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学设计
一、新课标标准
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内容分析
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立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从国情出发,制定并实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图文材料和活动,知道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课本文字、视频、史料等资料,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了解国家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采取的措施。
时空观念:通过观察《民族区域示意图》,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认识五个自治区。
家国情怀: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二)讲授新课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教师活动
历史特点: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现实状况: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面积广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各民族都有不一样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
(2)学生活动
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教师活动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学生活动
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5 个自治区,30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
教师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学生活动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2.共同繁荣发展
(1)教师活动
我国少数民族在民主改革前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存在,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约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残余的,当时约有60万人口。
(2)学生活动
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教师活动
材料1:1959—1961年西藏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成为自己命运和社会的主人。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实现了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材料2: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材料3:新中国成立时,一些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
(4)学生活动
政治上: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文化教育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5)教师活动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呢?
(6)学生活动 ①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②要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③要关心少数民族同学;
④要积极学习和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
五、课堂总结
本课围绕着民族团结这一主题,包括两部分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各民族共同团结分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呈现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让学生感受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繁荣和发展的状态。让学生通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