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初二物理学习指南
课题 第二章物态变化 时间 24年 1 月 日,周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1 主备 校对
班级: 姓名: 学号:
【基础知识】
一、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1、物理学中常用温度表示物体的 。实验室常用_______测量温度,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来工作的。
2、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所使用的温标是___________,该温标是由瑞典物理学家 首先规定的,它以通常情况下____________作为零度 ,以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作为100度。比0摄氏度低6度的温度记作______,读作 _______________。
3、使用温度计要注意:选用_______合适的温度计;认清温度计的____________;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________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示数____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_______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________相平。
4、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体温
计的测量结果可准确到_________。实验室
里常用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体温
计比一般温度计准确的原因有 。
二、物态变化
1、在右面的括号内填上物态变化过程的
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2、固体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_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
_____既没有熔点,也没有凝固点。
3、蒸发和沸腾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项 目 蒸 发 沸 腾
相同点
不 同 点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温度变化
影响因素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所有的气体都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液化。
5、破坏珍贵水资源,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
(2) ; (3) 。
【典型例题】
例题1、下列各现象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
(1)衣橱里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或消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未加盖的酒精容器内,过一段时间容器内酒精会少一些,是 、_______。
(3)冬天可以看到嘴里呼出的“白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结有冰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很快又变成了岩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冰棒放在嘴里变成糖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夏天,自来水管“出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2、如图是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属于非晶体的凝固图象的是: ( )
例题3、下图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用的办法有:① ;② ;③ 。
(2)在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这位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则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则是水沸腾时的图象。
(3)水的声音在沸腾前 ,沸腾时 (选填:较大或较小),这就是“响水不开“的道理。
(4)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得到下表的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可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当时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5)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象。
(6)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①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前4min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你还可以总结出的结论有:

(7)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对水加热,水 (选填“能”、“不能”)继续沸腾,结合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 。
(8)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 a图线 B b图线 C c图线 D d图线
例题4、试设计一种简易实验,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试将方法和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来)注:
(1)方法:
(2)可能的现象: 。
(3)上述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你最应注意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例题5、(1)在检查牙病时,医生往往要把口腔镜放在酒精灯上去烧一下, 这是为什么
(2)夏天,吴晓丽将一支冰棒放在搪瓷杯里,过一会儿后,她发现杯子的外表面好像“出汗了”,这是怎么回事?
【课堂检测】
1、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 态,-39℃℃时呈 态或
态,也可能呈 态,-38℃时呈 态。
2、严冬时节,玻璃窗的内表面常结一层冰花,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 生成的,有时又可看到竖直的冰痕,这是由室内的水蒸气先 ,再在沿玻璃下淌的过程中 而成的。
3、一位年轻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只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只是测甲前把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测得数是37.2℃,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结果乙、丙的体温读数均为37.8℃,问三人的体温真实值应为甲 ℃,乙 ℃,丙 ℃。
4、指出下列过程中,物态变化的名称及热放或吸热.
(1)在40℃时打开乙醚的瓶盖子(乙醚的沸点为35℃): 、 ;
(2)阴雨天,水缸穿裙(即在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 、 ;
(3)人体出汗则能降温: 、 ;
(4)铜块放入铁水里不一会儿不见了: 、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在100℃时才能沸腾 B.汽化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C.冰块吸热不一定熔化 D.处于熔点的晶体一定熔化
6、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所示。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
沸腾后碗中汤( )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7、下列变化需要放热的是( )
A、很冷的冬天,河面正在结冰 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在减少
C、雪后天晴,冰雪正在熔化 D、大雾正在消失
8、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舞台效果,这种雾实际上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而形成的气体
D、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9、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冰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0、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后,看到附近有“白气”,这是( )
A.冰箱内的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B.冰箱内的冰升华产生的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凝结成的小水珠
D.冰箱内的冰熔化成水迅速蒸发产生的
11、通常情况下,物体处于那种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请你根据下面的表格,确定下列物质的状态(1标准大气压)
(1)80℃的酒精是 态;(2)400℃的铅是 态;(3)—220℃的氧是 态;
(4)—39℃的水银可能是 态。也可能是 态,还有可能是 态。
物质 熔点/℃ 沸点/℃
铅 328 1740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氧 —218 —183
2、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______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_______℃。
13、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加热到沸腾时,会看到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形状变化大致如图_____所示;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 ______ (填“升高”、“下降”或“不变”) 。若将酒精灯移开,则水 ________ 继续沸腾(填“会”或“不会”),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般物体都是热胀冷缩的。小明在研究水的热膨胀时,取一些水放在可直接测量液体体积和温度的容器中,给水缓缓加热,获取了容器中水的以下数据:
温度t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体积V(ml) 100 98.9 98 97 96 97.1 97.9 99 100.1 101 102.2
(1)请你在图中用图像形象地把它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和观察图像,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①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定性关系是:                   。
②可以发现,质量一定的水在  ℃左右时体积最小。
21、为了探究物质的特性,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和200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设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如下表所示:
表一,其中m=100g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6 6
表二,其中m=200g
时间/min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9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7
⑴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⑵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⑶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