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课件(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课件(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4.2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第一目
民事权利有限制
1、含义: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
2.★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要求):
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3.★民法对名誉权(人身权)设定的界限
①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因为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但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②[相关链接]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的,则构成侵权。
遵循诚信原则;
不违法;
不违背公序良俗
张女士拍了一段宠物猫闻自己光脚丫的视频,配上某酒企浓香型白酒的广告音乐与广告词,发布到短视频平台,该酒企将张女士诉至法院。关于本案( )
①张女士涉嫌侵犯某酒企名誉权②某酒企可以要求消除影响
③张女士没有侵犯某酒企著作权④某酒企可以主张排除妨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解析】①②:张女士将猫闻自己光脚丫与某酒企浓香型白酒的广告音乐与广告词联系在一起,给酒企带来了负面影响,侵犯了某酒企的名誉权,可要求消除影响,①②正确;③:未经著作权人同意,擅自使用该酒企的广告音乐和广告词,涉嫌侵犯酒企著作权,③错误;④:张女士侵犯了某酒企的名誉权,酒厂可要求消除影响,与排除妨碍无关,④错误。故本题选A。
镜头1:小王同学在写一篇作文时,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望着窗外一片白茫茫的大雪,我不由自主吟咏出了岑参的著名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镜头2:张老师在撰写一篇论文时,引用了网上三篇论文中的观点。他在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注明了这些观点的出处、作者及发表期刊。
镜头3: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一篇某当代作家的散文。
请判断以下行为是否侵犯著作权?为什么?
①作品的合理使用(无需同意、不必付费):
A、含义: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B、特定情形:
a.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b.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c.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d.为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
4.★民法对著作权的限制: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判断:著作权依法受到保护,只要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并未支付使用费使用他人作品都构成侵权。这一观点对吗?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主要是非营利性行为
普老师在期中考试题目中引用王某的一幅漫画,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李老师引用某乙的一幅漫画命题,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一般情况下不构成侵权;
②应该在命题时注明作者的姓名和作品的出处,否则也可能会形成侵权。
③李老师引用王某的漫画,未经王某同意,构成侵权。
④李老师引用王某漫画未向王某付费,构成侵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A
【解析】为课堂教学使用作品,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但引用时应注明作者的姓名和作品的出处,否则也会形成侵权。故选A。
②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除非禁用,无需同意、应当付费):
A、含义:……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
B、特定情形:
a.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发表的作品;
b.在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
4.★民法对著作权的限制: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大都是营利性行为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在某些情形中,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作品,但应当按规定支付使用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种情形的是(  )
A.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某一作品片段
B.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某一短小的文字作品
C.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某一摄影作品
D.为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他人作品,供教学科研人员使用
D
【解析】D。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是合理使用,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作品,但应当按规定支付使用费是法定许可, A、B、C属于法定许可使用,D是合理使用,不属于法定许可
案例分析
张某和李某的行为是否侵犯了著作权?为什么?
张某和李某各买了一张音乐CD。张某用来自己欣赏,有时也借给好朋友听;李某经营一家酒吧,他在营业时间播放CD,作为背景音乐。
①张某播放CD供自己和朋友欣赏,不构成侵权。因为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出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的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属于合理使用。
②李某在营业时间播放CD,作为酒吧的背景音乐,构成侵权。因为用于营业场所播放,具有商业性,不属于合理使用。
作品的合理使用
①含义: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②特定情形:
a.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
b.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而适当引用;
c.报道时事新闻中,媒体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
d.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
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①含义: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
②特定情形:
a.报刊相互转载(网络转载依然侵权)
b.教科书汇编
知识小结:著作权的民事权利限制: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注意: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都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
甲把自己创作的一部小说上传至自己的博客但未署名。乙未经甲许可,在自己的博客中转载了小说并对部分情节略作修改。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的小说没有署名,故乙在转载中不要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
②甲行使了作品的发表权
③乙转载博客属于法定许可使用,没有侵权
④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改编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B
【解析】①: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①错误。②:甲创作一部小说,上传到自己的博客,其行使了发表权,②正确。③:乙未经甲的许可,转载甲的小说至自己的博客,而非报刊相互转载,故是侵权,③错误。④:乙未经甲许可擅自转载甲的小说,并对部分情节进行修改,侵犯了甲的改编权,④正确。
在作业中引用他人文章的一大段话。
从同学那里拷贝一份应用软件,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上。
从网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下载到自己手机上。
中学语文教材书中收录一篇某当代作家的散文。
以上行为是否侵犯著作权?为什么?
用于个人学习使用他人作品不侵权。属合理使用。
多台电脑安装软件。属侵权。
用于个人欣赏不侵权。属合理使用。
属法定许可使用,不侵权。
傅某和李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本案被告傅某加盖违规建筑前阳台(宽90公分),未与原告李某进行沟通便侵占了李某的空间,致使李某房间终日没有阳光照射,长期处于阴暗无光的环境,身心受到极大伤害,患上中度抑郁症。故李某以与傅某多次沟通均无果为由起诉法院。
傅某和李某的纠纷属于什么纠纷?
属于相邻关系纠纷
为什么要处理相邻关系?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第二目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1. 相邻关系的含义、实质及类型
(2)实质: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3)类型:
①相邻用水、排水关系;
②相邻通行关系;
③相邻不动产利用(土地、房屋、林木、地上的固定物)与管线安设关系;
④相邻通风、采光、日照关系 ;
⑤相邻有害物质排放关系等等。
(1)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权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021年10月10日,福建莆田上林村发生一起刑案,犯罪嫌疑人欧金中致邻居一家5口2死3伤。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2017年,欧金中申请了房屋新建手续后,将原有房屋拆除欲盖新房。死者曾多次阻挠欧金中建盖新房,导致欧金中一家无处可归,在临时搭建的雨棚居住六年。案发前,欧金中居住的雨棚因台风倒塌,雨棚残片掉入死者家中,双方因此发生争执。
央视网报道:事发地秀屿区政府对当事两方的土地问题争议予以了证实;村委会在双方中间多次调解,可见效甚微。从多方交叉印证的信息可知,冲突是因盖房子问题而起,之后久拖难决。10月18日欧金中被发现后拒捕畏罪自杀
2.为什么要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1)必要性: 邻里之间如果在排水、通行、通风、采光、观景等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侵权纠纷;(P37第一段)
(2)意义: 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P38第一段)
(1)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
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2)法律依据:
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3)具体要求:
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例如: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 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 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3.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徐某在住宅楼三层的自家阳台上搭建了鸽舍,饲养、放飞信鸽。鸽粪给楼下住户造成严重的污染,放飞的信鸽也严重地影响邻居的休息。几户邻居与徐某协商无效后,将他告上人民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进行赔偿。徐某则认为自己有权在自家阳台养信鸽。
思考:徐某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吗 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1)徐某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2)理由: ①公民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必须遵循公平原则、绿色原则、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徐某在自家阳台搭建鸽舍,徐某饲养信鸽的行为未违反法律规定,却给邻居带来了严重污染,并严重影响邻居休息,这违背了公平原则,也不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
②依据法律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相邻关系的一方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徐某应该本着不影响楼下邻居正常生活的原则妥善安置鸽舍。
相邻权纠纷中当事人基本上都是邻居,甚至有些还是亲戚,在生产生活中朝夕相处,本着和平友好相处的态度互相退让、协商一致,是最佳的解决方式。一般情况下发生居民间的相邻权纠纷,可以通过自主协商,或者找如物业公司、居委会、片区民警等的第三方介入调解,解决矛盾。
小结: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含义 依法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原因 ①邻里之间如果在排水、通行、通风、采光、观景等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侵权纠纷。②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质 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类型 相邻用水、排水,相邻通行,相邻不动产利用与管线安设,相邻通风、采光、日照,相邻有害物质排放等
要求 ①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②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③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家住二楼的李大姐出于安全考虑,把自家阳台的窗户全部安装了护栏,而且为方便养花,护栏距离窗户大约20厘米。她的这一行为引起了住在三楼的孙大爷的不满,因为他担心小偷会顺着护栏侵入他家。在与李大姐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孙大爷一纸诉状将李大姐告上法庭。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李大姐拆除护栏或重新安装符合规格的护栏。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人民法院作出以上判决是否恰当,为什么?
合适
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李大姐在自家阳台安装护栏,却给邻居带来了安全隐患,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不动产权利人行使权利时,应当顾及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利益,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李大姐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没有贯彻这一原则,因此被人民法院判决拆除护栏或重新安装符合规格的护栏。
权利行使注意界限            
1、为什么要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2、相邻关系的实质、类型、意义:
3、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1、权利的含义:
2、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要求):
3、不同民事权利的界限:
(名誉权、著作权)
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