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设计一、新课标标准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内容分析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包括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有了长足发展。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继续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问题终将得到解决,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完成。三、教学目标历史解释:列举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意义。唯物史观:知道海协会、海基会,了解“九二共识”及其意义;认识江泽民的八项主张、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等史实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了解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情况。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政策和努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政党。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讲授新课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1)教师活动台湾问题的由来(2)学生活动在国共内战及美国势力介入的双重影响下,台湾问题就此形成。教师活动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区别:形成的原因不同:港澳问题是由于西方国家利用武力或欺骗的手段侵占中国领土,并将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而台湾问题是由于国共内战而导致暂时性的两岸分离,完全是中国的内政。解决途径不同:香港、澳门回归是在中英、中葡之间进行谈判,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谈判,而解决台湾问题是在“一国两制”的架构下,两岸平等协商,属国家内部事务问题。学生活动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台湾是异乡而非他国。台湾问题是内政而非外交。2.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1)教师活动合作探究一: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学生活动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的努力,等等。3.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1)教师活动习近平在同马英九的会晤中强调,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双方应该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面对新形势,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上,两岸双方应该胸怀民族整体利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学生活动这是 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教师活动中共十八大后,党和政府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人民解放军多次在台湾周边海域组织实战化演练。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学生活动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独”促统。五、课堂总结本课按时序讲述了海峡两岸交往中的重要史事。一方面表明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九二共识”,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另一方面强调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在本课的学习中,应让学生归纳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结合相关资料,介绍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到统一是实力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相关视频,让学生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从而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