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课件(共33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课件(共33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5.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政治认同:
通过了解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
科学精神:
结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树立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及其重大价值。
第一目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1、外交政策的含义:
2、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注意: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并不是世界各国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国家
利益
国家
性质
外交
政策
国家利益
决定
国家性质
决定
原因: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消除了屈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
国际关系
外交政策
国家实力
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
国家性质
共同利益
利益对立
合作基础
冲突根源
政策性质
政策内容
决定因素
决定因素
决定
决定
注意区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①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②独立自主的表现: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的主权、干涉我国内政。
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部,不联合一个国家,反对另一个国家。
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
主张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国际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
侧重点:自主发表主张,不受别国干涉
表现:“八个不”: 不屈服;不允许;不依附;不结盟; 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不歪曲;不称霸!
中美: 建设性伙伴关系 中俄: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欧: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日: 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中印:合作 共赢 互信伙伴关系
注意:我国“伙伴关系”是结伴,而不是结盟
战略伙伴关系:核心内容是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的利益,是合作共赢的关系,目的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的伙伴关系外交不同于集团外交、势力范围外交。中国与伙伴方彼此不受结盟条约和义务约束,行为自由。
结盟关系:本质是大国联盟,搞军事集团,联合一方对抗另一方。其目的是维护同盟国集团的利益,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往往产生不利的影响。
易混易错
注意:伙伴关系 ≠ 结盟关系,结盟违反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侧重点:凡是看到我国做法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都可以考虑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联合国的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原因: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首要目标
对内目标
最高利益
对外目标
重要目标
共同愿望根本利益
做法:
①对内: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②对外: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侧重点:一般用于对主权和领土的维护
问答题:宗旨和目标相伴而行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4)基本准则/基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侧重点:常用于与其他国家达成合作协议
1953年首次提出
1955年万隆会议
地位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所承认和接受,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方向发展,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补)P44相关链接
以下材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个方面?
基本立场
宗旨
基本目标
基本准则
1.中国累计派出维和官兵5万余人次,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我国外交部表示,中方随时应对一切威胁挑衅,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3.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4.在俄乌冲突下,中国既不趋附于西方制裁俄罗斯,也不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
归纳总结
正确区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基本立场
宗旨
基本目标
基石、
基本准则
基本内容
侧重点
独立自主
自己发表主张,不受别国干涉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做法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都是宗旨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一般用于对主权和领土的维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常用于与他国达成合作协议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基本内容 表现 知识联系
基本立场
基本目标
宗旨 基石
独立自主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对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对内)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具体表现为“八不”。
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坚决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当今时代的主题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主权国家的义务;建立国际新秩序也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
知识归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二目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949—1978年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外交的主题词:
独立自主
捍卫革命胜利果实
2012年党的十八大
进入新时代
中国外交主题词:
民族复兴人类进步
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1978—2012年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中国外交主题词:
和平与发展
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外部环境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进行了部署
1.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注意:坚持我国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推翻转变改变。
2.习近平外交思想
(1)指导意义: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2)核心要义/主要内容: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
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习近平
外交
思想
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
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
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习近平外交思想核心要义:“十个坚持”
2.习近平外交思想
(3)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重要性:
①弘扬了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
②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
③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
④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2.习近平外交思想
(4)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外交方面的贡献)
——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具体部署:
①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
②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
③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
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五位一体外交布局
大国是关键
周边是首要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多边是舞台
公共外交是补充
3、中国外交在国际发挥的作用(中国贡献)
(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3)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注意:重要力量≠主导≠决定≠领导≠支配
(建设性作用≠领导)
结论: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世界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
政策
中国特色
大国外交
1、外交政策
2、我国为什么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基本内容
1、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
2、习近平的外交思想
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外交方面的贡献
4、中国大国外交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课堂小结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外交政策及其相关因素
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 一个国家在对外活动中,无论表现出友好合作还是表现出冲突对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国的利益。所以,一定的外交政策是由一定的国家利益决定的,是为实现和维护一定的国家利益服务的
外交政策与国家性质 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国家性质不同外交政策也不同,如我国的外交政策和美国的外交政策因国家性质不同而不同
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 国家利益、国家力量的变化,会导致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从而引起国际关系的变化
外交政策与国家职能 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总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交活动的形式 外交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拓展提升
1、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中国领导国际新秩序的责任担当。
4、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强化了同沿线成员国以共同发展为特征的结盟伙伴关系。
易混易错
辨析: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辨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坚持这一准则。
辨析:中国承诺永远不称霸,主张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解决国际问题,所以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辨析: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搞结盟、搞对抗,而是要以合作共赢的态度欢迎世界各国加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战演练
课堂训练
1.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以来,中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60年间,中国医疗队用大爱无疆、仁心仁术在世界上树立起中国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中国援外医疗是基于( )
①自觉担当大国责任,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
②立足他国合理关切,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④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①③:中国援外医疗是基于自觉担当大国责任,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①③正确。
②: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中国开展对外活动时要立足本国的国家利益, 而不是立足他国合理关切,②错误。
④:材料强调中国援外医疗,未涉及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④排除。
故本题选B。
实战演练
课堂训练
2.2023年6月14日,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针对全球人权治理体系中长期存在的不合理、不平衡现象,中国始终重视参与全球人权治理体系变革,主张以安全守护人权,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为实现人权创造安宁的环境。上述人权治理主张( )
①体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明确各国政府有自主选择本国人权道路的权利
③表明世界和平发展是保障人权事业发展的条件
④彰显人权具有至高无上性与独立自主性的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①③:中国主张以安全守护人权,走和平发展道路,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为实现人权创造安宁的环境,这表明我国的人权治理主张体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时也表明世界和平发展是保障人权事业发展的条件,①③正确。
②:材料主要讲述中国人权治理的主张,而材料未涉及各国政府有自主选择本国人权道路的权利,②不符合题意。
④:主权具有至高无上性与独立自主性的特征,④错误。
故本题选B。
实战演练
课堂训练
3.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方在推动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上从未缺席。习近平主席结合巴以形势,提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三点主张,强调要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应该加大对巴发展援助力度和人道主义帮扶,坚持和谈正确方向。上述立场表明我国( )
①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
②在坚定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③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坚定支持者、推动者和维护者
④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格局的践行者和捍卫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①:习近平主席结合巴以形势,提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三点主张,表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处理国际问题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①正确。
②:材料强调我国切实推动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在坚定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中中国的立场表明我国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坚定支持者、推动者和维护者,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③正确。
④:材料不涉及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格局的践行者和捍卫者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实战演练
课堂训练
4.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密集互动、深入交流,提出要努力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团结互信的共同体;携手建设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这些重要倡议,彰显着中国同中亚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展现了中国( )
①顺应当今时代主题的变化,积极应对挑战
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携手共谋发展
③以共同利益为合作的基础,坚持互利共赢
④构建区域发展的友好联盟,践行多边主义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①: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并未发生变化,①说法错误。
②③: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努力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团结互信的共同体;携手建设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这些重要倡议,彰显着中国同中亚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展现了中国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携手共谋发展;中国坚持以共同利益为合作的基础,坚持互利共赢,②③符合题意。
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外不结盟,“构建区域发展的友好联盟”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A。
实战演练
课堂训练
5.截至2023年9月底,中欧班列已经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累计开行超过7.8万列;运送货物超过740万标箱,占中欧贸易总额比重从2016年的1.5%提高到2022年的8%。中欧班列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可见( )
①中欧是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欧友好合作有利于共同应对第三方的威胁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所接受
③中欧基于共同利益发展双边关系,维护和扩大共同利益有利于中欧关系稳健发展
④各国的国家利益逐渐趋同,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盟,中欧关系不针对第三方,①说法错误。
②:中欧关系的和平发展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国际组织所承认和接受,②符合题意。
③:中欧班列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这是中欧基于共同利益发展双边关系,维护和扩大共同利益有利于中欧关系稳健发展,③符合题意。
④: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不可能趋同,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实战演练
课堂训练
6.2023年7月10日,中国代表团在人权理事会第53届会议阐述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主张。中国代表强调,国际社会应加大对巴勒斯坦发展援助和人道帮扶,支持保障巴勒斯坦人民人权,为推动巴以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尽快重启和谈作出切实努力。这体现了( )
①中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②霸权主义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
③中国坚定地支持和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④和平问题是制约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①: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主张表明中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中没有体现霸权主义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②不符合题意。
③:“为推动巴以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尽快重启和谈作出切实努力”等信息表明中国坚定支持和推动中东和平进程,③符合题意。
④: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④错误。
故本题选B。
实战演练
课堂训练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1月16日,中国外交部长秦刚结束了为期一周的访非之行。2023年1月9日至16日,秦刚访问了埃塞俄比亚、加蓬、安哥拉、贝宁、埃及和非盟总部、阿盟总部。新年首访非洲是中国外交连续坚持33年的传统,此访也是秦刚担任外长后的首访。秦刚外长此次访问非洲,不仅体现了中国对中非传统友谊以及中非关系发展的高度重视,更彰显出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始终是中国外交不变的优先方向。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的关系发展迅速,对非洲投资增多,这引起了西方某些人士的非议,他们甚至荒唐地认为中国在非洲推行新的“殖民政策”,其内涵主要包括:第一,掠夺非洲能源,声称中国对非洲加大投入是基于对石油、有色金属等战略原材料的需要;第二,以廉价商品占领非洲市场,认为中国的廉价商品,特别是纺织品严重冲击了当地的纺织业发展,造成了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第三,向非洲国家推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请从“当今时代的主题”和“我国的外交政策”角度,驳斥所谓“中国在非洲推行新的‘殖民政策’”的观点。
实战演练
参考答案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有利于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②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中国坚持在尊重主权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与非洲国家发展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有利于加强“南南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推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战略,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