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全反射 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全反射 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4.2全反射
第四章 光
思考:熏黑的小光球放入水中为什么会变亮?
熏黑的小钢球
思考:为什么水滴晶莹剔透呢?
一、全反射
1.1 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
名称 项目   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
定义 折射率______的介质 折射率_____的介质
传播速度 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光疏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 折射特点 (1)光从______介质射入______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光从______介质射入______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较小
较大

光疏
光密
光密
光疏
注意:
①光疏介质光密介质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对给定的两种介质才能谈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没有绝对的光疏、光密介质。
②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的界定是以折射率为依据的,与介质的其他属性(如密度等)无关。
一、全反射
光由光疏介质斜射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由光密介质斜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2 全反射
思考:
θ1
θ2
N
N'
A
O
B
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
B
θ1
θ2
N
N'
A
O
光密介质
光疏介质
逐渐增大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折射角接近90°时,继续增大入射角,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空气

演示实验:观察全反射现象
逐渐增大入射角,观察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变化;
折射光线、反射光线亮度如何变化?
一、全反射
1.2 全反射
一、全反射
(1)折射角逐渐 ;
(2)折射光线亮度逐渐 ;
(3)反射角逐渐 ;
(4)反射光线亮度逐渐 ;
(5)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
光线 ,所有光线全部反射。
观察实验现象后回答,随着入射角的逐渐增大的过程中:
增大
减弱
增大
增强
消失
1.2 全反射
一、全反射
1.2 全反射
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叫作全反射。
B
C
N
N'
A
O
光密介质
光疏介质
临界角: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作临界角。字母C表示。
注:临界角是发生全反射时的最小入射角。
一、全反射
1.2 全反射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临界角的计算:
当光由某种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时
(1)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2)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
注意:(1)只有光从介质射入真空(空气)的交界面时,才能这样求临界角。
(2)n越大,临界角越小,也就越容易发生全发射。
一、全反射
现象解释
被蜡烛熏黑的光亮铁球外表面附着一层未燃烧完全的碳蜡混和物,对水来说是不浸润的,当该球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在其外表面上会形成一层很薄的空气膜,当有光线透过水照射到水和空气界面上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这是因为光从水珠射向底下的荷叶时,在到达水与空气膜的交界处,一部分光发生了全反射
【典例1】在潜水员看来,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出现在一个倒立的圆锥里,为什么?这个圆锥的顶角是多大?
分析: 如图 ,岸上所有景物发出的光,射向水面时入射角θ1分布在 0°到90°之间,射入水中后的折射角θ2都在 0°至临界角 C 之间。
设圆锥的顶角为 α,则有 α = 2C = 97.6°
即圆锥的顶角为 97.6°。
【典例1】在潜水员看来,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出现在一个倒立的圆锥里,为什么?这个圆锥的顶角是多大?
解:几乎贴着水面射入水里的光线,在潜水员看来是从折射角为C的方向射来的,水面上其他方向射来的光线,折射角都小于 C。因此他认为水面以上所有的景物都出现在顶角为 2C 的圆锥里。
由公式 和水的折射率 n = 1.33,可求得临界角
二、全反射棱镜
(1)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
(2)原理:利用全反射原理
(3)特点:(玻璃的临界角为32°—42°)
①当光垂直于它的任意一个界面射入后,都会在其内部发生全反射,与平面镜相比,它的反射率很高
②反射面不必涂敷任何反光物质
(4)作用:改变光的方向,可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90°或180°
45
45
45
45
45
45
全反射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全反射棱镜实验:
【典例2】空气中两条光线a和b从方框左侧入射,分别从方框下方和上方射出,其框外光线如图甲所示。方框内有两个折射率n=1.5的玻璃全反射棱镜。图乙给出了两棱镜四种放置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能产生图甲效果的是(  )
B


二、全反射棱镜
双筒望远镜使用全反射棱镜能够缩短镜筒的长度。
精密昂贵的光学仪器中,如显微镜,单反相机,潜望镜,望远镜,自行车尾灯……
应用
优越性:与平面镜相比,其反射率高,几乎达到100%;由于反射面不必涂敷任何反光物质,所以反射时成像失真小。
三、光导纤维
1966年,33岁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博士和George A. Hockham首先提出光纤可以用于通讯传输的设想,43年后,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于高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导纤维,被誉为“光纤通读之父”。
高锟
三、光导纤维
结构:直径只有几微米到一百微米之间的特制玻璃丝,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
工作原理: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使反射光的能量最强,实现远距离传送。
优越性: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性强。
应用:光纤通信、内窥镜等。
三、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的用途很大,医学上将其制成内窥镜,用来检查人体内脏的内部实际的内窥镜装有两组光纤,一组把光传送到人体内部进行照明,另一组把体内的图像传出供医生观察。
内窥镜的结构
光导纤维在医学上的应用
三、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在通信上的应用
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是: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性强.
三、光导纤维
思考:若光导纤维的折射率为n,在端面上入射光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 光在光导纤维中不断发生全反射,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入射角 只要不大于 ,光线就能连续不断地发生全反射,从光导纤维的一端传到另一端。
【练习1】(多选)如图所示,ABCD是两面平行的透明玻璃砖,AB面和CD面是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分别设为界面Ⅰ和界面Ⅱ。光线从界面Ⅰ射入玻璃砖,再从界面Ⅱ射出回到空气中。如果改变光到达界面Ⅰ时的入射角,则(  )
A.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Ⅰ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B.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Ⅱ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C.不管入射角多大,光线在界面Ⅰ上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不管入射角多大,光线在界面Ⅱ上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CD
【练习2】如图所示,AB为一直光导纤维,AB之间距离为s,使一光脉冲信号从光导纤维中间入射,射入后在光导纤维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由A点传输到B点所用时间为t,求光导纤维所用材料的折射率n。(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