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3.7《多元文化 多元魅力》 第二课时 《多彩的世界文化》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3.7《多元文化 多元魅力》 第二课时 《多彩的世界文化》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7 多元文化 多元魅力—《多彩的世界文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不同的文化,感受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性。
2.初步理解文化差异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之间的关系,感受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趋势。
3.知道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文化差异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之间的关系,感受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趋势。知道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 那么请你仔细看认真听!听听他们都在说什么?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刚才说了好多个不同答案,现在我们来揭晓谜底,在中国,我们把它读作建筑。师:看到建筑这个词,你的脑海里会想到什么?生:楼房、房子、金字塔、故宫......
(二)新授过程
活动一:探究建筑差异
师: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建筑视频。
师:通过看视频,你有什么发现?生 1:我发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建筑生 2:我发现很多建筑的造型很特别。生 3:我发现建筑材料都不一样。
师:同学们真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呀,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发现每个国家的建筑不一样,风格也不同。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师:那让我们一探究竟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请看(出示)你们小组最想研究哪种建筑?先在组内交流组长上来领取研究卡,谁想给大家读一读合作要求?(出示研究卡),大家开始吧。
师:大部分小组都已探究好了,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研究的成果展现给大家?组 1:我们小组研究的是蒙古包,大家可能都了解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哪儿有水草他们就去哪儿放牛放马,因此蒙古包就非常适合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好拆卸、搬迁。这是我们小组刚刚做的一个蒙古包。
师:好漂亮的蒙古包,制作起来困难吗?生:我们觉得挺简单的,大家看它主要是由一个圆锥屋顶和一个圆柱搭成,非常好搭建,不一会我们就做好了。(边说边动态展示)
师小结:看来蒙古包真是具有易拆易装的特点,当地人确实有智慧!组 2:我们小组研究的是东南亚的干栏式房屋,我们通过观看图片、阅读资料发现干栏式房屋下面都有高高的木桩,房顶很陡,原因是东南亚气候比较炎热,潮湿多雨,这样的建造能够很好的通风防潮。我们小组汇报完毕,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吗?生:材料中还提到多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我觉得它也是干栏式房屋的特点。组 2:嗯,感谢你的补充。
师:大家集思广益,找的非常的全面、准确,并且这种画图的形式直观新颖,掌声送给他们。组 3: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北极冰屋,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我们先在材料中圈画出关键信息,然后在下面的研究卡中进行整理。冰屋用冰雪建造,具有结实、防寒保暖的特点,因为北极地区常年寒冷干燥,被冰雪覆盖。我们小组汇报完毕。
师:孩子们请看,他们小组很会学习,圈圈画画就完成了研究任务,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师:三个小组的汇报形式都非常新颖,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汇报到这里。刚才同学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老师进行了拍照,请看这几个小组完成的研究成果,他们梳理出的房屋特点和原因同样非常准确、直观。老师要为你们的合作学习和探究精神点赞。
师:这是我们刚刚探究出各种建筑的特点和原因,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不同的建筑和当地的气候、降雨量有关;当地的人们很会就地取材;和自然灾害有关......
师:看来,世界各国的建筑和气候、降雨量、自然灾害、当地资源等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都可以归为自然环境的原因。
师:那除了自然环境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建筑风格?生:我猜测是和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受当地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历史有关
师:恩,你们的猜测是合理的,我们把这些因素统称为人文环境。
师:看来一个国家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适应(板书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构成了不同风格的建筑文化。(板书建筑)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观看视频发现每个国家的建筑都各具特点,并对不同风格的建筑进行了对比,为了弄明白建筑风格各异的原因,大家查阅资料,探究出了建筑文化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联系。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也能收获这些好的学习方法。(边说边出示)
活动二:感受多彩文化
1. 舞蹈
师:各个国家不仅在建筑上各具特色,在舞蹈、礼仪、服饰、美食等方面也各不相同,课前大家根据学习单进行了学习有什么收获呢?哪个小组的同学想先来展示?组 1:大家好,我们小组展示的是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舞蹈。我们小组搜集到的世界上不同风格的舞蹈有:芭蕾舞、草裙舞、探戈、恰恰、民族舞、街舞......我们小组还带来了一段视频,请老师给我们播放一下。同学们,看了视频你最喜欢哪种风格的舞蹈?你还知道世界各地哪些不同风格的舞蹈?生:我还知道凯利舞,它是苏格兰高地的特色文化,当地的男人们都穿裙子跳舞,我觉得非常有趣。组 1:他们为什么穿裙子跳舞?生:苏格兰山地河流多,为了适应高地的气候和地形,男人们也穿裙子跳舞。师:看来凯利舞既受自然环境影响又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我最喜欢中国的少数民族舞蹈,孔雀舞是傣族人们模仿孔雀动作的舞蹈,它再现了原生态的文化特色。
师:感谢你们,把我们带入了舞蹈的殿堂。正是由于各个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文化和历史等因素,才有了这么多种充满魅力的舞蹈!(板书舞蹈)
2. 服饰
师:下面哪一个小组还想交流?组 2:这是我们小组搜集到的图片。大家请看:这是阿拉伯人的服饰,阿拉伯人大多居住在热带沙漠地区,气候炎热,白色长袍既凉爽又散热。这是因纽特人的服饰,因为冰岛太寒冷,穿动物的毛皮是最保暖的。
师:我们看这两位同学带来的服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生:气候、气温
师:老师也带来一段世界不同风格的服饰,大家请看:(播放音频)说说你的发现?生:我发现各国的服饰有的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有的和人文环境有关。师:看来服饰不仅满足我们基本的生活需求,还代表着不同国家的服饰文化。(服饰)
3. 礼仪
师:哪个小组继续展示?有请礼仪小组汇报交流成果。生:大家好,我们以表演的形式展示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见面礼仪。我们表演你们来猜。(1)握手礼:是的,握手礼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适用的。(2)作揖: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见面礼。行礼时,男子左手在外,女子右手在外(同学们可以起立学习一下)双脚分开,中间一拳的距离,身体前倾约 45度。下面我提议向在座的老师行见面礼。(3)泰国合十礼:是受佛教影响的。(4)鞠躬礼(5)拥抱礼,在欧美人们迎送宾客和朋友时流行拥抱礼。我们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鞠躬。
师:同学们,你们的汇报真精彩!看来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见面礼仪都体现了他们国家的文化,都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好。(板书礼仪)
活动三:体会文化交融之美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各国风格不同的舞蹈、服饰,热情的见面礼,独特的建筑,多彩的世界文化充满了多元的魅力。(板书:多彩的世界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出现,世界各地的人们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文化的交融。
师:大家请看,一起说:日本寿司、美式快餐、意大利披萨、西方国家的牛排师:吃过的同学请举手?哇,看来同学们都吃过呀!
师:我们不仅吃过,在中国还吃到改良版的米汉堡,牛排也是经过了适合中国人口味的改良,我们山东的煎饼果子早已火遍欧美,口味不仅保留山东特色也有了适合欧美口味的新品中。(板书:饮食)
师: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除了建筑、舞蹈、礼仪、服饰和饮食这五方面还有哪些文化呢?生:我觉得体育运动也是其中一种。我们蒙古族人民喜欢赛马,而挪威人则喜欢滑雪师:你知道的可真多。生:还有音乐,西方国家摇滚乐节奏感很强而我们国家的葫芦丝则轻柔婉转。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板书......)
师:这就是全球化时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板书地球)
活动四: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1. 师:在多彩的世界文化长河中,有一颗异常璀璨夺目的星星,那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在下面的视频中你能捕捉到哪些中国文化?(出示视频)生:生自由回答,重点强调孔子学院(老师有话要说,截至目前,孔子学院已遍布全球 162个国家(地区)建立了 548所孔子学院和 119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更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师:除了我们从视频中看到的,你还知道哪些中国文化会走向世界?生:自由回答(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智慧的火花)师:有这么多的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PPT),说一说你此时的感受:生 1:我们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生
2:看到这么多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师: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生: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2师:骄傲自豪之余,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生 1: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生 2: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生 3:可以使中国文化在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得到丰富发展
师:是呀,中国文化正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特有的魅力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打开一扇了解中国、体验中国的窗口,为中国与世界搭起了交流的桥梁。
师: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自于我们对世界文化的认识更来自与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师:同学们,我们作为中国文化的小小传承者,如果给你个机会向外国小朋友展示中国文化,你准备向他们展示什么呢?生:(播放视频音乐)生畅谈
师:同学们都是中国文化的小小传承者。
师:作为祖国的新一代,老师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能以宽阔的胸襟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以坚定的信心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多彩的世界文化交流融合、共同发展。(板书交流融合共同发展)
(三)课后践行
师:请结合某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设计适合当地的建筑。温馨提示:结合当地降雨量、气温、建造房屋的材料、文化元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