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物态变化》导学案一、【自主学习】1.温度计的测量原理:利用测温液体 的性质。使用方法:①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 ; ②将温度计的 与被测量的物体充分接触;③当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 ;④读数时,视线要 。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 ℃、分度值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3.比较汽化两种方式的异同点:蒸发 沸腾相同点不 同 点 发生部位发生温度发生程度其它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沸点:4.气体液化的方法:① ;② 。5.熔化特点:固体熔化过程中要 热量,但晶体在熔化时温度 ,而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 。(同一种物质的 跟它的熔点 。)6.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________;继续_______。晶体熔液凝固的条件:达到_______;继续________。7.请将六种物态变化填入如图方框中,并在横线上填上吸放热情况?二、【课堂导学】例题1、小虎用一只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问题:① ;② 。例题2、如图所示,同一室内有甲、乙、丙三枝温度计,把它们分别放在空气中、装有酒精的开口烧杯中和密封的盛有酒精的瓶中,一段时间后,三枝温度计的读数均为20℃。那么,可以判定( )A、甲、乙准确,丙不准确; B、甲、丙准确,乙不准确;C、乙、丙准确,甲不准确; D、甲准确,乙、丙不准确。例题3、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看出:海波是 (晶体/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的时间;在B点海波的状态是 ;在D点海波的状态是 。例题4、下列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是:(1)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_____;(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______;(3)刚写的毛笔字一会儿就干了 ;(4)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很快又变成了岩石 ;(5)人工降雨时,飞机向云层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吸热,云层中的水蒸气 成小冰晶,小冰晶变大后,下落后 成水,落到地面形成了雨。(6)夏天,自来水管“出汗”,这是 现象。例题5、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1)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2)小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情况即可).(3)小华还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测量的沸点低1℃,她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所造成的.她的想法正确吗?答: .例题6、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加热时间( t/ min )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温度( t/℃ ) 64 68 72 74 76 80 80 80 84 88 92(1)此物质是 体;(2)此物质的熔点是 ,凝固点是 ;(3)此物质熔化用了约 min,熔化过程中 热;(4)加热10min后,物质处于 状态;例题7、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怎么样产生的?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非常高温,但由于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使舱内温度保持正常。请说明挥发涂料是怎样起作用的?三、【课堂检测】1、同学们要经常用医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医用体温计消毒的方法是( )A、放在火焰上烤一烤 B、放在沸水中煮一段时间C、用消毒液擦一擦或浸泡 D、用清水洗一段时间2、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蔬菜装入保鲜袋后放进冰箱C.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D.从泳池上来用浴巾包裹身体3、有关水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 )A、水可以塑造自然美景 B、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C、水是各种动、植物的生命之本 D、水是各种污染的天然消化场所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5、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③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冰冻的衣服晾干。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冬季供暖的热水一般是把热电厂产生的高温水蒸气通到冷水中得到的。水蒸气通入冷水中将会产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蒸发 D.凝华7、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A.岩浆变岩石 B.湿衣服变干 C.樟脑球变小 D.冰块变成水8、下列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是:(1)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室内,镜片会模糊,这是 现象。(2)雾的形成,是 现象。 (3)霜的形成,是 现象。(4)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白气”,这是 现象。(5)寒冷的冬天,眉毛上结成小冰晶,这是 现象。(6)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内表面结成的冰花,这是 现象。7、根据表格,可知在-30℃时,水银呈 态,氮呈 态,萘呈 态。物 质 熔点/℃ 沸点/℃水银 -39 357萘 80 218氮 -210 -1968、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如图中的 。9、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10、如图所示,是两种液态物质A、B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知物质A为 体,物质B为 体,其凝固点为 ℃。1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1)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 ;探究水沸腾时 的变化规律。(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在下面右边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沸腾图象。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0 92 94 95 96 97 97 97 97(3)实验装置中A的作用是防止热量_____________;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4)从水的沸腾图象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 。12、李明同学所在的活动小组进行了一次“探究教室内的温度与那些因素有关”的活动。⑴在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影响教室温度的因素,请你根据示例和自己的体会,至少写出四种影响教室内温度的因素。⑵在所写因素中,请选出一种,试猜想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例]因素:教室内的人数。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教室内的人数越多,温度越高。因素: 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