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专用)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一轮知识点梳理 第三讲 多彩的光 第2课时 透镜(共3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专用)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一轮知识点梳理 第三讲 多彩的光 第2课时 透镜(共37张PPT)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
第三讲  多彩的光
第2课时 透 镜
两种透镜
1.透镜的分类
类型 凸透镜 凹透镜
特点 中间厚、边缘薄 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的作用  会聚   发散 
应用 “冰镜”取火、远视眼镜、放大镜 近视眼镜
会聚
发散
2.如图所示为  凸  (选填“凸”或“凹”)透镜,O为其  光心  ,F为其  焦点  .

光心
焦点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  正对  着太阳光,把白纸放在凸透镜的下方;移动凸透镜或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一个  最小、最亮  的光斑;用  刻度尺  测量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  焦距  .
原理:光斑是由于光的  折射  形成的太阳的实像.
现象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
正对
最小、最亮
刻度尺
焦距
折射
会聚
关键点:光屏上得到最小像时为焦点,像距即为焦距.
练1 如图所示,请完成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
光线透镜  平行于主光轴   通过焦点 过光心
凸透镜
凹透镜
归纳总结 ①平行必过焦点;②过焦点必平行;③过光心方向不变
点拨: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物距u 像距v 像的特点 应用
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测焦距
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  、
幻灯机
u=f / 不成像 探照灯
u<f /  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
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
2.实像与虚像
分类 实像 虚像
成像的示意图
原理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特点 像是倒立的,光屏  能  承接到像 像是正立的,光屏  不能  承接到像

不能
练2 把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放大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放大镜来放大观察邮票上的细小部分,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该( A )
A.小于10cm
B.等于10cm
C.在10cm到20cm之间
D.大于20cm
A
眼睛和眼镜
分类 近视眼 远视眼
成像 位置 成像于视网膜前 成像于视网膜后

成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矫正 方法 戴  凹  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戴  凸  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
口诀 成像位置:近前远后;矫正方法:近凹远凸


练3 据统计,我国约70%的中学生因用眼习惯不良,导致不同程度的近视眼.近视眼成像的光路图如  a  图,矫正近视眼的光路图如  c  图.(均填字母)
a
c
练4 (多选)(2023贵州)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厚薄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导致对晶状体厚薄的调节能力减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CD )
A.晶状体变薄时,对光有发散作用
B.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
C.若晶状体太薄,容易形成远视眼
D.若晶状体太厚,可用凹透镜矫正
BCD
显微镜和望远镜
分类 显微镜 望远镜
物镜 成  倒立  、  放大  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 成  倒立  、  缩小  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
目镜 成  正立  、  放大  的虚像,相当于  放大镜 
倒立
放大
倒立
缩小
正立
放大
放大镜
★模型建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实验装置图 物距(u)、像距(v)、焦距(f) 成像原理图 焦点(F)、光心(O) 应用



u>v 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实验装置图 物距(u)、像距(v)、焦距(f) 成像原理图 焦点(F)、光心(O) 应用



u<v 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实验装置图 物距(u)、像距(v)、焦距(f) 成像原理图 焦点(F)、光心(O) 应用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装置】
【设计与进行实验】
1.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应在较  暗  (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处  .
同一高度处
(1)图甲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0  cm.
(2)使用该凸透镜进行实验,如图乙,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未画出).
①此时的像是  倒立、缩小的实  (填像的特征和性质)像,  照相机  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会聚
10.0
倒立、缩小的实
照相

3.如图甲,一束平行光正对(与主光轴平行)凸透镜照射,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②当蜡烛移至30cm刻度线处时,应将光屏移至  70  cm刻度线处,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时成的是  倒立、等大的实  (填像的特征和性质)像.
70
倒立、等大的实
③当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时,应将光屏移至  80  cm刻度线处,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时成的是  倒立、放大的实  (填像的特征和性质)像,生活中的  投影仪  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④当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时,调整光屏位置将  不能  (选填“不能”或“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此时取下光屏,从  光屏  (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能看到一个  正立、放大的虚  (填像的特征和性质)像.生活中的  放大镜  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80
倒立、放大的实
投影仪
不能
光屏

立、放大的虚
放大镜
【实验结论】
(1)当u>2f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f<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当u=f时,不成像.
(5)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交流与反思】
4.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及判断:
(1)平行(太阳)光聚焦法:[P017教材微实验;P019 3.(1)]
(2)二倍焦距法:如图丙所示,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
10.0
5.如图乙,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下列操作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的是  AB  .(填字母)
A.只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
B.只移动凸透镜至35cm刻度处
6.成实像时,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光屏需逐渐  远离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像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成虚像时,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像逐渐  靠近  凸透镜,像逐渐  变小  .
方法技巧: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AB
远离
变大
靠近
变小
7.成清晰的像时,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透镜),如图丁所示.
解题技巧:镜前加近视眼镜(凹透镜)→发散作用→成像变远→光屏要远离凸透镜
镜前加远视眼镜(凸透镜)→会聚作用→成像靠近→光屏要靠近凸透镜
(1)若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远视  眼镜.
(2)若该眼镜是一副近视眼镜,则应将光屏向  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之后,取走眼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蜡烛应向  靠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远视
远离
靠近
8.成清晰的像时,蜡烛和凸透镜不动,如图乙.
解题技巧: 物距不变,焦距增大,像距也增大,成像变大.
(1)换用焦距为8cm的凸透镜,要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左  移动,像  变小  .
(2)换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要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且刚好在  80  cm处.

变小


80
9.成清晰的像时,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纸遮住时(或有异物落到凸透镜上时),光屏上的像是  完整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像的亮度会  变暗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10.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  上  移,要使像仍成在光屏中央,可将光屏  上  移或蜡烛  上  移或凸透镜  下  移.(均选填“上”或“下”)
解题技巧: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上下、左右均颠倒.
完整
变暗




11.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
(1)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没有在同一高度处.
(2)物距小于或等于一倍焦距,不成实像.
(3)物距太小,像距太大,超过了光具座的范围.
12.实验改进:用电光源(如灯泡、LED灯等)代替蜡烛,成像更稳定,容易  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
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命题点1 透镜作图
1.(2021贵阳)如图甲所示是我国首创的“吸毒人员瞳孔检测鉴定仪”,它主要对眼球经凸透镜成的像进行分析,从而为辨别吸毒人员提供了依据.如图乙所示是一束来自眼球表面的光,请画出此光线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2022黔东南州)如图所示,请分别画出AB的入射光线和CO的折射光线.
3.(2022毕节)如图所示,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一个焦点重合,请根据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出射光线.
4. (2021遵义)图1为存在视力缺陷的人眼成像光路图.请在图2虚线框内画出能对其进行纠正的透镜.
命题点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5.(2022黔西南州)如图所示,小明妈妈用手机拍视频.下列关于手机镜头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小明手机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妈妈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的虚像
C.要拍面部特写,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
D.手机镜头的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规律相同
C
6.(2022贵阳)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  3  (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2)用如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  B  (选填“A”“B”或“C”)点,缓慢调
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  凹  透
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
善.
3
B

(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  抽取  (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
(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透镜来矫正呢?  更小  ,请结合透镜对光的作用来分析选择的理由:  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其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故需用对光发散能力更强、焦距更小的凹透镜矫正  .
抽取
更小
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其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故
需用对光发散能力更强、焦距更小的凹透镜矫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