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复兴中华 12.富起来到强起来精神文明新风尚【理论基础和根据】本课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取得的卓越成就,帮助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课标根据】本课编写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11条“知道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六党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感受国家和社会精神文明创建中的行动,体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2. 让学生知道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有重要影响。【学情分析】学生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物质文明成就较为容易,但是对深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认识和体会不够充分。【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知道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有重要影响。2.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时刻注意讲文明、树新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方法】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法, 自主学习探究。【教学流程】一、导入环节1.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了解到通过改革创新促进了我国经济领域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老师想考察一下你们的掌握情况。2. “改革创新成果对对碰”,学生进行白板操作。3.教师小结:改革创新使我国的科技、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的 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我们的精神也要跟上脚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精神层面的变化。(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考察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回顾旧知,引出课题,聚焦新问题。二 、教学环节( 一)观青岛文明教师活动:1.谈话引导:同学们,作为一个青岛人,你觉得青岛人的文明程度如何 青岛人的文明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3.引导组织学生活动:同学们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不仅如此,我们青岛人的文明还被各 级各类报纸所报道,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寻找我们文明青岛人的新闻, 一会分享给大家。(出示课件)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交流互动:听到了这样的新闻你有什么感受 5.小结过渡:在青岛,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教师出示课件介绍:公交巴士抱患儿六 年,从两个人到一个车队,他们的善举获得了被中央电视台播出,获得了全国人民的称赞; 大年初一蓝衣大哥勇救落水女童,获得人民日报官方微信报道点赞,青岛这座城市的“温度”,正吹进每一个人的内心。他们弘扬了真善美(板贴)6.提升认识老师想问大家,青岛环境整洁、人民友善和谐、社会安定祥和,靠谁呢 ( 环卫工人、警察、志愿者、学生、教师等各行各业的人们)小结:那仅仅靠青岛各行各业的人们,我们的精神文明就能够得到提升吗 精神文明的创建还需要国家政策保障和社会的推动。7.同学们,让我们思考一下,哪些属于国家的政策保障 哪些属于社会的推动 出示希沃白板请学生进行分类。8.过渡:同学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一直发挥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正是有了国家政策的保障和社会的推动,我们的精神文明才得以传播,社会上还有哪些活动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呢 让我们一起“赏社会风尚”。学生活动:1.学生谈看法2.小组合作阅读报纸3.小组推选代表分别介绍分享给大家(1)青岛早报:公交巴士爱心护学9年风雨无阻(2)半岛都市报:诚信男孩子归还1元钱车费(3)青岛晚报:驾驶员熊抱老人上下车(4)齐鲁晚报:车上有老人晕倒,乘客们一致同意闯红灯救人。4.学生交流5.学生思考后进行白板操作(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合作阅读报纸,让学生发现更多体现青岛文明的好人好事,感受青岛这座城市的文明。)(二)赏社会风尚教师活动:1.教师提问:同学们,社区里,公交站牌边甚至是校园里,我们经常见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们能背诵出来吗 2.组识学生进行十个一活动展示:同学们,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里也有各 种各样的活动,你们参加过十个一活动吗 谁能说说十个一活动都有哪些 谁愿意上台展示一下 (请五个学生进行展示并抽取盲盒)3.十个一活动能够促进同学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希望大家认真参与,不断提升自己。4. 引导学生了解五个一工程:请刚才领取盲盒的同学打开看一下,你的礼物是什么 5.互动交流:教师补充介绍五个一工程作品6.教师小结:这些活动传播正能量。板贴过渡: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 强大的精神做支撑,无论是青岛人弘扬真善美还是国家社会学校举办的各种弘扬正能量的 活动,都是中国精神的体现。中国精神一直都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让我们一起品中国精神。学生活动:1.学生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进行才艺展示3.抽取盲盒4.揭晓盲盒5.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多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社会对于精神文明的重视程度,精神文明建设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有重要影响。)(三)赏社会风尚教师活动:1.抗疫视频回顾:在过去的三年里,让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2020年发生了新冠疫情, 这对我们中国人民是极大地考验,让我们跟随视频再次回到那个场面,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说说哪些场面让你难忘,可以使用记录关键词的方式学习。2.为了打赢这场防疫站国家、社会和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了哪些努力 3.教师小结:同学们,中国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抗击疫情中,在大兴安岭山火中,消防员志 愿者极尽所能是中国精神,在雪灾中,解放军拼死救援是中国精神,在青海山洪中大家团结友爱,守望相助,也是中国精神,汶川地震、抗击非典这些大灾大难面前,我们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充分体现了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板书:中国担当。4.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中国精神的体现呢 当然有。出示课件,同学们认识他们吗 他们是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教师出 示全国道德模范万佐成、熊庚香夫妇道德模范的照片,进行介绍。他们是助人为乐的典型,我们应当颁发给他们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勋章。5.组织学生活动:老师这里也有几位道德模范,请小组长来领取不同道德模范的事迹资料,跟小组同学一起认识他们, 一会进行简单介绍,给他们颁发相应的勋章。6.教师小结:近年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精神文明风尚在全社会得到弘扬,他们树立新风尚。板贴:树立新风尚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认为,文明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文明无处不在,而且就在我们身边。文明始于心,创见始于行。板 贴:文明始于心,创见始于行。希望中华大地每一个角落都盛开文明之花,传播着精神文明新风尚!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谈看法2.学生交流3.学生谈看法4.小组合作学习5.分小组进行介绍道德模范颁发勋章(环节设计意图:本环节紧扣教材和实事,以详实的资料和生活经历触发学生的思考感悟。 教师重视对学生发言的归纳和引申,从灾难中的中国精神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品读中国精神,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精神营养。)6.学生谈什么是文明【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