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课标目标】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本课必背】重庆谈判的原因、解放战争的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0102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归纳重庆谈判的原因。2.通过阅读教材,概括全面内战爆发的经过。3.通过阅读教材,概括国民党政权统治危机的表现。4.通过阅读教材,归纳土地改革运动的作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5.阅读材料,分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的原因。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任务1.阅读教材,归纳重庆谈判的原因。任务2.阅读教材,指出政协会议的内容和结果。重庆谈判的原因。①人民: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建国。②国民党: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战争准备尚未完成。③共产党:为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新局面,揭破美蒋阴谋。④国际:美苏暂时继续合作,希望中国实现和平统一。毛泽东在周恩来陪同下抵达重庆,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黄山蒋介石官邸合影。二、全面内战的爆发(1)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2)粉碎全面进攻:1946年7—10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约30万人,又经过4个月的作战,挫败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3)粉碎重点进攻:1947年3月至6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任务1.阅读教材,概括全面内战爆发的经过。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1、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2、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使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3、召开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4、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迅速兴起,逐步发展成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材料1: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材料2: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任务1.通过阅读教材,概括国民党政权统治危机的表现。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任务1.通过阅读教材,归纳土地改革运动的作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任务2.阅读材料,分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的原因。材料1:“我发现不少政府官员将他们的兄弟子侄安置于政府,任职于国营或私营公司之中,利用职权不顾国家与人民的福利而谋取巨利”。——美国特使魏德迈材料2:吃空饷甚至使军队的数量都查不清,一个师报上去一万人,实际可能只有六千人。——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覆灭的原因?材料3:“李闻两先生都是文人、学者,手无寸铁,除以言论号召外无其他行动。假如这样的人都要斩尽杀绝,请早收起宪政民主的话,不要再说,不要再以此欺骗国人。” ——时任民盟秘书长梁淑溟材料5:欲实现国共和议,非蒋介石去职不可。——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平津战役期间)材料4:货币飞速贬值,物价如脱缰野马般猛涨。蒋介石感叹道:“经济危险至此,比军事更是忧虑。”——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覆灭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0102本课小结通读全文,制作解放战争时期大事记。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共商国是。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0日,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1946年3月1日至17日,国民党召开六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实际上否定了政协协议。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围攻中共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10月,中共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946年11月15日-12月25日,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召开。1946年12月24日夜,沈崇事件发生,由此引发“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1947年3月至6月, 中共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7月17日-9月13日,中共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8月7日-27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1949年3月5日-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4月1日-20日,国共北平谈判,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4月23日, 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国民政府的覆灭。本本课的重点是重庆谈判的原因、解放战争的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小结:人民解放战争大事记】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共商国是。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0日,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1946年3月1日至17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六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否定了政协协议。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30万大军围攻中共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至1947年3月,中共虽然失去大片解放区和城镇,但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使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极端孤立。1946年12月24日夜,沈崇事件发生,由此引发“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1947年3月至6月, 中共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共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村召开党的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掀起了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8月7日-27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退,由李宗仁代理其总统职务。1949年3月5日-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1949年4月1日-20日,国共北平谈判,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4月23日, 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国民政府的覆灭。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时间地点指挥者 林彪、罗荣桓 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部 队经过 攻占锦州,解放长春,攻下沈阳 歼灭黄百韬兵团,歼灭黄维兵团,全歼杜聿明集团 分割包围敌军,攻克张家口、天津后,解放北平结果1948年9-11月东北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全境;使解放军在数量上占了优势。东北共歼敌47万余人;1948.11-1949.1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共歼敌55万余人;1948.11-1949.1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华北共歼敌52万余人;三大战役概况“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12月24日平安夜,北京大学选修班女生 沈崇去看电影途经东单时,被美国海军陆战队伍长皮尔逊等2人架至东单操场施行强奸。适有工人孟昭杰经过此地,闻呼救声即赴军警机关报案。沈崇事件传出后,北平、天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全国数十个大中城市学生和各界人士约50万人,于12月底至1947年5 月,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抗议美军暴行,要求美军撤出中国,废除《中美商约》等。至5月20日,北平、上海、苏州、杭州16个大学500多名学生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口号,在南京举行联合请愿大游行达到高潮。国民党政府派出大批军警镇压民主爱国学生运动,游行学生被捕28人,重伤19人,约500 人遭毒打,酿成“五二0”惨案。沈崇的身份极为显赫,她母亲是北大教授林纾之女,父亲是时任国民政府交通部副部长的沈劭,是林则徐的外玄孙女,以及晚清大臣沈葆桢的曾孙女。沈崇后改名为沈峻,1957年嫁给著名漫画家丁聪。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1949年3月5日-13日)(1)内容: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提出了两个“务必”。(2)意义:这次会议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保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准备,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会址5、北平和谈(1949年4月1日-20日)(1)经过: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退,由李宗仁代理其总统职务。李宗仁表示愿以中共提出的条件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1949年4月,国共代表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2)意义:北平和谈既挫败了国民党企图"划江而治"、利用和谈获得喘息机会的阴谋,又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争取了第三方面人士。在六国饭店举行的北平和谈3.归纳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