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课件(共18张PPT)-统编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课件(共18张PPT)-统编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22课 抗日战争之《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勿忘国耻 警钟长鸣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习近平(2014年9月3日)
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战(1931.9.18-1945.9.2)
1931——————→1937——————→1945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抗日战争胜利
局部抗战
全面抗战
第一幕 野心勃勃侵我中华
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一、原因
【活动1】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
材料二: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材料三: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
材料四:1933年5月8日,蒋介石在崇仁总指挥部对各级剿共军官发表长篇讲话,中心意思是:(1)只要剿匪成功,攘外就有把握。(2)日本的侵略,就是共匪所招致的。……。(6)愈是非常时期,越要小心谨慎,注重智谋。
1.根本原因:
日本灭亡中国的既定国策及其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2.直接原因:
3.外部原因:
4.有利条件:
缓和1929年以来经济危机带来的国内矛盾,摆脱困境;
英美等国推行纵容日本侵略的“绥靖”政策;
国共两党之间的分裂斗争,国民党全力“围剿”红军;
二、历程: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
华北事变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33到135页,归纳日本侵华的经过,并在地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
历程 时间 事件 侵略区域
局部侵华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东北
局部侵华 1932-1-28 一二八事变 上海
扩大侵华 1935年 华北事变 华北
全面侵华 1937-7-7 七七事变 全中国
三、暴行: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36到137页,归纳日军侵华的暴行。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刺杀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
日军虐杀中国平民
日军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
重庆大轰炸
731部队以活人为实验
日军暴行,罄竹难书
活埋中国人
尸横遍野
杀人竞赛
尸横遍野
“南京所有的池塘里都堆满了死尸。……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竹林里面、马路旁边,遍地死尸。”
——郭歧《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
南京大屠杀
灵魂拷问:人性?兽性?
侵华日军松井石根所部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后疯狂杀戮,血染古城。使30万以上的南京市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惨遭屠杀;1/3的街道和建筑物被焚毁;同时,还制造了2万起左右的强奸事件;进行了大规模的抢劫。
——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重要文证选录》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第二幕 高瞻远瞩促进合作
众志成城一致抗日
一、局部抗战
国民政府
民众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爱国将领
”攘外必先安内”(实质: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国际联盟。
(1)东北人民:抗日救亡运动;东北人民革命军
(1)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统一了党内思想。
(2)学生:一·二九运动
(3)1936年,共产党员杨靖宇、赵尚志等领导东北抗日联军
(1)蔡廷锴 蒋光鼐 :十九路军抵抗 淞沪抗战
(2)张学良 杨虎城 :西安事变
蒋介石在西安的下榻处(2014年摄于西安华清池)
西安事变枪战痕迹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以武力逼蒋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课堂探究1】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分析西安事变能够
和平解决的原因和意义。
1、1935年华北事变标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矛盾成为次要矛盾。
2、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促成;(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到西安为和平解决此事做出了努力)
3、国际势力的干涉;(主要指苏联和美国。苏联希望老蒋能与中共联合一起抗日,以避免其东西两线作战;美国则是因为老蒋是其在华利益的代表人)
4.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选择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当时正值日军全面侵华的前一年,日军侵华的步伐日益加快,为了保证中国能结束内战一致抗日,张杨两位将军选择了“兵谏”,其目的是促成蒋联共抗日。蒋点头了,目的也已经达到)
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
根本原因
二、全面抗战:
1937.7.7——1945.8.15
19 37
卢沟桥事变后,中共呼吁全民族抗战
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准备抗战
周恩来递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洛川会议召开,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形成
工农红军接受改编
22日,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7月
8月
9月
23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共发挥巨大作用
【课堂探究2】请同学们思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主要原因,中间政派的抗战主张是什么?
结 语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作为一名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段惨痛的历史?应当如何处理好当今中日两国的关系?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歌曲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  )
A.七七事变后  B.红军长征开始后 C.九一八事变后 D.人民解放战争后
2、某电视剧中有以下剧情: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一支游击队途中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这一情景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华北事变 D.七七事变
3、1937年七七事变后,潘孑农、刘雪庵创作了《长城谣》,传唱一时。下列是该歌词节选,它的内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呼唤(  )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流散父母丧。……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寇逞豪强。……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
A.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国共合作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停止内战
【课堂检测】
c
D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