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1.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2.识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与具体要求(重点) 3.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 4.体会中国是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难点) 1.政治认同:结合我国外交活动和外交理念,理解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意义,增强政治认同。2.科学精神:结合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理解新型国际关系,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全球治理观、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科学精神。3.公共参与:正确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世界意识。第一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1、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必要性:①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②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③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重要性\意义: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是什么)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政治)共建共享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安全)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经济)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文化)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生态)追求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政治上对话而不对抗,反对霸强(零和思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安全上对话解决争端协商化解分歧(求同存异)帮助非洲人种香茹致富,在巴西点亮万家灯火长期资助平民曲的交响乐团,让几千名出生在暴力贩毒环境中的孩子人生得以改变在亚马逊搞环保,在巴西创下环保零罚款的记录练一练:思考下列材料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哪个内涵经济上同舟共济,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文化上尊重文明多样性,超越隔阂冲突、文明优越生态上绿色低碳环保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措施(怎么办)(1)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2)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3)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4)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5)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对话协商→持久和平共建共享→普遍安全合作共赢→共同繁荣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绿色低碳→清洁美丽相对应目标是什么(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什么(原因)必要性:①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②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③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怎么办(要求)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正确认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目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1.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的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思考: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中国在哪些领域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进行了哪些行动?2.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国行动(1)加强自身建设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引进来: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设备、人才及先进管理经验。走出去: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2.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国行动(2)推进国际合作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WTO所管理的体制。是世界上唯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共22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2.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国行动(3)塑造大国形象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4个定位中国形象)①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③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④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展特色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综合前面和P56综合探究)突破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贯彻落实1.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就全球治理来讲:我们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3.就经济全球化而言:提出了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发展方向。4.就国际关系来说:我们提出了坚持正确义利观的外交理念,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5.就全球安全来看:我们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6.在推进国际合作方面: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付诸实践,取得积极成效。7.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坚持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1.世界多极化2.国家利益: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5.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设新型国际关系。6.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立场;宗旨;基本目标;基本准则。7.中国外交发挥的作用: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代表性和话语权增强、建设性作用。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为什么?——必要性、总要性是什么?——内涵怎么办?——措施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中国智慧中国行动大国形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框小结易混易错1.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中国领导国际新秩序的责任担当。矫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为建立国际新秩序探索出一条新路径,但中国承诺永远不称霸,主张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解决国际问题,所以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国优秀文化和中国特有的价值追求。矫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安全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矫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我们在考虑共同利益的同时关切自身利益。矫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符合各国共同利益,但是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坚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合理关切他国利益,努力寻求各国共同利益。易混易错1.(2022·湖南·高考真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多个国际机制青年领域合作文件的制定过程中,积极贡献智慧、提出主张:在全球20多个国家,开展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经济管理等志愿服务;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超越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搭建起“一起向未来”的桥梁。一系列行动展示出中国青年( )①立足各国国家利益,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②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具有全球视野,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④不负未来之托,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使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课堂训练2.(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一带一路”倡议并签署了合作协议。十年间,“一带一路”打造了可靠的“朋友圈”,强化了全球互联互通网络,助力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极大提升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这体现出( )①主权国家具有独立权和平等权②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③中国方案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④公共外交是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的首要手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3.(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主旨讲话,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向各方发出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的全球文明倡议。这一讲话意味着( )①政党通常有明确的思想主张②人类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③政党有崇高的政治目标④人类找到了应对各种挑战的策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实战演练课堂训练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7月4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十年来,上海合作组织走在时代前列,弘扬“上海精神”,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分歧矛盾,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筑牢地区安全屏障;愿同各方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反对保护主义、单边制裁、“脱钩断链”,努力把互利合作“蛋糕”做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欢迎各方一道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落实三大倡议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实战演练参考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