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训练:选择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训练:选择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项训练:选择题
1.关于教室内涉及到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和实际相差较大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30N B.教室内书桌的高度约为80cm
C.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D.教室内的大气压约为1.0×105Pa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用力击鼓比轻轻击鼓产生的声音音调高
B.乙图:人听到瀑布的流水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C.丙图:倒车雷达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人带耳罩是用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控制噪声的
3.魔术其实也是遵循了一定的科学原理,在一次班级的联欢活动中小华表演了“摸牌猜点”的小魔术,他用两个手指夹一枚金属图钉就能轻易说出扑克牌的花色和点数(如图所示),这里主要利用了
A.小孔成像 B.凸透镜成像 C.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
4.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笔在水中偏折
B.水中“月亮”
C.“千手”观音
D.海市蜃楼
5.已知酒精的密度为 0.8×103kg/m3,下列说法能够成立的是(  )
A.能装 1kg 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 1kg 的酒精
B.能装下 0.8kg 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 1.2kg 纯净水
C.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是 5∶4
D.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体积之比是 2∶5
6.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针对A、B两球有以下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A是实心球
②B球材料的密度是5g/cm3
③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4.5cm3
④质量是300g的A金属的体积是60cm3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7.如图所示,2013年2月15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陨石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随后发生爆炸,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以陨石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的
B.陨石坠落时受到了地球的吸引
C.陨石坠落时与大气摩擦,内能减小
D.陨石坠落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8.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9.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可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的是( )
A.镜花水月 B.立竿见影 C.海市蜃楼 D.杯弓蛇影
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做功的本领
D.“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不要太高
11.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熔化——放热
B.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蒸发——吸热
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吸热
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华——放热
12.一位同学身高1.7m,站在1m的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身高是(  )
A.0.7m B.1m C.1.7m D.无法判断
13.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
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
C.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D.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14.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加油机在给歼击机加油时的情景,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歼击机速度可能不同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歼击机都是静止的
D.以歼击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15.“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段诗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地面 D.河岸
16.一曲“小苹果”风靡大江南北.我们能分辩出是筷子兄弟的演唱,依据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速
17.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镜面的大小 B.物体本身的大小
C.物体距镜子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1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音叉不一定在振动
B.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C.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是为了减弱噪声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19.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映出荷叶纹理的“清晰”像.这个像的特点是( )
A.正立放大 B.正立等大 C.倒立放大 D.倒立缩小
2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美妙的音乐不会成为噪声
C.马路两旁植树可减弱噪声 D.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21.在研究发光物体时,引入了“光源”的概念;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的概念;在研究发声物体时,引入了“声源”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引入了“参照物”的概念.其中是根据客观事实假想的,但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A.光源 B.光线 C.声源 D.参照物
22.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和否认.从物理学角度看
A.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C.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D.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23.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回声现象
C.利用声波可以在飞机上勘测地热
D.金牛山公园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可以减弱噪声
24.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雾
B.初冬,田野里出现了霜
C.家中,冰箱里冰盒中的水凝结成冰块
D.房里,敞口瓶中的花露水蒸发
25.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C.量杯质量为40g
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26.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B.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
C.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
2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在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28.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29.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声波可以清洗钟表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30.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B.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等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D.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31.在太阳光下,人们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镜面反射
32.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干是蒸发现象 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
C.露珠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3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B.耳熟能详是指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4.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速度是40m/s;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
A.猎豹最快 B.旗鱼最快 C.褐海燕最快 D.三者一样快
35.一位同学身高1.7m,站在1m的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身高是(  )
A.0.7m B.1m C.1.7m D.无法判断
36.下列估测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脚的长度约为250mm 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km/h
C.体重约为500kg D.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
37.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雨在下落过程中有熔化现象发生,放出热量
B.树木蒸腾作用属于汽化现象,放出热量
C.云的形成有液化现象,放出热量
D.由图可知,自然界中水总量不变,不必节约
38.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字与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 B.此透镜只能成虚像
C.此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D.此透镜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
3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若用一张硬纸板遮去凸透镜上面的一半镜面,则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是: ( )
A.屏上的像消失 B.像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
C.光屏上只有一半烛焰的像 D.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
40.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
C.一部手机的质量约1kg D.一般的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2m
41.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
A.15° B.20° C.30° D.60°
42.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比乙小
B.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小
C.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D.甲、乙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
43.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44.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D.空气能够传声
45.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46.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 B.凸面镜 C.平面镜 D.幻灯机
47.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
A.蒸发现象 B.升华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
48.生活中很多现象里有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箱停电后里面的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
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
D.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是凝华现象
49.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笛子、二胡的声音,我们判断的依据是(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50.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荫”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51.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由热变冷的铝锅 B.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C.铁球被压成铁饼 D.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
52.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C.量杯质量为40g
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53.某同学测量课本的宽度四次,记录结果为:l7.39cm、17.42cm、17.40cm、17.41cm,则课本宽度为(  )
A.17.41cm B.l7.40cm C.l7.405cm D.l7.42cm
5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叶上露珠 C.秋天,枝头白霜 D.严冬,冰雕变小
5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万马奔腾 C.星光闪闪 D.春风拂面
56.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
A.cm B.km C.m D.mm
57.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  )
A.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
B.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
C.锣面停止振动
D.有声音,但被手遮住,听不到
58.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伸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1.7m
B.90dB是理想的睡眠环境
C.健康人的心脏1分钟心跳20次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9m/s
59.某同学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天屋顶结的霜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吸热
B.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成了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放热
C.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放热
D.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周看到“白气”是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
60.用手缓慢的推动书,使书带着文具盒沿桌面缓慢移动.我们认为“文具盒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桌面 C.书 D.桌面静止的橡皮
61.小满是一名九年级学生,下面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手掌宽度为2.5dm
B.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15m/s
C.脉搏正常跳动的频率为70Hz
D.身体的体积约为0.05m3
62.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树 B.地面
C.旁边的山 D.自行车
6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
64.关于使用托盘天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使用镊子加减砝码,但可用手直接移动游码
B.若天平的砝码上粘有污垢,则质量的测量结果将会偏大
C.若测量前游码忘记“归零”,则质量的测量结果将会偏大
D.若在右盘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刻度盘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65.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66.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
A.P 点 B.B 点 C.Q 点 D.N 点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C
6.A
7.B
8.A
9.C
10.C
11.D
12.C
13.B
14.D
15.B
16.C
17.B
18.D
19.A
20.C
21.B
22.D
23.B
24.D
25.D
26.D
27.B
28.C
29.C
30.B
31.A
32.C
33.C
34.C
35.C
36.A
37.C
38.D
39.D
40.D
41.A
42.B
43.B
44.C
45.D
46.A
47.B
48.A
49.C
50.C
51.B
52.D
53.A
54.D
55.C
56.A
57.C
58.A
59.B
60.C
61.D
62.D
63.D
64.C
65.B
66.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