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3光的直线传播 教案--2023-2024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3光的直线传播 教案--2023-2024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三、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的分类;
(2)知道光在真空或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光在介质中的传播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认识到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让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
【教学方法】
演示法,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器材准备】
激光器、纸、镊子、空烧杯、蒸发皿、火柴、牛奶、玻璃砖、蚊香、果冻等。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在小时候做过手影游戏吗?请几个同学上台在投影幕前做几个手影,看谁做得逼真、生动。 二、新授课 1.现象与猜想、假设 (1)在有雾的天气里,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清晨,通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 (3)学生根据现象做出猜想与假设: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实验探究 (1)组织学生共同设计与探究光在空气中是否沿直线传播。将蒸发皿放在烧杯中使纸在蒸发皿中燃烧(或点燃蚊香),然后用激光照射烧杯。实验结论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组织学生共同设计与探究光在水中是否沿直线传播。在长方体水槽中装入水并滴入牛奶用激光照射。实验结论为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组织学生共同设计与探究光在透明固体中是否沿直线传播。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砖(激光贴着玻璃砖底面放置的白纸照射或用果冻)。实验结论为光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 3.得出结论 (1)根据上述实验请学生总结结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刚刚我们用的都是均匀介质,那如果介质不均匀呢?光还会沿直线传播么? 思路: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就会发生弯曲,如图。 (3)学生对上述结论进行补充: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如何把光学实验结论与别人进行交流--------------光线 (1)光线不是实际存在的实物,而是研究光的行进过程中细窄光束的抽象,是表示光的一种理想模型。 (2)作法: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5.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现象 (1)影子的形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的区域形成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皮影戏。) (2)日食和月食。 (3)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孔到物体的距离、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孔的形状无关。 6.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利用激光准直引导掘进机直线前进。 (2)排队时看齐。 (3)射击瞄准,瞄准点、准星、缺口三点一线。 7。光速 (1)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如果一个人以光速绕地球飞行,在1s内他就可以绕地球7圈半。 (3)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1011 m,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分20秒到达地球。 (4)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为何先看到闪电?请学生回答并总结声音和光在介质和真空中传播的异同点。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校本作业】
<基础知识>
1.关于光的传播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只有在真空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沿直线传播
2.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 ;日食、月食的成因也可以用 来解释 。
3.通常,物理学中用一条_____________的直线来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_______和_______,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海市蜃楼 B.小孔成像 C.手影游戏 D.穿过森林的阳光
5.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_(选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_____m/s,在平时计算中,空气中的光速取为_________m/s。
6.晴天,树荫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 )
A.太阳的实像 B.太阳的影子 C.太阳的虚像 D.树叶的影子
<能力提升>
1.如图所示,小林同学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一直在变长
D.一直在变短
2.小伟自制了一个小孔成像演示仪,如图所示,在一个圆纸筒的两端分别用半透明纸和黑纸封住,并用针在黑纸的中心刺出一个小孔。小伟将有黑纸的一端正对着竖直放置的“”形状的LED光源,则他在半透明纸上观察到的像的形状是(  )
A. B. C. D.
3.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他猜想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若让你在A、B、C、D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来证实“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应选用卡片(  )
A. B. C. D.
4.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
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abcd B.acd C.ab D.cd
5.如图所示,小明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图中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3)将蜡烛燃烧变短,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________方向移动;要想使像更亮些,半透明薄膜应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小孔.
(4)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茂密的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________(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________(选填“像”或“影子”)。仔细观察光斑,发现这些圆形光斑大小不一,这些圆形光斑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选填“树叶间小孔的大小”、“树叶间小孔到地面的距离”或“太阳到树叶间小孔的距离”)有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