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专用)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一轮知识点梳理 第八讲 浮力(共6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专用)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一轮知识点梳理 第八讲 浮力(共60张PPT)

资源简介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
第八讲 浮 力

? ?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气体)对它向? 上 ?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产生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 不同 ?.
3.方向:? 竖直向上 ?;施力物体:? 液体(气体) ?.

不同
竖直向上
液体(气体)
4.称重法测浮力:先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G,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浮=? G-F拉 ?.
5.影响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 体积 ?有关,跟液体的? 密度 ?有关,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 大 ?.
G-F拉


密度


练1 将同一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水中,如图所示,它所受到的( A )
A.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
B.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
C.向上、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
D.向上、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
A
练2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依据实验可知物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0.8 ?N.如果物块继续缓慢下沉,假设不触碰到杯底,则弹簧测力计示数? 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0.8
不变
?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向上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 等于 ?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 重力 ?.
2.公式:F浮=? G排 ?=? ρ液gV排 ?.
向上


重力
G排
ρ液gV排

练3 (2023上海)体积为1×10-3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浮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上 ?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10 ?N.(g取10N/kg)
竖直向上
10
A.铁块浸水过程中,所受浮力小于铁块的重力
B.溢出水的重力与细线对铁块的拉力之和保持不变
C.铁块放入水前后相比,电子秤示数变小
D.铁块浸入水中的过程,受到的浮力始终与排出水的质量成正比
练4 (多选)如图所示,将水加至溢水杯的溢水口处,用细线将一铁块从液面开始,缓慢沉入至杯底(未接触杯底),排出的水流入右侧烧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BD
? ?物体的浮与沉
1.物体的浮沉条件(表中研究对象均为实心物体)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沉底
? ?
? ?
? ?
? ?
? ?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FN=G
ρ液? > ?ρ物
ρ液? < ?ρ物
ρ液? = ?ρ物
ρ液? > ?ρ物
ρ液? < ?ρ物
V排? = ?V物
V排? < ?V物
V排? = ?V物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沉底
处于动态,受非平衡力作用
可以停留在液体任何深度处
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
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
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

练5 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中,静止时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悬浮、在丙液体中下沉到底部.如果用ρ甲、ρ乙、ρ丙分别表示三种液体的密度,则关于三种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C )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D.ρ甲<ρ乙<ρ丙
C
练6 (2023山西)妈妈生日那天,小梦给妈妈煮饺子时发现,当把饺子放入沸腾的水中后,饺子先下沉到锅底,过了一会儿又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饺子的吸水性)( C )
A.饺子在下沉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B.饺子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所受的重力
C.饺子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D.饺子在水面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C
2.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在任何能测出密度的液体中都处于? 漂浮 ?状态,受到的浮力都? 等于 ?它受到的重力.测量时,同一支密度计浸入待测液体越深,待测液体的密度越? 小 ?.
(2)盐水选种:把种子放入浓度适宜的盐水中,干瘪、虫蛀的种子密度? 小于 ?盐水的密度,漂浮在上面;饱满的种子密度? 大于 ?盐水的密度,下沉到容器底部.
(3)热气球:通过改变气囊里气体的密度来实现升降.
(4)轮船:排开的水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漂浮
等于

小于
大于

练7 悬浮在水中的潜艇上浮至漂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悬浮时,若要上浮需向水舱充水
B.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C.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
D.上浮过程中,水对艇外底部压力不变
B
练8 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 )
A.飞艇和飞机获得升力的原理相同
B.热气球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受气压影响体积会变大
C.热气球充的是加热后体积膨胀的热空气
D.潜水艇工作时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的方式来实现浮沉的
A

实验一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情景】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原理:F浮=G-F示.
2.实验前,若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未指在零刻度线上,则应对弹簧测力计进行? 调零 ?;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吊着物体要? 匀速、缓慢 ?向下放.
3.A、B、C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 排开液体体积 ?的关系,采用的物理实验方法是? 控制变量 ?法.
4.A、C、D三次实验,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调零
匀速、缓

排开液体体积
控制变量


5.? A、D、E ?(填字母代号)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6.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1 ?N.
解题方法:称重法(F浮=G-F示).
A、D、E
1
7.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进行多次测量,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实验结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密度等因素无关;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 越大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 越大 ?.
越大
越大
【交流与反思】
8.F浮-h图像(如图甲)、F示-h图像(如图乙),由图可知:物体逐渐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断? 减小 ?,物体所受浮力? 增大 ?;当物体浸没后继续向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不变 ?,物体所受浮力? 不变 ?.
减小
增大
不变
不变
9.若实验时按B(或C)→A顺序操作,因物体沾水,使测得的重力偏大,浮力偏? 大 ?.
10.由B到C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 大 ?.
解题方法:p=ρgh(水面上升,深度增加).


11.由实验可知,酒精的密度为? 0.8×103 ?kg/m3,物体的密度为? 4×103 ?kg/m3.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0.8×103
4×103
12.实验改进(如图丙):实验时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物体悬在空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渐加水,可以保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方便读数.


13.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和正方体进行实验,如图丁所示,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这结论?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
不正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
体积相同

实验二  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水(及其他液体)、圆柱形物体.
【实验情景】
【设计与进行实验】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小桶的重力G桶.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物.
3.将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
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水小桶的总重力G桶+水.
5.计算出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和排出水的重力G排.
6.为了? 得到普遍规律 ?,可换用其他物体(或液体),多次实验.
得到普遍规律
【实验表格】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次

物体所
受的重力
G物/N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N
浮力F浮/N
小桶和
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
G桶+水/N
小桶所
受的重力
G桶/N
排开
水所受的
重力G排/N
1
3.0
2.0
2.0
1.0
2
2.0
1.0
2.0
1.0
3
6.0
5.0
3.0
2.0
【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等于 ?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等于
【交流与反思】
7.根据实验表格,第1次实验中,物体所受浮力F浮=? 1.0 ?N;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 1.0 ?N;物体的密度ρ物=? 3.0×103 ?kg/m3.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8.实验时,如果物体没有完全浸没,? 仍能 ?(选填“仍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1.0
1.0
3.0×103
????物????液????物?????示(或????物????液????桶+液?????桶)
?
仍能
(1)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操作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B烧杯中液体未装满 ?,这会导致所测得的排开液体的重力偏? 小 ?.
(2)先测量排开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再测量小桶的重力,会导致所测得的排开液体的重力偏? 小 ?.
B烧杯中液体未
装满


9.误差分析:
(3)若先将物体放入液体中测拉力,再测量物体的重力,则所测的浮力偏? 大 ?.
(4)将物体放入液体中测拉力时,若物体接触容器底,则测得的浮力偏? 大 ?.


10.实验改进:
(1)如图所示,将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测力计A的示数逐渐? 变小 ?,测力计B的示数逐渐? 变大 ?,且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量?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变小
变大
相等
(2)比较两种实验方案,改进后的优点是? BC ?(多选).
A.测力计A的示数就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B.实验器材生活化,测力计固定、示数更稳定
C.能同步观察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
BC

重难点1  浮力的相关计算
? ? 称重法某同学用石块、细线、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食盐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B
A.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下
B.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1N
C.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2×10-4m3
D.丙图中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
? ? 阿基米德原理如图是我国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工船“国信1号”.它的排水量为1.3×105t,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 1.3×105 ?m3;满载时工船所受的浮力为? 1.3×109 ?N;海面下2m深处海水的压强为? 2×104 ?Pa.(g取10N/kg,ρ海水取1.0×103kg/m3)
例2图  
1.3×105
1.3×109
2×104
? ? 平衡法某物理兴趣小组用一块体积为20cm3的橡皮泥做成一只“船”,放入水中漂浮,试着向其中添加物体,发现最多只能装载25g的物体,如图所示.则这块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0.2 ?N,这只橡皮泥“船”装载最多物体时受到的浮力为? 0.55 ?N;若要提高橡皮泥“船”的装载能力,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改变橡皮泥“船”的形状,使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更大 ?.(ρ橡皮泥=1.5×103kg/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
0.2
0.55
改变橡皮泥
“船”的形状,使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更大
例3图
? ? 压力差法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金属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2N、10N,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8 ?N,若上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为0.4m,现把金属块提升0.1m后,此过程中上表面的压强减小了? 1 000 ?Pa,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ρ水=1.0×103kg/m3,g取10N/kg)
8
1 000
不变

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
(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 ?→F浮=G排=ρ液gV排
(2)称重法:利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浮力.
? ?→F浮=F1-F2=G物-F2.
(3)平衡法:物体漂浮或悬浮,处于静止状态.
? ?→F浮=G物=m物g
(4)压力差法:已知上、下表面的压力(或压强及表面积).
? ?→F浮=F下-F上=p下S-p上S
要点: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受力分析,选择合适方法.
重难点2  浮力大小的判断
? ? 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质不同的小球,把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在水中所受浮力相等的是( C )
例5图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C
? ? 甲、乙、丙三个小球的质量m和体积V如下表所示.将它们浸没在水中释放,在其稳定后,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小球



m/g
30
40
54
V/cm3
60
50
20
A.F甲>F乙>F丙
B.F乙>F甲>F丙
C.F丙>F乙>F甲
D.F甲>F丙>F乙
B
? ?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物体静止后,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浮力FA? < ?FB,物体的密度ρA? < ?ρB.(均选填“>”“<”或“=”)
例7图



三种方法比较浮力的大小
(1)比“V排”法:不同物体浸在同一液体中,据F浮=G排=ρ液gV排知,ρ液相等,V排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比“重”法:同一物体浸在不同液体中静止,可以重力为中间不变量结合物体的状态(漂浮、悬浮或沉底),对比出浮力大小.
(3)比“ρ液”法:同体积的不同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V排相等,ρ液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重难点3  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
? ? 两同学分别在底端封闭的两支相同吸管中装入不同质量的细沙,制成了A、B两支密度计,放入同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静止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A.密度计A所受浮力较小
B.密度计B所受重力较小
C.两密度计底部所受水的压强相等
D.两密度计在水面处的刻度值不同
? ? (多选)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C分别放入容器内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D
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
C.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FA=FB=FC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液中浸物”:密度、压强、浮力对比分析的思路
(1)液面分析
液面升降??????????深度h变化? ?液体对容器
?
底压强变化
(2)状态分析
①若物体漂浮,则F浮=G物,ρ物<ρ液.
②若物体悬浮,则F浮=G物,ρ物=ρ液.
③若物体沉底,则F浮<G物,ρ物>ρ液.
关键点: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的比较.

命题点1 浮力知识的应用和计算
1.(2022遵义)如图所示,094型战略核潜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核潜艇,下列有关该核潜艇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核潜艇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B.浸没在水中的核潜艇上浮时,所受浮力会逐渐变大
C.浸没在水中的核潜艇下潜时,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D.漂浮在水面的核潜艇所受浮力与自身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1题图
D
2.(2016贵阳)将一实心铁球从水面上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铁球从入水到完全没入的过程中它所受的浮力逐渐变? 大 ?(选填“大”或“小”),铁球下沉的原因是它受到的浮力? 小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重力.
第2题图

小于
3.(2018遵义)在一次抗洪救灾行动中,一名质量为60kg的武警战士登上一艘自重为540kg的冲锋舟准备抢险救灾,此时漂浮在水面上的冲锋舟排开水的体积为? 0.6 ?m3,若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2m3,最多还能装载质量为? 600 ?kg的人和物资.(ρ水=1.0×103kg/m3)
0.6
600
第4题图
4.(2017贵阳)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a、b两种液体,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捏成小船和小球分别轻放入a液体和b液体中,静止时两液面等高,若橡皮泥重2N,此时小船受到的浮力是? 2 ?N;两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 > ?ρb(选填“>”“<”或“=”).
2

5.(2023贵州)半潜船是专门从事运输舰船、石油钻井平台等大型设备的海运船舶.如图所示是我国最大的半潜船“新光华”号,装载货物前,海水进入船内的压载水舱,甲板逐渐下潜至海面以下,但船楼建筑仍露出海面;把货物拖拽至甲板上方时,从压载水舱向外排出海水,半潜船逐渐上浮并托起货物直至甲板浮出海面一定高度,这样就完成了货物装载.请回答以下问题:
(1)半潜船装载货物时处于哪种浮沉情况?
答:(1)半潜船装载货物时处于漂浮状态.
第5题图
(2)若装载质量更大的货物,在保持甲板浮出海面高度相同的情况下,需要从压载水舱排出更多海水,请用浮力知识解释从压载水舱多排海水的原因.
答:(2)半潜船在海中受到浮力、自身重力和货物的重力作用,因保持甲板浮出海面高度相同,即V排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半潜船受到的浮力不变,若装载质量更大的货物,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需要减轻自身的重力,故需要从压载水舱多排海水.
第5题图
6.(2021贵阳)如图所示,将生鸡蛋浸没在装有适量白醋的烧杯中,反应产生的气泡会附着在蛋壳表面,随着表面气泡的增加,鸡蛋慢慢上浮.请分析说明附着大量气泡的鸡蛋上浮的原因.(不考虑白醋密度和鸡蛋质量的变化)
答:反应后,气泡不断附着在蛋壳表面,整体的V排增大,ρ液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F浮增大,G蛋不变,当F浮>G蛋时,鸡蛋上浮.
7.(2022安顺)“选种”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际生产中有一种利用浮力选择谷种的方法:将备选的谷种浸在浓度适宜的盐水中,一些谷种会漂浮在盐水表面,一些谷种会沉在盐水底部,从而可选出好谷种.请判断盐水中哪些谷种是好谷种,并说明理由.
答:饱满的谷种是好谷种;将谷种放入盐水中后,由于干瘪、虫蛀的谷种质量较小,故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使谷种上浮,直至浮力等于重力时漂浮于液面上;而饱满的谷种,本身质量较大,重力大于所受的浮力,故谷种会下沉.
命题点2 浮力的相关实验
8.(2022毕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将一个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逐渐使其浸入水中,实验过程和对应的实验数据如图甲、乙、丙、丁、戊所示.
(1)由图甲、丙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1.0 ?N.
1.0
(2)分析图甲、乙、丙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排开液体 ?(选填“排开液体”或“物体”)的体积有关.
(3)分析图? 丙、丁、戊 ?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
排开液体
丙、丁、戊
命题点3 密度、压强、浮力综合
9.(2018贵阳)2017年5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最大潜深6 699m.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潜水器在海面下下潜过程中浮力?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潜到水下6 000m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6×107 ?Pa(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
相同
不变
6×107
10.(2022铜仁)如图所示,将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放入水中,正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0cm,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g=10N/kg.求:
(1)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强.
解:(1)正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10cm=0.1m,
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强:p=ρ水gh=1×103kg/m3×10N/kg×0.1m=1 000Pa.
(2)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解:(2)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Sh=(20cm)2×10cm=4 000cm3=4×10-3m3,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4×10-3m3=40N.
(3)正方体的密度.
解:(3)因为正方体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所以重力:G=F浮=40N,
正方体的质量:m=????????=40N10N/kg=4kg,
正方体的体积:V=(20cm)3=8 000cm3=8×10-3m3,
正方体的密度:ρ=????????=4kg8×10?3m3=0.5×103kg/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