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留心观察显细致 妙笔生花写世界——三上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挥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在【表达与交流】第二学段要求中强调: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法,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本单元进行以“留心观察”为主题的习作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激发观察兴趣,积累、梳理语言文字材料,品读语言文字之美,初步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进而综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二、单元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主题为“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并分学段对观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单元着重落实第二学段的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观察”,小学阶段对于“观察”这一能力的形成,也是梯度螺旋上升的培养过程。本单元是本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区别于常规单元,自成体系,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单元导语“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以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名言为引,学生在朗读名言、积累名言的过程中初步感悟观察的重要性:善于观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东西,获得美的感受。接着聚焦单元目标: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目标指向明晰,重点在于读和写,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观察的态度、方法和内容等,落笔写自己的观察所得。明确了目标,进入单元学习,五大板块分解习作环节。首先进入精读课文的学习《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搭船的鸟》记录了作者旅途中的观察所得,既观察了旅途中听到的雨声,又观察了翠鸟的外貌和捕鱼时的动作。《金色的草地》主要呈现了作者长时间观察到的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化的原因。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接着以“交流平台”方式对本单元学习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或要求进行梳理和提示;“初试身手”提供一些试写练习或实践活动,让学生试着用学到的方法练一练。接下来是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和《我爱故乡的杨梅》,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仿写。最后,让学生在获得充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进行单元习作练习。学生习作是一个“方法学习——实践运用——习得总结”这样螺旋式上升过程。在课时方面,本单元安排6课时进行学习。(二)学生情况分析从观察的角度进行分析,三年级学生处于发展观察能力的关键期,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事物的特征与变化。通过前面两篇精读课文的学习,学生具备了观察意识,也激发了观察兴趣,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在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但是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孩子来说,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写出来是最难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观察”指向习作。在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三年级学生具备了简单写作的能力,但是让学生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深刻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可以链接课外阅读的相关绘本和精读课文的观察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获取把观察所得写清楚的方法。最终为为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奠定写作基础。三、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核心目标为: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细致观察事物,把握典型特点,完成一篇习作。1. 基础积累性目标能利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认识10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26个生字,默写26个词语,分类梳理积累生字词语。2.发展性目标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细致地观察。能仔细地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及其变化情况,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3.拓展性目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持续的和多种方式的观察,并做相应的记录。选读普什科夫的《大自然的日历》法布尔的《昆虫记》和《森林报》等作品,感受作者留心细致的观察,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是对每课课时目标的梳理与归纳,共同指向本单元语文要素及习作要求,致力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四、单元教学主要过程以下是单元整体的教学框架,本单元的主题是留心观察显细致,妙笔生花写世界。本单元学习情境为:开展“我是小小观察员”学习活动,通过本单元学习掌握观察方法,在习作中实践运用,根据学习效果评选班级留心观察习惯之星,优秀作品在学校公众号刊登。单元核心目标:掌握多种方法细致观察事物,把握典型特点,完成一篇习作。围绕核心目标开展了以下三个大任务:分别是:锐眼观世界、慧心学观察、妙笔生万物。针对每个任务又开展如下活动。此处重点说明每课的能力点,《搭船的鸟》《我家的小狗》观察时关注特点、关注变化、关注内心;《金色的草地》观察时思考关注原因、关注情感;《我爱故乡的杨梅》观察时关注变化、关注角度。以下就是三位老师授课的内容板块,具体已经在授课中呈现,如图所示五、单元作业及学习效果评价本单元主要作业内容为课后实践小练笔任务,根据精读课文及习作例文中需要学生掌握的观察方法,为学生习作难点提供练习支架。具体任务如下:在《搭船的鸟》这一课,学生通过观察小兔子的视频来完成小练笔。评价标准如下。在《金色的草地》这一课,学生通过观察含羞草的视频来完成思维导图及语言表达练习。评价标准如下。最后习作任务是:我眼中的缤纷世界,让学生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并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六、单元教学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一)教学特色1.本单元以观察为核心任务,设计单元大情境,开展“我是小小观察员”学习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设计观察图片——回顾方法——练笔习作,这一过程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让学生学观察、用方法、会积累以及畅快表达。3.在最后单元习作成果展示阶段,进行学校公众号特刊投稿,传递分享美文。整个单元是完整的情境任务学习,经过学习内容和资源重新组合,使得教学评相统一,在每个环节力求落实了语文要素及习作要求,达成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二)教学反思1.在单元学习之初,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对象,提供观察记录单模板,调动起学生观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2.对于观察记录,则需要随着教学环节的逐步推进,适时提醒学生持续观察并做出一定的过程性评价。对于作业设计中的课后练笔,要重视发挥其学习支架作用,引导学生将所学观察方法用到自己的练写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