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光的色彩颜色(无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光的色彩颜色(无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第三章 光现象
一、光的色彩 颜色
【教学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
3.了解光的三原色和色光的混合。
4.了解光具有能量,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光的色散;
2.色光的混合和物体颜色的形成。
【教学难点】
色光的混合和物体颜色的形成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 、 学生分组实验 、 多媒体课件展示、交流讨论
【器材准备】
三棱镜、红绿蓝玻璃纸、手电筒、光的三原色合成实验器、红蓝彩色卡纸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创设 1、一个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你一个人要从甲地到乙地必须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杂草丛生的小树林,这时候除了胆量,你最需要什么? 2、这些东西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引入新课 二、新授课 1、光源的定义和分类 (1)教师投影一些物体,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光源。 2、光的色散 (1)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白光是最单纯的吗?(展示彩虹图片) 太阳光照射下的世界,为什么是彩色的呢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认识一下太阳光。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法。 (2)学生2人一组进行实验,并在组内交流实验结果。 (3)教师总结、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和结论。 (4)简介牛顿,指出牛顿还通过实验将分解得到的各种色光混合还原为白光。教师利用光的三原色合成实验器演示实验。 3、色光的混合 (1)色散后的各种色光可以混合还原成白光。如果只将两种不同的色光混合,能否得到一种新的色光呢?现在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常见的光是白光,怎样用简便的方法从白光中得到一种单色光? (2)学生动手实验,填写P56 (3)通过实验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呢?其他色光都去哪了? (4)师生总结,介绍这种获取单色光的应用:滤色镜。 (5)有了不同颜色的色光,下面我们就可以通过实验来看一看两种不同的色光混合现象。 (6)学生2人一组按要求进行分组实验。 (7)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并汇报展示。教师介绍光的三原色及其应用。 4、物体的颜色 (1)没有光照射在图中的鹦鹉上时,你能看到它身上的颜色吗? (2)我们能看到物体的颜色,是因为光进入了我们眼睛,透明物体透过了色光,不透明物体呢? (3)学生分组讨论:我们看到的透明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4)教师归纳总结 (5)学生活动,观察通过不同的彩色玻璃片看鹦鹉的彩色图片颜色。 (6)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并解释原因。 (7)学生活动,用手电筒和透明颜色的纸获得的各种色光去照射鹦鹉图片,观察颜色。 (8)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并解释原因。 5、光能 (1)提出问题:寒冷的冬天,太阳光晒在身上,为什么会感觉暖洋洋的?引出光具有能量。 (2)教师利用书上的图片讲解光能的转换。 6、课堂小结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校本作业】
<基础知识>
宝石、发光的水母、太阳、月亮,其中不是光源的有_________。
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_________,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 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4、最早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赫兹 C.焦耳 D.欧姆
5、彩色电视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 )
A、红、橙、黄 B、黄、绿、蓝
C、橙、靛、紫 D、绿、红、蓝
6、在无其他光源的情况下,红色的舞台追光灯照在身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这时观众看到她( )
A、全身都是红的;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绿色;
C、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D、上衣为红色,裙子为紫色。
7、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_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_能,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能力提升>
8、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9、如图所示在较深的方盘内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通过水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会在墙壁上观察到光的  现象,此时的平面镜和水相当于  (填一种光学仪器)。
10、2022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名为“天、地、人”,是一个充满动感的人形,暗示着残疾人在运动和生活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会徽图形是由三基色构成的“之”字形,仿佛一个向前跳跃的运动员,体现了运动的概念。三种颜色的三个笔画组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不是三基色的是(  )
A.黄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11、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红花的月季,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明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
A.无色 B.绿色 C.蓝色 D.红色
12、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白色光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应是紫光,B处应是红光
B.太阳光是单色光
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13、 探究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让太阳光透过硬纸板的圆孔,将红色透明塑料薄膜蒙在硬纸板的圆孔上,在下方白纸上看到的颜色是    。
(2)如图乙所示,让太阳光穿过纸板的狭缝射到三棱镜上,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带通过蓝色玻璃板,在白纸上观察到的光带颜色是    。
(3)仍用图乙实验装置,用绿色的纸屏直接吸收经棱镜色散后的彩色光带,观察到纸屏上出现的颜色是    。
(4)实验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通过    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    ,吸收跟物体颜色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色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