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含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含反思)

资源简介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的史事;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内容分析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存。这一时期,少数 民族纷纷建立政权,主动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文化,同时各民族之间不断争战,民族交融的进程加快。女真族建立的金,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并和占据江南的南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此后,南宋偏安江南,为大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女真族的崛起与金太祖的改革等史实, 理解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和地图,直观了解女真族的崛起和金灭辽、北宋的进程。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了解南宋偏安、不思进取的概况。
历史解释:通过教材“人物扫描”的文字材料,分析人们尊崇和怀念岳飞的原因。
家国情怀: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
难点:南宋的偏安。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新教材等。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 年)和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
观察两幅地图在政权名称、疆域范围等方面的不同?
(二)讲授新课
1.女真族的崛起
(1)教师活动
观察图片《女真人像》,了解女真族的活动区域和生活特点;识读《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
学生活动
了解历史发展的额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初步掌握计算历史事件和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
(3)教师活动
材料一:太祖入燕,始用辽南、北面官僚制度……斜也、宗干当国,劝太祖改女直旧制,用宋官制度。
——脱脱等《金史》
材料二: 金初无文字也,自太祖得辽人韩昉而言始文:太宗入汴州,宋宇文虚中、张斛、蔡松年、高士谈辈先后归之。
——庄仲方 《金文雅序》
(4)学生活动
政治上: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
经济上:发展生产
文化上:颁行女真文字
2.金灭辽及北宋
(1)教师活动
比较《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与《北宋形势图(1111年)》,观察两幅地图在政权名称、疆域范围等方面的不同,了解金灭辽、北宋的史实。分析辽和北宋灭亡的原因。
(2)学生活动
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3.南宋的偏安
(1)教师活动
从南宋建立、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三方面进行了叙述。
学生活动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崇尚英雄气概,传承民族气节。
七、课堂总结
金朝在我国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评价岳飞抗金,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
八、教学反思
要对民族战争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评价时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应该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在评价岳飞时也要注意角度,不能以民族英雄称呼之,可以称呼其为抗金英雄。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导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