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十五章 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15.2 广播和电视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2)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2.科学思维:用类比的方法,高频电磁波是声音、图像信息的“搭载” 工具 。3.科学探究:做一做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组装最简单的收听广播装置。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了解广播、电视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导学重点: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导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能产生高频率电磁波并向外发射的电流为 信号,由声音转换成电流信号为 信号,由图像转换成的电流信号为 信号。2.无线电广播:录音机产生 电流,载波发生器产生 电流,通过调制器、发射机、天线将产生高频 发射到空中。收音机天线 高频电磁波,通过调谐器、解调、放大还原成 。3.电视用电磁波传递 和 信号。分 、 信号调制、发射、接收、解调、还原为 和 。课堂导学(一)音频、视频和射频信号调制1. 能产生高频率电磁波并向外发射的电流为 信号,由声音转换成电流信号为 信号,由图像转换成的电流信号为 信号。2. 音频信号的频率较 , 与声音的频率 , 在 Hz到20kHz之间。视频信号的频率变化范围较大,为 赫兹到 赫兹。(二)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3.无线电广播:录音机产生 电流,载波发生器产生 电流,通过调制器、发射机、天线将产生高频 发射到空中。收音机天线 高频电磁波,通过调谐器、解调、放大还原成 。4. 旋转收音机的调谐旋钮,就能从中选出某一个电台特定频率的信号,这个过程称为 。然后这个调幅电流经过解调器的处理,取出当初的 信号。这个 电流经过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把电信号转换成 波,听众就能听到广播节目了。(三)电视的发射和接收5.电视用电磁波传递 和 信号。分 、 信号调制、发射、接收、解调、还原为 和 。6. 有线电视是借助 或同轴电缆来传送广播电视信号或本地播放的 信号的网络。它可以同时传送上 套电视节目,抗干扰能力 、成本 、功能多,可以传送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高频率的振荡电流产生高频率的电磁波并向外发射,这种电流为射频信号B. 声音和图像信息都要“搭载”在电磁波上才能传至远方C. 由图像转换成的电信号为音频信号D. 由声音转换成的电信号为音频信号2. 关于无线电广播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话筒把音频电流转换成声音B.载波发生器产生射频电流,C.调制器将音频电流和射频电流调制成调幅电流D.天线将“搭载”着声音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3. 下列关于无线电广播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号的接收是由收音机完成的B.信号的发射是由广播电台完成的C. 调谐器选出的信号含有高频成分,通过解调器取出音频信号D.扬声器把声波转换电信号4. 2023 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授课。我们在学校收看中央电视台直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电视通过电磁波传播视频和音频信号B.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话筒把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由天线将“搭载”着图像和声音信息发射出去C.电视机将高频信号接收,由解调器取出视频和音频信号,放大后由显像管还原成图像和声音D.扬声器将取出放大的音频信号还原声声音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流的频率和幅度模仿声音的频率和幅度的变化的信号为模拟信号B.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传输过程受到干扰C. 计算机的信息用二进制“0”和“1”编码为数字信号D.数字信号易于计算机做高速和复杂处理,抗干扰能力弱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射频,音频,视频。2.音频,射频,电磁波,接受,声音。3.音频,视频,音频,视频,声音,图像。课堂导学1.射频,音频,视频。2.低,相同,20,几,几兆。3.音频,射频,电磁波,接受,声音。4.调谐,音频,音频,声。5.音频,视频,音频,视频,声音,图像。6.光缆,电视,百,强,低。课堂练习:1.C;2.A;3.D;4.C;5.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