不准确的,所以需要测量
停表读数
如图中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s(提示:小盘指针为分针,大盘指针为秒针)
247.5
如图中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s(提示:小盘指针为分针,大盘指针为秒针)
337.5
如图中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s(提示:小盘指针为分针,大盘指针为秒针)
277.5
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该停表小表盘的分度值为_______min,图中机械停表的示数是_______min___________s。
0.5
1
40.3
为迎接中考体育技能测试,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如图,停表显示的是一位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则该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s。
99.8
图中秒表大表盘的分度值为_____s。
0.5
图中秒表的分度值为_____s。
0.2
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读数是 _____min______s,
合计__________s=_____________ms=____________μs。
3
10.0
190
1.9x105
1.9x108
停表读数

时间的估测
如图所示为小明某次测量自己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此时停表的示数为 _____s;小明脉搏跳动1次所用的时间为_____ s,可估测出小明1min脉搏跳动_____ 次。
8
0.8
75
在通常情况下,你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约为(  )
A.20次 B.40次 C.70次 D.140次
C
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人的心脏正常跳动10次的时间大约为9.98_______
(1)小丽同学800米跑的成绩约为245_______
(1)小明100m赛跑的成绩是14.5_______;
(2)人的心脏正常跳100次的时间约为1.4_______。
s
s
s
min
下列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估计正确的是(  )
A.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20s
B.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5s
C.升国旗唱国歌用时约10s
D.书写一个数字所用的时间约1s
E.人正常眨一次眼睛所用时间约为10s
F.普通中学生跑1000m用时约40min
G.正常人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20s
D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只能读50个字
B.健康人的脉搏,跳动70次左右的时间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
D.中学生1000m测试的成绩
B
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
A.日晷
B.沙漏
C.电子手表
D.铯原子钟
D
时间的估测

1.1.3时间的测量

1.1.4误差
错误
错误就是错误,是不该发生的
产生原因:
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
读数时粗心等。
能否避免: 能
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
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
测量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
能否避免:不能
减小误差的方法
采用精密仪器 改进测量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错误和误差
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只能减小,不能绝对避免
B.使用精密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认真进行测量,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就是测量中不慎产生的错误
A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造成的
B.误差就是错误,只要想办法是可以克服的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仍不可以避免误差
D.采用精确度足够高的测量仪器,误差就可以消除
C
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受到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的限制,总会产生误差
B.减小误差的方法可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以及改进测量方法,但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
C.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也是不能避免的
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
C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C.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D.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B
错误和误差

减小误差
下列关于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B.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的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要测量一种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
A.目测,估计厚度
B.用刻度尺认真测量硬币的厚度
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00枚相同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00,求得一枚硬币的厚度
E.用刻度尺测出10枚相同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枚硬币的厚度
E
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
A
一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7.82cm, 17.83cm, 17.81cm, 17.28cm, 17.83cm, 则此物体的长度为(  )
A.17.8225cm B.17.823cm C.17.82cm D.17.71cm
C
同一物体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19.1mm 、 19.2mm 、 21.1mm、19.1mm、19.3mm。下列相关说法中(  )
①“21.1mm”的测量记录是错误的
②五次测量使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0.1mm
③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19.2mm
④求平均值记作物体的长度,可以消除误差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A
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L1=18.82cm;L2=18.83cm;L3=17.28cm;
L4=18.81cm;L5=18.80cm;L6=18.805cm。
则:
(1)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
(2)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果写错,该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 。
(3)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该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 。
(4)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_ 。
1mm
L3=17.28cm
L6=18.805cm
18.82cm
减小误差

误差分析
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铅笔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刻度尺,其分度值是______mm,该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cm.若将软塑料尺拉长后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B
1
5.25
将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圆柱形杆上紧密排绕n圈来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测量时,如果第一次 n 取20圈,第二次 n 取50圈,
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________次测量误差较小。

如图是一种测定金属丝直径的办法,将金属丝在铅笔上缠绕30圈,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___mm。
(2)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重叠,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1.4


一把钢尺在20℃时是准确的,如果在0℃时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的长度数值比实际长度(  )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A
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测量值会比真实值(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B
某技师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工件的长度为980.0mm,后来经过精确测量,发现此米尺上所标出的1m实际为1002.0mm,则该工件的真实长度最接近于(  )
A.1002.0mm B.1000mm C.982.0mm D.978.0mm
C
误差分析

1.1.4误差

1
2
4
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测量平均速度
contents

to be continue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