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材分析】本单元共 6课,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第七课由三个话题组成:虎门销烟、圆明园的诉说、甲午风云,这三个话题中的列强侵略事件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第一个话题“虎门销烟”引导学生了解英国用鸦片敲开中国的国门,鸦片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中国人奋起禁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爱国官兵誓死抵抗,但国力衰败的清政府妥协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圆明园的诉说”这个话题引导学生通过圆明园遗址的断壁残垣认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暴行,认清其侵略的本质。“甲午风云”这一话题引导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屈辱历史,认识《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通过对三个话题的探究,学生可以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树立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可能通过影视、报刊、书籍等各种途径,对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所了解,但他们更多的是对故事情节感兴趣,中国近代史对他们来说较为陌生,知之甚少。该年龄段的学生年龄小,认知上易于接受和理解历史故事,尚不具备对历史进行探究和反思的意识。【教学目标】1.知道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了解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斗争精神。2.感受林则徐、关天培等民族英雄面对外来侵略奋勇抗争的爱国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3.了解中国遭受外来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教学重点】1.了解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斗争精神。2.感受林则徐、关天培等民族英雄面对外来侵略奋勇抗争的爱国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难点】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教学过程】师:(出示雕塑《折断的烟枪》的照片。)同学们,这个雕塑是《折断的烟枪》,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生 1:为什么要修建这个雕塑?生 2:这个雕塑与鸦片战争有关。生 3:从雕塑中我感受到人们禁烟的决心。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鸦片战争那段历史。活动一:认识鸦片的危害师:(出示英国与中国位置示意图和英国走私船只在中国码头的图片。)说一说为什么英国要向中国走私和倾销鸦片?生 1:英国向中国输送大量鸦片,目的是掠夺中国的财富。(板书:英国中国)生 2:英国利用使人上瘾的鸦片牟取暴利,打开中国市场。师:(出示输入中国鸦片数量激增的数据图片。)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有什么发现?师:吸食鸦片会有什么后果?(出示中国人吸食鸦片的图片。)骨瘦如柴,身无缚鸡之力。师:大量鸦片流入中国,鸦片泛滥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请大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并简要概括一下。小组展示:组 1:......组 2补充师小结:英国向我国输送鸦片,掠夺了大量白银,导致我国国库空虚,士兵战斗力下降,人民身心俱损,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整个社会处于混乱之中。(板书:向中国输送鸦片危害大)师: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感受一下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播放视频)【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图片、数据图、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明确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目的,即是掠夺中国的财富,打开中国的市场大门,认识到之所以鸦片流毒遍于天下,是因为与西方列强相比,当时中国国力日渐衰弱,为感悟“落后就要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做铺垫。活动二:探究虎门销烟师:面对英国的掠夺与鸦片泛滥带来的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做?生:我们应该禁烟。师:(出示林则徐的话:“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林则徐忧国忧民,决心禁烟,大家读一下教材 45页“阅读角”的第一段,看看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开展禁烟运动呢?生:林则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没收鸦片、捉拿烟贩、禁止走私船只靠岸等。师:最后他没收了约两万箱鸦片,这些鸦片应该如何销毁?请你想一想,假如你是林则徐,你会怎样做?生 1:用土埋起来。生 2:用水浸泡。生 3:用火烧毁。师:请大家阅读“阅读角”的第二段,看看林则徐是怎样做的?生:把鸦片切成碎片,混合生石灰投入水中溶解。师:林则徐用了"海水浸化法"。(出示“海水浸化法”)我们可以发现林则徐的方法更科学有效,林则徐不仅忧国优民,而且博学多识,不愧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虎门销烟的壮阔情境?生:想。师:(播放虎门硝烟视频)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板书:虎门销烟)下面请同学们把学习单上的相关内容填一下。(生填写学习单)师:(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烧鸦片》的照片。)人们为什么要纪念这一历史事件?生:虎门销烟的壮举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师小结:面对英国倾销鸦片带来的危害,中国人民及时醒悟,奋勇抗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虎门销烟的史实,通过思考、交流,感受到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体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同时借对硝烟方法的探讨,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林则徐其人——不仅忧国忧民,而且博学多才,“放眼看世界”。活动三:走近鸦片战争师: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英国于 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板书:发动鸦片战争)在战争中,中国人民奋勇抗争,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下面我们开个小小故事会,讲一讲自己收集到的故事。(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生 1:我想和大家分享关天培誓与炮台共存亡的故事。生 2:我要介绍爱国将领陈化成的事迹。生 3:......师:从这些英雄的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生 1:我感受到他们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生 2:我觉得正是因为他们心中充满对国家的热爱,才会宁死不屈,英勇抗争。师:鸦片战争中,爱国官兵奋勇抵抗,显示出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板书:奋勇抗争)【设计意图】以“故事会”的形式,学生在讲述英雄故事中,激发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进一步感悟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精神,根植家国情怀。师:但是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被迫妥协告终。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课件出示《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指名读条约内容。)师:看到这个条约你想说什么?生 1:这个条约太不公平了。生 2:英国太欺负人了......师:为什么《南京条约》是丧权辱国的条约?生 1:《南京条约》是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生 2:英国侵略中国,反而要求中国割地赔款。师:当时中国闭关锁国,国力衰弱,在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设计意图】通过对《南京条约》的解读,感受屈辱的历史,对“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师:100多年后,1997年 7月 1日,当年被割让给英国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下面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举世瞩目的历史时刻。(出示香港交接仪式视频)师:此时此刻,能说一说你的心情或想法吗?生 1: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生 2:香港终于“回家”了,祖国太伟大了!师:(出示教材第 47页的两幅图片。)对比这两幅图片,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你留下哪些思考?生 1: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国力衰败,国土被侵占。生 2:一百多年后,祖国日渐富强,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生 3:国家富强十分重要。活动四 师小结:同学们,面对帝国主义的欺凌与侵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会挨打。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 1:努力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生 2:学习科学知识,强健体魄,报效祖国。师:让我们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今昔对比图片和香港回归交接仪式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强大的祖国是坚强的后盾,萌发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努力的志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