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水循环【教学目标】1.知道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2.能用水的物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3.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教学重点】1.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2.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教学难点】使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分析讨论法、例举法、启发法等。【器材准备】多媒体、【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一、情境创设 出示图片或播放视频(画面):奔腾的江河湖泊,皑皑的冰山雪岭,浩瀚的海洋,飘荡的白云------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个巨大的循环系统。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家想想他的诗句是否科学? 学生思考、讨论,带着疑问和猜想进入到新课内容。 二、新授课 1. 认识水循环 【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水循环示意图 【议一议】 水的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2)如果水的三态变化停止了,水循环还能进行吗?自然界的气候将会怎样? (3)如果水循环停止了,人类的生活又将会怎样? (4)水循环过程能量是如何转移的?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 【归纳】 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水在状态变化时会吸热或者放热,请对这些变化以及对应的吸热、放热情况进行归纳,填在方框内。 2、珍贵的水资源 【看一看】投影关于水资源的图片的文字资料,启发学生讨论。 【议一议】 (1)水为什么珍贵?(2)水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点 拨】让学生举例,教师不必做出评价,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后,教师可做概括。启发学生从生产、生活、社会的方方面面去考虑水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提供表现资源缺水情景的资料和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不可缺性。 3、如何保护水资源 【看一看】 (1)资料:目前,全球约有100多个国家缺水,13亿人缺少饮用水,30亿人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要求,有40%的河流被污染,每年至少有1000万人因饮用水不合格而致病。 (2)图片: 【议一议】 破坏水资源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 【点 拨】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学习水源污染以及严重缺水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知道水资源是十分珍贵的,应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好习惯。 【实践考察】关于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域污染情况”的指导。 (1)考察前准备: 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水污染的种类和危害; ②学会用PH试纸测酸碱度,准备相机、笔、记录本等器材; ③确定考察的河段及沿河两岸有关单位、工厂。 (2)分组,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3)实际考察 选定水域,观察河水的颜色、河边所见污染物、河中生物生长情况,利用试纸测试河水的酸碱度; ②请河岸居民中知情者介绍水域的有关情况,了解有关数据; ③考察污染源,考察其主要污染物对水的污染,污染物的排量的排放位置,并画图记录下来; ④分析主要污染物致使水变质的主要原因。 (4)撰写考察报告: ①报告要实事求是地反映调查情况,有关数据必须准确、具体,对个别不清楚的数据要再进行调查和测定; ②报告应科学地进行分析,明确污染源及其危害,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 (5)交流与思考: 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优化对水域的治理方案,以全班的名义向城建部门写一封建议书。 (6)开展宣传活动: ①在水域两岸及街道张贴宣传标语,宣传治理水污染的重要意义; ②宣传治理水污染的方案。 三、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校本作业】<基础知识>1.陆地(包括江河湖泊、土壤、植物等)和海洋中的水不断地________成水蒸气.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升入高空后遇冷 成小水滴或 ________成小冰晶飘浮在空中,形成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大到不能被上升的气流托住时,就会成为 、 或______ 落到地面.在陆地上,积雪 成水,汇入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其中大部分又流入 ,构成了一个更大的水循环系统.2.地球上的淡水仅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 ,能为人类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上淡水资源的 还不到.同时,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 日益加剧,因此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正面临危机.3.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①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同时伴随着 __________(吸/放)热;②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 和_________,同时伴随着_______(吸/放)热.4.在地球上的水循环中,地面上的水进入大气主要是通过( )升华 B. 熔化 C. 沸腾 D. 蒸发5.歌曲《云在飞》唱道:“水是流淌的云,云是飞翔的水”“水是前世的云,云是来生的水”.歌词描绘了大自然美丽的轮回.下列关于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面D.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固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变成雪花飘落大地6.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 ,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以下对水资源的利用中,不恰当的是( )A. 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B. 推广家用节水器具C. 农业灌溉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D. 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7.关于水循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水是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B. 水循环过程中伴随水的三态变化C. 水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转移D. 因为水可循环,人们没有必要节约用水<能力提升>8.“地面的水____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____成小水滴或 ____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中,这就形成了________.”对于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A. 汽化、液化、凝固、云 B. 蒸发、液化、凝华、雨C. 蒸发、液化、凝华、云 D. 蒸发、凝华、液化、雨9.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 B. 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C. 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 D. 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10.下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对应的物态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11.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12.有科学家曾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其主要原因有:① 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富裕;② 地球上淡水分布不均匀;③ 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④ 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⑤ 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这些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是( )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13.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是节约用水,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节约用水意义重大.下列节水办法中,不可行的是( )A.每日定量、定时供水B.在每天的淘米、洗衣、冲厕的过程中,限量用水C.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技术14.如图所示为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①凝成小水滴或②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上面①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 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______(吸收/放出)热量.(2)与上面②过程物态变化相同的是______.A. 冰雪消融 B. 湖面结冰 C. 眼镜起雾 D. 窗户结霜(3)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两项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