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导学案【课标解读】政治认同:掌握性质判断的含义、组成、种类;运用性质判断的要求。掌握关系判断的含义、组成、种类;运用关系判断的要求。科学精神:明确正确运用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的要求。公共参与:理解运用判断的意义。【预习自测】思考以下哪些是性质判断?哪些是关系判断?1.月亮绕着地球转,月亮与地球相距约三十八万千米。2.小刘与小张不是兄弟。3.小刘和小张都是开朗的。4.所有的认识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5.实践是认识的来源。6.有的水生动物是用肺呼吸的。7.随地吐痰是很不好的习惯。【核心知识点】1、性质判断(1)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所以,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2)结构:性质判断主要由量项、主项、联项、谓项构成。①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数量);②主项:表示断定对象;(处于语句主语位置,但不等于主语)③联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有、是或无、不是)④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处于语句宾语位置,但不是宾语)类型①依据判断的质,即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②从判断的量,即以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性质判断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③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可以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准确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的问题①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②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况,容易造成误解。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④误用多重否定。关系判断(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2)构成: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构成。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的叫做关系者项;按照关系者出现的顺序可以称为第一关系者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三关系者项……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叫做关系项;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做量项;(3)类型①对称性关系:对称关系(反过来也对)、反对称关系(反过来一定不对)、非对称关系(反过来可能对,也可能不对)。②传递性关系:传递关系(跳过b 也成立)、反传递关系(跳过b肯定不成立)、非传递关系(跳过b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体系构建】【习题演练】1、“没有一种金属不是导电的。”这一判断属于( )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2、小梁说:“爸爸到救灾物品分发点领取了大米、猪肉,化肥等物品,今天我们全家可以美美地吃一顿了!”小梁这句话的错误在于( )A、缺少主项和谓项 B、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C、量项和联项使用不准确 D、判断的“量”和“质”不统一3、下列关系判断中属于非对称关系的有( )①小明与小华是同学 ②小明比小华大2岁③小明信任小华 ④小明借小华10元钱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有些中学生是共青团员。对这个判断的结构分析正确的是( )①“有些”是量项 ②“中学生”是主项③“是”是谓项 ④“共青团员”是主项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 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 ABD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