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声现象(共35张PPT)(含答案)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江西专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讲 声现象(共35张PPT)(含答案)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江西专用)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1讲 声现象
【版本导航】人教:八上P26~P45 沪粤:八上P23~P44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考试要求:认识。10年5考)
1.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_________也停止。
2.传播:(1)声音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依靠________。(声波实质是属于机械波,不同于电磁波)
(3)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方法:科学推理法)
3.声速:(1)声音传播的快慢叫做声速,它的大小与介质的_______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
振动
发声
声波
介质
种类
340
(2)一般来说,声音在__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传播较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4.回声:(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2)人耳能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以上。
(3)应用:回声测距离,s= vt。
5.人耳听到声音的基本条件
 声源 介质 人耳
(产生声音)  (传播声音)  (接收声音)
(这三个条件只要有一个出了问题我们就听不到声音)
固体
0.1 s
6.人耳听到声音的两种基本方式
(1)空气传导:一般情况下我们是通过空气将声音传入人耳才能接收到声音的。
(2)骨传导:有听觉障碍的患者戴助听器。
【重要提示】(1)听见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时产生的声音传播到了人耳,物体振动一定发声,但人耳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已发出的声音还能在介质中继续传播。
(3)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出声音,也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4)一般来说,介质的分子排列越紧密,分子间隔越小,声速也越大。
(5)回声与原声传播的介质相同,所以它们的速度相同,但回声比原声的响度要小,原因是声波能量的损失。
1.(2020·江西)如图所示,王爷爷为孙子制作了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________而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
振动
空气
2.(2023·江西)近年来,江西多措并举,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了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人们听到的“鸟语”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闻到“花香”是_________现象。
空气
扩散
声音的特性(考试要求:了解。10年4考)
音调 响度 音色
定义 声音的 ______ 声音的_______ 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决定因素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 ________ a.发声体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_______ b.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离越近,响度越_______ c.声音的分散程度:分散程度越小,响度越_______。如:喇叭、听诊器 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
高低
强弱




波形的特点 波的疏密程度不同 波的高低不同 波的形状不同
描述 尖细或低沉,“女高音、男低音” 响亮或微弱 悦耳动听
改变方法 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等 改变用力的大小、距声源的距离 改变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生活实例 拨动长度、粗细不同的古筝琴弦、依次敲击相同的装有不同高度水的杯子 引吭高歌、声音洪亮、猛击鼓面、公共场合禁止大声喧哗 口技演员模仿动物发声、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声纹锁
乐器的分类:
分类 示例 发生体 改变音调的方法 改变响度的方法
打击 乐器 鼓 打击部位 鼓皮越紧,音调越高 打击的力度,共鸣箱
弦乐器 小提琴 弦 弦越紧、越细、越短,音调越高 拉、弹的力度,共鸣箱
管乐器 喇叭 空气柱 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吹奏力度,喇叭口
声的分类:
分类 可听声 不可听声
超声波 次声波
定义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做可听声,频率范围通常为 ______________ 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 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
声源 人类的语言交 流、乐器 蝙蝠、海豚、倒车雷达、声呐、超声导盲仪、B超仪等 大象、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
啸、核爆炸等
20~20000Hz
3.(2022·江西)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跳绳时
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
空气_______而产生的;绳子转动越快,
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
“音色”)越高。
4.(2021·江西)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学校在演播厅举办文艺汇报演出。小明同学在演播厅外一听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听到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传入人耳的。
振动
音调
音色
空气
5.(2023·定西)公共场所标示的“请勿大声喧哗”的温馨提示,是指控制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B
声音的利用(考试要求:了解。10年1考)
分类 声音能传递信息 声音能传递能量
应用 (a)人类的语言交流(b)回声定位(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B超仪(c)大象的交流;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发出的次声波 (a)超声波洁牙、除尘、碎石等;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
(b)次声波武器
6.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而产生的,当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_______,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振动
能量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考试要求:了解。10年4考)
1.噪声的来源
(1)定义: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举例: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轰鸣声,建筑工地上机器的轰鸣
声,装修房子的电钻声,交通工具行驶时的马达声、喇叭声
和上课时外界传来的音乐声等。
2.噪声强弱的等级: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
级,符号是dB。
无规则振动
3.噪声的控制
人耳听到声音的三个基本条件 声源的振动 产生声音 介质传播声音 人耳接收声音
控制噪声的位置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控制噪声的方法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常见的具体措施 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市区或校园内机动车禁止鸣笛、摩托车装消声器 公路旁装隔音墙、道路两旁植树、路边房子窗户上安装双层玻璃 戴有耳罩的头盔、戴防噪声耳罩
7.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8.“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
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空气
声源
声源
传播过程
声音特性的辨析及其影响因素
【例1】(2023·连云港)AI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多项功能的操作。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__________。
响度
增大
1.通过定义辨识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高低——音调;声音的大小——响度;声音的品质——音色。
2.通过影响因素辨识声音的特性
音调——频率(拨动力度相同时,琴弦越紧,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吹气力度相同时,振动的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振幅(吹弹或敲击乐器时,力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1.(2023·枣庄)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先将尺的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再增加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
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
D
2.(2023·广州)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 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440 Hz的声音,则( )
A.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
B.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
C.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
D.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
B
噪声及其控制
【例2】(2023·名校联盟二模)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贴着“禁止大声喧哗”的提示语。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声”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禁止喧哗”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响度
声源
3.(2023·宜春一模)大型货车进城,除了交通隐患之外,还会带来噪声污染。如图所示指示牌的做法是从___________控制噪声的;大型货车的噪声大,从声音的特性方面来看,意思是大型货车所发声音的___________。
声源处
响度大
4.(2023·滨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人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图乙: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琴能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C.图丙:蝙蝠利用次声波传递能量确定目标的位置
D.图丁: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B
命题点:声音的产生、特性
1.如图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弹开,说明音叉在_________,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____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越大。
振动
响度
命题点:声音的传播
2.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声音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变小
变大
不能
命题点:声音的特性与影响因素
3.如图所示,向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
细调节水的高度。若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则发出声音的
______不同,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
音调

命题点:声音的传播、利用
4.渔船使用声呐探测鱼群(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____中传播来工作的;同时也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渔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则超声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要经过______s才能接收到信号。
液体
信息
9
命题点:噪声的控制
5.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声源处
命题点:声学综合题
6.如图所示是某影视作品中的“街头卖艺”的情景。鼓声是由鼓面的___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___传播到人的耳朵;改变敲击鼓面的力的大小,发出声音的_________发生改变;站在远处的人能分辨出鼓声和锣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识别的;近处的人感觉声音过大,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在_________减弱噪声。
振动
空气
响度
音色
人耳处
1.(2023·广东)用古琴弹奏名曲《高山流水》时,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__产生,经_________传播到聆听者耳中。演奏者不断拨动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来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变_______。
振动
空气

2.(2023·衡阳)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的同时划桨。下列有关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音调越高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C
3.(2023·烟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