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电阻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3电阻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资源简介

电阻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式,能够运用其进行简单的电阻计算。
了解电阻的单位及换算关系,熟悉常见导体的电阻值范围。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阻,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电阻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认识到电阻在电路设计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电阻的概念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难点:
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流、电压无关。
灵活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电阻计算。
三、教学器材
电源(电池组)。
小灯泡若干(规格不同)。
导线若干。
开关。
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定值电阻若干(不同阻值)。
电阻箱(或可变电阻)。
面包板(或电路实验板)。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引出电阻的概念。
提问:“为什么同样的电源下,不同的灯泡亮度会不同?”引出电阻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0分钟)
讲解电阻的定义、符号和单位,强调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介绍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式,通过例题演示电阻的计算方法。
讲解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包括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3. 实验探究(一):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5分钟)
实验目的: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不同材料和规格的导体若干。
实验步骤:
a. 搭建电路,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导体串联连接。
b. 分别使用不同材料和规格的导体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电流和电压值。
c.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导体的电阻值,并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电阻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总结导体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4. 实验探究(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15分钟)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a. 搭建电路,将电源、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连接成串联电路。
b. 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c.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以及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的变化。
实验结果:总结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阻的方法和规律。
5. 实验结果分享与讨论(5分钟)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和总结的电阻规律。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比较各组实验结果的异同,分析可能的原因。
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影响因素。
回顾欧姆定律的应用及电阻的计算方法。
强调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学生讨论
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电器或设备利用了电阻的原理?请举例说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具体的例子并进行分析。
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补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巩固练习
1. 选择题
电阻的国际单位是_____。
A. 欧姆 B. 伏特 C. 安培 D. 焦耳
一段导体的电阻值是4Ω,把它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则拉长后的电阻值是_____。
A. 2Ω B. 4Ω C. 8Ω D. 16Ω
2. 填空题
导体对电流的_____作用叫电阻,用字母_____表示,电阻的国际单位是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_____、_____和温度。
3. 计算题
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2V,电流是0.5A,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如果将这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加到4V,通过它的电流会变为多少?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解、实验探究、讨论分享、巩固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了电阻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让学生亲身体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深了对电阻规律的理解。
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能够按照实验步骤正确搭建电路并进行测量,但在使用滑动变阻器时仍存在一些操作不规范或读数不准确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巡视指导时及时进行了纠正和讲解,并再次强调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此外,在讨论和巩固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具体的电阻应用例子,并进行分析和解释。这说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设计更多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和测试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对电阻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应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实验教学和科学探究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